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漢調桄桄天漢大地上的天籟之音

“漢調桄桄”這種集地方方言、山歌、民間小調于一體的梆子劇種,與秦腔一脈相承,是流淌在天漢大地上的天籟之音!

“吃麵要吃biangbiang,看戲要看桄桄。”在漢中,“漢調桄桄”作為一種古老的民族文化劇種,是陜南兒女傳承千年的情感紐帶,是飽含秦風秦韻的文化瑰寶,更是流淌在漢江兩岸綿綿不盡的百姓心音。“漢調桄桄”在漢中地區廣為流傳,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2006年5月20日,“漢調桄桄”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4年入選漢中市十大歷史文化符號。

“‘漢調桄桄’,俗稱‘桄桄子’,因用梆子擊節發出‘桄、桄’之聲,又名‘桄桄戲’。因其主要板式名稱、旋律結構、主奏樂器等和秦腔有許多相同之處,所以也稱‘南路秦腔’。”漢中市南鄭區漢調桄桄傳承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海平面對記者的採訪侃侃而談:“‘漢調桄桄’産生於宋代,興盛于清代,這種活躍在漢中城鄉的地方劇種,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點,又吸取了陜南地方音樂悠揚委婉之風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漢調藝術魅力。其鼎盛時期,曾經傳到湖北、兩廣、滇黔藏等地。現在,‘漢調桄桄’保留下來的戲樓有120多座,劇目有1500多個。”

三個淒美的傳説

關於“漢調桄桄”,有三個悽婉悱惻的傳説。第一個傳説是元朝一位蒙古族親王犯了罪,被謫貶漢中,帶來一個戲班,後發展為“漢調桄桄”;另一個傳説是明萬曆皇帝的一個寵妃是洋縣江壩人,皇帝特賜給妃子父母一個戲班,以娛晚年。該戲班到洋縣後,與當地藝人結合併吸收了當地民間歌曲和方言,逐漸發展為“漢調桄桄”;最後一個傳説是明朝宦官劉瑾入宮後曾主管教坊,被誅後,其家族南遷漢中,改名換姓,將家樂保留下來發展為“漢調桄桄”(《陜西戲劇志·漢中地區卷》第55頁)。

“歷史上,南鄭68個公社的幾乎所有大隊,都有過‘桄桄戲’下鄉演出的火爆場面,一個臨時的簡易舞臺,白天唱晚上唱。甚至還有許多演職人員和當地群眾都成了好朋友,有的還結成了親戚。一年四季,南鄭桄桄劇團南下北上東進西出,每一個鄉村集鎮都有他們的腳印。曾經在南鄭、城固、勉縣、西鄉、鎮巴、留壩、寧強、佛坪等天漢大地的熱土上,‘桄桄戲’可謂無處不有,無處不見。”朱海平回憶道,大幕拉開,那些演員和搭布景的人、樂隊的人,都是大家眼裏的常客,都過著名副其實的“戲劇人生”。過年了,從初二到十五,好多地方都在預約上演“桄桄戲”,具有代表性的劇目《五女拜壽》《遊西湖》《程夫人鬧朝》《李慧娘》《拾玉鐲》《表花》等,悲喜交織,匯成這一片土地上的人們熟悉的“桄桄”大戲,老百姓把一個個演出的場所擠得滿滿噹噹,看得津津有味……

“桄桄皇后”的堅守

被譽為“桄桄皇后”的許新萍女士,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漢調桄桄”代表性傳承人。她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學藝,見證了桄桄劇社的興盛與衰落。

許新萍是城固縣人,六七歲時就開始聽戲。20世紀40年代,漢中的農村沒有多少文化娛樂活動,只要哪有“桄桄戲”開演,附近十里八鄉的人都會趕去看。

芳華易逝,記憶猶存。戲台下人聲鼎沸,個頭小小的許新萍像一尾靈活的魚兒遊弋在人群中。她總是擠到觀眾席最前邊,在戲台下癡癡地坐著,聽到散場。舞臺上演員的一招一式,一個轉身、一個回眸……都深深刻在了她的記憶裏。

1953年,12歲的許新萍像以往一樣和兩個小姐妹去看南鄭縣(今南鄭區)新民劇社在城固縣的演出。散場以後,大家正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劇團的老演員走到幾個小姑娘面前説:“你們願意跟著學戲嗎?”許新萍的戲劇生涯就這樣戲劇性地開始了……

“我年齡小,筋骨軟,練功難不住我,但是一看戲本子我就發愁。”許新萍是當時劇社裏年齡最小的姑娘。那時,戲本子裏的字許新萍都認不全,通常是先由老師傅講一遍,聽完以後要還有記不住的地方,她就總是拿著戲本子跟在能識文斷字的老師後邊問。老師傅説著一口地道的安徽話,許新萍操著正宗的漢中腔,兩個人念起戲詞來總讓人忍俊不禁。

1956年,學習“桄桄戲”已經3年的許新萍嶄露頭角,在各種演出中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這一年恰逢陜西省第一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許新萍作為新面孔登臺。會演中,她飾演了《黑殺船》中的柳碧燕一角,斬獲演員演出三等獎。這奠定了她在“桄桄戲”舞臺上的地位。

“漢調桄桄”傳統劇目雖然眾多,但許新萍在《西廂記》《法門寺》《程夫人鬧朝》等多部劇目中都有過十分精彩的表演,其中《程夫人鬧朝》對她來説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我們演員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一度在一個破廟裏辦公、住宿。更沒有像樣的交通工具,去哪演出,就用肩挑背扛的方式將演出工具搬到舞臺上。但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劇團編排的《穆桂英挂帥》《斬韓信》等10多部劇目都有口皆碑,聞名省內外。”半個世紀的舞臺生涯,許新萍無疑是“漢調桄桄”這個行當變遷的見證者。

