> 指數

粵港澳大灣區搶佔數字經濟“新賽道”

“灣事通”小程式上線、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報告發佈、開發者大賽啟動……近日,為期3天的第二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暨“數字灣區發展論壇”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作為中國首個聚焦“數字灣區”建設的峰會,本屆峰會由廣東省政府聯合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共同主辦,以“創新驅動數字灣區建設數據賦能高品質發展”為主題,設置高峰論壇、專題論壇及成果博覽會等活動,吸引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3000多名嘉賓參會,為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數字化建設、助推大灣區高品質發展獻計獻策,凝聚共識。

促進數據跨境流動

對粵港澳大灣區而言,如何加速推動數字化發展?關鍵是要暢通數據、人才、技術、資本等生産要素的高效流動渠道。“促進數據跨境流動是推動大灣區高品質發展的必要措施。”香港數位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細明表示,今年6月,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簽署《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工作,為內地重要數據有序、安全地流動到香港提供一個便捷的通道。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透露,香港正與廣東合作,計劃年底前實現在大灣區以先行先試的方式,簡化內地個人數據流動到香港的合規安排,推動大灣區數字經濟及智慧城市的發展。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認為,粵港澳三地各具優勢,數字經濟發展基礎較好,“如果粵港澳三地的數據跨境流動和融合發展做好了,就可以在大灣區探索出可複製、可擴散的發展模式,這將成為推動數字中國發展的有效抓手。”

“三地政府需要加強政策協調,通過政策的頂層設計實現數字治理體系建設、制定共同的規範和標準;加強技術合作和研發,引入數據人才,提供更精準的人才政策;加強數據安全和風險管理,推動數據共用和信任建立。”澳門融貫投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文滔建議。

龍頭企業積極佈局

論壇上,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發佈《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3》。報告顯示,2022年,廣東數字經濟增加值達6.4萬億元、連續6年居全國首位,香港數字經濟規模超千億港元,數字文旅是澳門數字經濟的重要業態。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及南部市場主管合夥人張立鈞表示,數字經濟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基礎深厚,隨著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按下“加速鍵”,新一輪科技浪潮和新型工業化將更大範圍、更深層次席捲大灣區,創新技術與創新集群不斷涌現與擴散。

為推動灣區數字化進程、搶抓數字經濟“新賽道”,龍頭企業積極佈局。“數實融合”“賦能産業”等成為本次論壇上的高頻詞。“我們推出覆蓋工業、能源、交通、政務、會展等超過130種産業場景,為超過400個行業提供解決方案。”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政務總裁楊晨説。

聯想集團副總裁王帥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為智慧科技企業高速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多的世界級科技企業將會在這裡涌現。“我非常期待在粵港澳大灣區誕生如OpenAI(“開放人工智慧研究中心”)、Gemini(“雙子座”)這樣的科技巨頭,相信這樣的‘生力軍’將會帶動一座城市、一片灣區的發展。”

中國聯通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光表示,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産力。“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加速發展,需要構建適應數據要素特徵、促進數據流通利用、發揮數據價值效用的新型數據基礎設施。”張曉光説。

共建灣區優質生活圈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認為,通過數字化發展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更好地互聯互通,讓大灣區居民更便捷地享受到數字“智慧城市”的服務,有助於促進人員流動、民心相通。

當前,“數字灣區”建設已在粵港澳三地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智慧城市群共建、數字身份認證互認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大灣區居民獲得感不斷提升。

作為廣東省落實《“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的首批成果之一,論壇上,“灣事通”小程式在粵港澳三地三端同步上線,圍繞粵港澳三地居民企業出行、通信、支付、求職、養老、醫療、教育、吃住遊等場景和習慣,提供無感便捷的跨境服務,以數字化助力“一個平臺暢行灣區”,共同構建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首期上線的“灣事通”小程式共有超百項服務。比如在交通服務方面,灣事通小程式匯聚了市內交通、跨境出行兩大場景。市內交通掃碼出行涵蓋灣區內9+2城市公交、地鐵,內地居民赴港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均可掃碼,跨境交通出行則涵蓋廣深港高鐵、跨境巴士、輪渡等多種跨境方式,免去貨幣兌換手續。

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智龍介紹,為服務大灣區建設,澳門與廣東攜手合作,在政府數據互通、共建智慧灣區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合作。今年9月,澳門在“一戶通”增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政務服務中心7項常用業務櫃檯預約服務,便利居民就地申辦政務服務。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搶佔數字經濟“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