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土特産”助力中國鄉村振興
“一家煮山蘭,全村聞米香”……正值山蘭稻豐收季,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擁處村格外熱鬧,村民紛紛邀請親友到家嘗新米、喝山蘭酒。傳承千年的黎族古老旱稻品種,如今煥發出新的價值,擁處村184個種植戶實現年增收超200萬元。
一頭連著脫貧增收、鄉村振興,一頭連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土特産”裏有“大文章”。在此間召開的2023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全國各地“土特産”集中亮相,展示著打破地域局限的“出圈之路”。
與山蘭米、山蘭酒、山蘭粽等名優特産一樣,中國各地加強培育地方知名農産品品牌,讓“土特産”從深山“飛向”全國市場。目前全國已累計認證綠色食品、有機産品、地理標誌農産品和名特優新農産品超過7萬個。
持續推進規模化生産、市場化運營,一些地方把小特産打造成助農增收的大産業。近年來,河北省新河縣生産的金耳在京津冀市場供不應求。今年該縣與北京新發地集團合作,建設了萬畝現代農業産業示範基地,大力發展食用菌等産業。
“新河金耳種植逐步升級到智慧方艙、工廠化智慧種植等方式。與野生金耳相比,人工栽培短、平、快,而且産量高,種植模式也相對簡單。”河北省品牌建設研究院副院長陳龍説。
從地方特産到成熟商品,“土特産”不斷提升標準化水準。被譽為中國雜糧之都,山西省忻州市種植雜糧有15大類、600多個品種。雜糧産品年銷售收入44億元,佔全市農産品總銷售收入的40%,雜糧商品率達75%以上。
忻州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劉卓良介紹説,忻州共培育雜糧相關經濟主體270個,雜糧合作社1550多個,吸收帶動種植戶55萬餘戶。當地企業開發了速食類、營養類、功能類三大類130餘款雜糧産品。
江蘇省豐縣“牛蒡之鄉”、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黃精之鄉”……中國不少鄉村還以食藥同源相關産業為抓手,大力推進鄉村産業振興。
“食藥同源物質承載著中醫藥文化、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是中國‘土特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所長、國家食藥同源産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鳳忠説。
在海南,儋州嘉禾共用農莊通過自主建設、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與多家農業合作社共建,打造了約10萬畝熱帶水果基地。這家公司目前已擁有會員超過38萬名,全平臺銷售額達2.9億元。
“為解決品控問題,公司制定了涵蓋537個細項的生産標準。”儋州嘉禾共用農莊總裁周金枝説,隨著客戶體量越來越大,公司也一度面臨水果品質參差不齊、包裝不統一等投訴。
為了讓地方“土特産”突破地域限制,提升消費者認知度,中國農業農村部去年6月啟動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提出到2025年,培育推介一批産品優、信譽好、産業帶動作用明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品牌和優質特色農産品品牌。
“新河縣把打造金耳區域公共品牌作為開拓市場的重要工作。”陳龍説,當前全國菌類産品區域品牌大多集中在木耳、羊肚菌等其他菌類産品,新河縣致力於打造金耳品類的強勢區域公共品牌。新華社記者羅江、鐘群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地方“土特産”助力中國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