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華彩出塵 素壁生輝

近日,一個千年前的小姐姐“比心”的畫面,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一邊跳舞一邊“比心”的小姐姐的形象源自唐代李晦夫婦墓出土的《舞女圖》。《舞女圖》是陜西考古博物館“華彩出塵 素壁生輝——陜西出土古代壁畫展”的眾多展品之一。

陜西出土的壁畫最早可追溯到龍山時期,最晚至清代。這些壁畫年代久遠,脈絡清晰。展覽現場,20件(組)深埋黃土多年、色彩仍然可辨的壁畫依次呈現在觀眾面前,仿佛在無聲地訴説著湮沒在時光中的往事……

■ 時代特徵與藝術特色相映生輝

古人常將自己的情感、嚮往、事跡寄託于一幅幅壁畫之上。壁畫留下的不僅有個人故事,更有歷史風雲變幻與社會發展脈絡。

“華彩出塵 素壁生輝——陜西出土古代壁畫展”以時間為線索,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以建築壁畫為主,講述史前至秦漢之際的考古發現,同時,簡述建築與墓葬壁畫的淵源。陜西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壁畫出土于神木石峁遺址。石峁先民以黑色描邊,並用紅、黃、綠等顏色的顏料塗抹繪製出圖案。

建築壁畫一般多見於宮室。1974年至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咸陽城三號宮殿遺址發現大批壁畫。這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宮殿壁畫。

第二單元至第五單元展示的兩漢、十六國、隋唐、宋元時期的墓葬壁畫,具有時代特徵和藝術特色。

壁畫自西漢起出現在墓室中,此後,墓室壁畫成了考古發現的壁畫的主流,內容題材有了極大創新,包括星宿天象、勞動場景、百戲雜技、車馬出行、門吏侍從、孝子賢婦、經史故事等。

展覽上,與“邠王”相關的幾幅壁畫極為有趣。《邠王力士圖》中,力士左手持盾、右手揚劍,旁邊題寫有“諸觀者皆解履乃得入”,意為“想要進入墓室,請脫鞋入內”。有學者推測,這座墓葬在建好後可能向親友或鄰里開放過一段時間。

明確出現畫師的壁畫非常少見。《邠王與郭將軍宴飲圖》中出現的畫師自畫像,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早期的畫師自畫像。

“西漢時期的壁畫基本上都可以單獨成幅,故事的關聯性不強,但幾乎每一幅都有相對獨立的主題。”陜西考古博物館展覽陳列部負責人王沛説。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疊、戰亂頻繁,直至北魏時期,壁畫墓才重新在中原地區開始流行。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陜西出土的北朝壁畫也帶有鮮明的宗教和異域文化色彩。

隋唐壁畫是陜西古代壁畫的高峰。規模大、等級高的唐代壁畫墓多出自陜西。基於唐人“墓為真宅”的觀念,墓葬的建設倣造墓主人生前所居住房屋的結構。墓室、墓道壁面多繪製壁畫,壁畫內容豐富多彩。這一時期的壁畫是階級等級和制度的體現。

出土于浐灞生態區白楊寨墓地的中晚唐時期的《出行儀仗圖》,由左向右依次繪有開路童子、抬轎人、牛車、騎馬者等。“《出行儀仗圖》非常珍貴,即便是用數字列印的方式,我們也想展示給大家。考古人員發現的晚唐時期的壁畫數量稀少,像這樣保存完好、色澤鮮艷的實屬少見。”王沛介紹,“該墓葬的另一幅壁畫上還出現了備茶題材,這在唐代非常少見。這幅壁畫是西安地區發現的首個唐代備茶題材的壁畫。”

宋元時期,墓葬壁畫的主題又回歸現實生活。壁畫通常以墓主為中心,將其生前常見或具有重要意義的場景重現在壁畫中。這一時期,壁畫繪製技藝進一步提升,人物生動,色彩豐富,意趣盎然。此外,元代的壁畫雖保留了宋代的特徵,但體現出更多草原文化的元素。