因為在戲劇領域的突出貢獻,許新萍被授予第三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薪傳獎,陜西省文化廳(現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將她列入了《陜西文化藝術名人錄》,中國藝術研究院將她選入《中國當代戲曲藝術家傳略》叢書。

進入21世紀,曾經在舞臺上驚艷四座的許新萍很少登臺,自覺使命在肩的她退休後將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在了培養新一代演員上。

經久不衰的“桄桄”

近年來,南鄭區委、區政府擠出資金挖掘、發展“漢調桄桄”。漢調桄桄傳承發展中心每年都要招收一定數額的新學員進行專業培養。聘請專業老師給學員上課,進行專業訓練指導。即便如此,演職人員仍青黃不接,後繼乏人。採訪中,老藝人們表示出了這一普遍擔憂……

2013年,為更好地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拯救“漢調桄桄”這一瀕危劇種,經南鄭嚴格選拔,從漢中各縣區招收來60名新學員,成立南鄭縣藝術班,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這些新招來的學員都是年僅十二三歲的孩子,在不耽誤文化課的同時,劇團請來許新萍、陶和清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傳承人和眾多老藝人,對學員們進行了為期3年多的專業培訓。

2019年,結束了在陜西藝術職業學院戲曲係3年多的學習深造,有51位學員回到了南鄭,登上了傳承“漢調桄桄”的戲臺。

“在傳承、保護‘漢調桄桄’這門藝術的過程中,各級政府都很關心,給予了大力支援。孩子們在學習中都很刻苦,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當年的初心。這些老藝人們更是付出了無比的辛勞,功不可沒。”朱海平説:“近年來,中心深入挖掘劇種特色,打造‘桄桄’經典劇目,先後編排傳統劇目20余個,現代歌舞節目50多個,40多個節目獲得了各類獎項。”

憑藉紮實和專業的基本功,中心多次獲得國家和省、市、區表彰。先後參與了漢中市、南鄭區歷年春節晚會的綵排、演出及錄製。承擔中國最美油菜花節、茶葉節,飲食文化節等節慶活動演出。每年完成公益演出50余場,省、市文化惠民演出120余場,文旅部瀕危劇種公益性演出100場。2020年,現代紅色歷史劇目《紅色交通線》參加陜西省第九屆藝術節展演。2021年,摺子戲《挂畫》參加中國秦腔優秀劇目展演,受到了舉辦者的表彰。

“00後”的直播間

朱海平説:“去年以來,南鄭區漢調桄桄傳承發展中心50多名‘00後’青年演員借助現代傳播手段,通過短視頻和網路直播,讓‘漢調桄桄’走紅網路,令人驚喜和欣慰!”

“我是13歲進的藝術班,主攻武旦,兼學小花旦。學習‘漢調桄桄’10年來,是老師們的言傳身教讓我不斷地成長。”排練間隙,青年演員李雅芝和記者聊了起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如何能在演出之餘,利用自己的專長宣傳推廣“漢調桄桄”及戲曲知識,成了李雅芝等青年演員思考的問題。一次偶然的機會,李雅芝和同學在視頻平臺上看到,平臺對戲曲等傳統文化的推廣力度非常大,一些小一點的地方戲在平臺上也非常受歡迎,直播效果非常好。

2022年10月,李雅芝、王乙妃分別以“漢調桄桄·青梔子”“Yi妃”的網名註冊了直播賬號,並通過短視頻、直播的形式宣傳推廣“漢調桄桄”及戲曲知識。在直播間裏,李雅芝通過對旦角的唱腔和唸白等知識的講解、演示,結識了許多網友和戲迷朋友,她還專門建立了粉絲群,讓大家在群裏面交流戲曲知識並解答大家的問題。

“以前我的視頻瀏覽量並不高,自從我把練早功等日常短視頻放在主頁後,瀏覽量一下就上來了。有的視頻有7000多的點讚,60多萬的瀏覽量。”王乙妃告訴記者,最近每次到外面演出,特別是演出前化粧準備工作的時候,自己就會開啟直播,直播間裏常常會很熱鬧,王乙妃發現喜歡戲曲的年輕人明顯多了起來。

相比李雅芝、王乙妃,古欣的直播賬號要開得早一些。網名為“漢中欣哥”的古欣,目前“一字馬”“棍花教學”等精彩短視頻均成為爆款。前段時間,有一位當地的小學生通過家長聯繫,前來拜古欣為師,學習“棍花”,更有網友從重慶趕來學習。

有網友留言:“這些‘00後’青年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繼承,為她們點讚。”看到這些,李雅芝説姐妹們都很開心。

為使“漢調桄桄”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漢調桄桄傳承發展中心積極推動戲曲進校園,使學生們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目前“漢調桄桄傳習基地”與漢中近10所學校達成合作,開設了漢調桄桄戲曲社團;與陜西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聯合開設漢調桄桄選修課,由中心青年演員們擔任授課教師,孩子們上課熱情高漲,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青年演員為社團排練了《薪火相傳》《漢調流韻》等原創“桄桄”戲曲節目,獲得老師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通過戲曲進校園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對戲曲藝術的興趣、了解戲曲藝術的相關知識,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培養了新一批“漢調桄桄”戲迷。

“戲曲進校園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孩子欣賞到‘桄桄’的美,而是能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一種文化的熏陶和心靈的滋養,打開孩子們人生的另一片天空,讓我們的孩子在成功面前有自己的主見,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足夠的定力,在道德觀和價值觀上立場堅定。”朱海平説。記者 胡毅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漢調桄桄天漢大地上的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