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掛麵的“實心”路
時下村位於興平市東城街道,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卻因一道美食——手工空心掛麵而遠近聞名。年終歲末,天氣漸冷,時下村裏卻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12月7日10時許,記者來到時下村,只見很多村民家門口晾曬的掛麵如瀑布般挂在3米多高的架子上,潔白、光滑、細若銀絲,在陽光的照耀下,頗為壯觀。
■ 成就舌尖上的美味
“做手工空心掛麵非常辛苦,要經過和面、揉面、盤條、醒面、上面、開面、掛麵、晾面、收面、切面等大大小小10多道工序,歷時近30個小時方可完成。”時下村村民張武縣説,他每日2時多就和家人起床,查看麵糰發酵情況,為做掛麵忙碌起來。
張武縣介紹,做掛麵的每個環節都不可馬虎,時間上也必須緊密銜接,否則所有的辛苦都可能付諸東流。因此,晚上熬夜做掛麵是掛麵手藝人的生活常態。
“每2個小時就要進行下一道工序。久而久之,每晚一到點,我自己就醒了,完全不用鬧鐘。”張武縣説。
從小跟隨父親學習製作手工空心掛麵,65歲的張武縣已經成為村裏做掛麵的“老把式”。
做掛麵要靠天吃飯,挂在面架上的掛麵,要經過陽光和空氣的“塑型”,只有晴天才可以做,因此收聽收看天氣預報是張武縣一家人每天的“保留節目”。
“我們用的是興平本地産的優質麵粉。天熱時,要放較多的鹽;天冷時,放少許鹽即可。為了更健康的飲食,我們做掛麵大多數時間是在冬天,從每年的10月做到來年1月左右。然後,全家人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張武縣説。
製作手工空心掛麵是一個考驗人耐心和技術的細緻活。和面的過程需要不斷揉搓,做到“缸光”“面光”“手光”,而盤條、上面、開面這些步驟更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手上功夫,這樣做出來的掛麵才能細如銀針、粗細均勻、軟而不爛、韌而不硬,成為人們餐桌上一道難得的美食。
面在發酵後,經過陽光晾曬、微風吹拂,中間會向外迅速收縮成空心的狀態,這也是掛麵“空心”的訣竅所在。
每年歲末,都是時下村手工空心掛麵的銷售旺季。“我們的掛麵完全不愁銷路,因為是純手工製作,每家的産量都很有限。等到年跟前,很多人想買也買不上了。像我家算是做掛麵量比較多的,每天能生産120斤,依然供不應求。”張武縣自豪地説。
■ 留住600年的傳統技藝
張武縣一家人抓緊有利時機,讓醞釀一晚的掛麵充分接受陽光、微風的“洗禮”。“之前做掛麵都由我和老伴一手操持,現在年齡大了,明顯感覺力不從心,大兒子張景濤幫我分擔了不少體力活。”張武縣説,“製作手工空心掛麵比較費時費力。如今,雖然和面等工序有了機器設備的協助,能節省一部分時間和體力,但更多的工序仍需要憑藉精湛的手藝。做掛麵不但需要起早貪黑,而且至少需要兩三個人配合才行,不如打工來錢快,現在村上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學。”
開面用的木製羊角,晾面用的凳子、面架等,都是張武縣一件件製作出來的,也承載了他們家多年製作掛麵的甜酸苦辣。
“我今年也40歲了,還是村裏較年輕的掛麵手藝人之一。”張景濤説,“聽説時下村手工空心掛麵已有600年的歷史,我真不希望這項技藝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裏失傳。目前我能做的,就是盡力協助父母留住這一項傳統技藝。”
■ 告別“單打獨鬥”實現抱團發展
“時下村手工空心掛麵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全村目前共有110戶群眾在製作掛麵,每天掛麵的生産量在1萬斤左右,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東城街道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總社理事、時下村駐村幹部周培源告訴記者,為了解決每家每戶“單打獨鬥”的難題,聯合總社為時下村申請了50萬元的鄉村振興産業發展資金,協助時下村成立了時下手工掛麵廠,通過抱團發展將掛麵産業做大做強。
周培源介紹,他們目前的想法是,將時下村的掛麵手藝人都吸納到時下手工掛麵廠裏,把製作掛麵的10多道工序分解開來,每人只負責其中的一道工序,和面等不太重要的工序由機器操作。這樣,做掛麵就不用再整晚熬夜那麼辛苦,也能解決村民家中人手不足、無人配合的難題。時下手工掛麵廠還將引進掛麵烘乾設備,讓晾曬過程不再受天氣因素影響。
等時下村的掛麵産業發展起來後,必然會吸引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讓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不再後繼乏人。
“時下村的手工空心掛麵産業也是東城街道大力扶持的傳統産業之一。下一步,我們還將積極幫助村上爭取項目資金,持續打造時下村掛麵品牌,讓時下村手工空心掛麵走向更多人的餐桌。”東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劉計育表示。本報記者 楊小玲 見習記者 齊珂雨 通訊員 王楠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空心掛麵的“實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