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繡:十指春風 一繡千年
秀女拈針錦線長,纖纖玉指領馨香。
刺繡,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漳州刺繡製品俗稱漳繡,起源於唐代,與漳紗、漳絨同為漳州織造史上著名的三大工藝。漳繡在中國織造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蘇繡、蜀繡、湘繡、粵繡四大名繡,現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如今,曾經輝煌一時的漳繡也面臨諸多困境,近年來,漳繡藝人們一直在努力探索創新,復振品牌,讓這項閩南特有的刺繡技藝煥發出新活力。
漳之刺繡 可追溯至唐代
説起漳繡的歷史,今年65歲的陳鐘輝感觸頗深。出身漳繡世家的他是漳繡的第七代傳承人,也是唯一的漳繡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漳繡最早可追溯至唐代。”陳鐘輝説,1300多年前,唐總章二年(669年),陳元光隨父陳政率軍入閩平定“蠻獠嘯亂”,建置漳州。治漳期間,他致力加強民族團結,積極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傳播中原文化與技術,興教辦學,獎農助耕,惠工通商,深得群眾愛戴,使閩粵間這塊蠻荒之地走向長治久安和初步繁榮,因此被尊為“開漳聖王”。其中從中原帶來的紡織技藝,慢慢形成富有漳州特色的漳緞、漳絨、漳繡,成為漳州織造史上的三大工藝。
到了明清時代,漳繡被列為朝廷貢品,輝煌一時。特別是隨著交通日益發展和古月港海上貿易的開放,漳繡發展迅速,形成很大的生産規模,並且出口海外,當地史志記載:“漳之刺繡、紗絹尤為彼國所重”“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計”。當時,漳州經營織繡行業的作坊多達幾十家,大作坊的繡工可達上千名。
清朝時期,漳繡逐漸步入鼎盛時期,有“開芳號”“文彩號”繡鋪,後有“漳彩”“潮記”“玉漳”“義興龍”等,到上世紀初時,又有“豐華”“原通”“錦雲”“原遠”“達記”“錦祥”“錦興”等20多家。陳鐘輝的祖輩從明朝開始就經營漳繡,到了民國時,在漳廈兩地就有6家繡鋪,“錦華”“錦源”的字號蜚聲閩南。
“漳繡底料用真絲織品,繡線用真絲線和銀金線,針法多達幾十種。其中最具閩南特色的就是空心打籽繡、墊凸金線繡、過橋繡、疊麟繡等,這些針法繡工精細,層次分明,立體感強,作品的浮雕效果極為明顯。”陳鐘輝説。
家學傳承 各村皆有絕活
漳繡多以家學方式流傳,散佈在市郊眾多村莊,特別是漳州“西門外”一帶,以家庭為單位。
清末民初,漳繡發展枝繁葉茂,從事刺繡工藝多達數千人,繡工遍佈西郊、北郊等的10多個村莊,一時間可以説是“戶戶有刺繡,家家有繡娘”,而且各個村莊形成各自的漳繡特色,甘棠村是墊凸金線繡,康山村是雙面繡,上墩村是絲線繡,西洋坪是打只繡。
繡件先由繡鋪請人畫好人物、山水、飛禽、走獸等圖案,然後分發到這些村莊加工,産品有桌巾、龍袍、枕套、帳眉、門簾等。這樣的分工延續至今。
子承父業的陳鐘輝年輕的時候,就常常騎著自行車代表刺繡廠到郊區各村派活,他把需要的花樣畫出來或者剪出來,再分發給村裏的繡娘,他的足跡遍及南門外、西門外、北門外等眾多村莊,其中就包括甘棠村(現已改為甘棠社區)。
甘棠社區位於薌城區芝山鎮西南方向,北靠環城路,這幾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城中村”。
“唰唰唰……”沿著甘棠社區的村道,隨機走進一戶村民家中,安靜的院子內,剪刀剪線、針線穿過布面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80歲的郭阿婆和57歲的王亞萍婆媳倆正在飛針走線,繡製作品。