■ 展示壁畫最真實的筆觸

此次展覽所提的“出塵”一詞,一語雙關,既有考古出土之意,也有形容壁畫出塵絕倫之美的意思。素壁,又稱“白壁”“粉壁”,頻見於唐宋咏壁畫詩中,體現壁畫流光溢彩和藝術水準的同時,也體現了壁畫繪製技法。

以往的壁畫展示大多突出藝術、審美方面的成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庫藏的壁畫,時代跨度大、保存狀況好、學術價值高,是展示、研究中國壁畫不可多得的材料。策展團隊希望本次展覽從考古和文物保護研究的角度,在展示壁畫藝術和審美的同時,展出不同時期壁畫題材的演變、空間佈局的含義,以及通過考古和修復發現的壁畫繪製技法的線索。

如何才能拉近觀眾與壁畫的距離、讓觀眾享受壁畫的魅力呢?為此,展陳團隊在設計方面展示出許多巧思。

展覽前,策展團隊量好了每一幅壁畫的尺寸和所需空間高度,為壁畫展覽量身定制支撐支架,在保證壁畫安全性的同時,將壁畫盡可能貼近展櫃玻璃,展示壁畫最真實的肌理與筆觸。這些展品穿越時空依舊生動,歷經漫長歲月仍然光彩熠熠。而展陳手段,為觀眾帶來了最佳觀賞效果。

“我們在燈光和展廳空間選色上煞費苦心。展廳的空間色調選擇了灰色調的綠色,看起來較為清新,不壓抑;燈光方面,在滿足壁畫展示照度的情況下,保持一定的明亮度,使觀眾參觀時更加舒適。”王沛説。

雖然經過修復,但部分壁畫仍舊無法完美還原。因此,展陳團隊在壁畫圖解中加上了壁畫的線圖,以便讓觀眾能看清壁畫的內容。

為了讓文物“活”起來,展廳內還精心設置了沉浸式數字空間,如韓休墓壁畫觀賞、石窟寺漫遊等。觀眾可以進入墓室、壁畫修復實驗室、石窟寺內沉浸式參觀體驗。

■ 高科技讓壁畫栩栩如生

由於壁畫的脆弱性,展廳內對於溫度、濕度和光照等環境因素的要求較高。展陳團隊邀請了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嚴靜作為技術指導,為展廳內的文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嚴靜特意提到出土于旬邑百子村東漢墓的《邠王力士圖》,指出其特殊之處:“這幅壁畫修復於2000年,而且是由中德合作進行的。我們從德國文物保護工作者那裏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術,之後將這些技術運用到了工作中。在此之前,我們在修復壁畫時使用的支撐體一般是木板或石膏板。這些材料重量大,不耐潮、蟲,不夠堅固,都不是非常理想的支撐體。”修復《邠王力士圖》時,壁畫修復團隊引進了新的支撐體——蜂窩鋁板。這種原本用於航空領域的材料輕便、平整、耐用,優勢非常明顯。自此,這種新的支撐體被廣泛應用在壁畫修復領域。

嚴靜告訴記者,三樓展廳的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畫也是壁畫修復展示的一幅精品。蒲城洞耳村壁畫墓是陜西省內少見的一座保存完整的元代壁畫墓。墓葬內壁畫繪製精美,保存完好,色彩艷麗,堪稱國內現已發現的元代壁畫中最精彩的一例,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和社會價值,針對它的保護利用也堪稱範本。

我國常見的墓葬壁畫保護方式分別為原址保護、異地搬遷保護和揭取保護。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此基礎上提出“復原性整體搬遷”的壁畫保護模式,在最大限度保存壁畫原始資訊的基礎上,在考古現場完成壁畫畫面、地仗層、支撐體的科學化保護和資訊提取。

洞耳村壁畫展陳處挑高9米,觀眾仰頭便能觀看到整座墓室的完整壁畫。展廳通過文字、圖版、模型、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展現了該墓葬壁畫的考古學及文物保護資訊,並利用三維聲樂影像投影技術,使壁畫栩栩如生。

嚴靜説:“我們希望更好地保護、展示與利用壁畫這種脆弱質文物,肩負起我們的責任。”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華彩出塵 素壁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