郭阿婆雖然80歲,略有耳背,但是身體硬朗,手腳靈活,穿針引線比年輕人還利索。只見她戴著老花鏡,左手拿著繡繃圈,右手捏著細針線,熟練地將一顆顆小珠子串起,三兩下便縫在了衣服的指定圖案上。
“別看我婆婆年紀大,但身體很好,精神比我還足。”王亞萍笑著説,婆婆平時生活作息規律,每天清晨在村裏散步回來,便拿出工具開始做手工活,往往一坐就是幾小時,全程手不抖、下針穩,且從來不喊腰酸背疼。
“我家祖輩都會刺繡,我也是從小學刺繡,就是圖個喜歡,一天不做手工活,心裏就悶得慌。”郭阿婆説。
再行幾步,只見60歲的童阿玉將刺繡架直接搬到門口,借助自然光線,兩指拈起繡針,輕輕地在繡繃上一挑一撈,彩線如魚躍蝶舞般起落,針針細密、線線柔順,一朵蓮花躍然于繡架上,栩栩如生。
“在以前,村裏的女人們沒有不會刺繡的,母親教女兒,嫂子傳姑子,祖祖輩輩,就靠著一雙靈巧的雙手,在綢緞、布帛上,繡龍繡鳳、繡花繡鳥。”甘棠社區黨支部書記郭少斌説,現在甘棠社區300多戶人家,還有100戶在做刺繡手藝,比起以前少多了。
創新作品 適應現代生活
在古代,刺繡既是一種實用的工藝品,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藝術形式。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刺繡真正作為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已經少之又少,因此,漳繡面臨著嚴重的傳承危機。
“我發現很多年輕人已經不會刺繡這門技藝了,他們不願意學,也很少有機會去深入了解這門技藝。”談及漳繡的現狀,陳鐘輝神情凝重,“不能讓漳繡這項非遺消亡掉!”
作為漳繡唯一的省級非遺傳承人,陳鐘輝一直致力於發揚和傳承漳繡技藝,開設培訓班、非遺進校園,復振漳繡技藝。在他的努力下,一些年輕後輩脫穎而出,先後有陳明、陳鵬、郭惠玲、王銀粉、林雅娜等成為市級非遺傳承人,其中陳鵬為陳鐘輝的兒子,陳明為陳鐘輝的侄子,而郭惠玲則來自“家家有繡娘”的甘棠。
這些市級非遺傳承人不乏精品代表作,如郭惠玲的《鴛鴦戲水》《二十四孝百壽衣》等;陳鵬的《荷花》《麒麟八卦》《騰龍戲珠》等;陳明的《尪公披》《官風補》《雪衣》等;林雅娜的《美麗九龍江》《雙錦紅榴》;王銀粉的《雙雀》《紅日初升》等。
十指春風,一繡千年。刺繡藝術日漸式微,刺繡産業也面臨缺乏新鮮血液和市場沉澱的問題,陳鐘輝經常思索著,如何才能實現傳統刺繡與現代工藝的完美結合,促進傳統刺繡藝術的創新性發展,以便適應社會的發展。
“傳統的漳繡主要以龍鳳、人物、動物、花卉為題材,其中龍鳳是最主要的題材,而顏色以大紅、大黃、金色為主。”陳鐘輝説,這幾年,大家開始嘗試在顏色上進行創新,王銀粉的《白鶴松樹》顏色清新,陳鵬的《荷花》更是採用黑色系,巧妙融入水墨畫呈現方式,好評不斷。
傳統的漳繡根據用途不同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傳統民俗類用品,如尪襖、披風、涼傘、八仙彩、桌圍等;二是生活類用品,如旗袍、床眉、被套、枕套、荷包等;三是欣賞擺放類用品,如屏風、雙面繡、壁畫等。
而今,現在除了第一類還有少許市場外,其他兩類已鮮有市場了,刺繡藝人們正努力開拓新産品,如香囊、衣服、小配飾等。
“在材料上,不一定非以絲綢為底,可以繡在棉布上。”陳鐘輝説,總之要不斷推陳出新,採用新的原材料、新的思維、新的題材,使得傳統技藝和現代元素碰撞出新的火花,誕生更多優秀的漳繡作品,創作出更符合時代主題的全新的漳繡作品,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喜愛漳繡,讓漳繡等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相融。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漳繡:十指春風 一繡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