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蒙深處兩岸情——“90後”臺青定居畢節做古箏
30歲的蔡芳咏來自寶島台灣,她和丈夫一起在位於烏蒙腹地的貴州省畢節市共同經營一家古箏製造廠,她同時也是一位古箏教師。
只要當天有網課,蔡芳咏就會在上午9點準時來到古箏工作室,調整好琴位和手機角度後,開始一天的教學。
她會柔聲細氣地、一遍一遍糾正學生彈奏的幅度和快慢,包括身體的鬆弛度。學生們也非常喜歡這位既溫柔又嚴厲的老師。
蔡芳咏出生於台灣高雄,受父母啟蒙,5歲開始習琴。2006年夏天,她跟隨學校的老師們一起來到北京參加兩岸音樂文化交流活動,這也是她第一次來到大陸。在活動現場,她被兩岸年輕表演者“琴瑟和鳴”的演奏深深震撼,下定決心要到大陸學習古箏專業。
父母抵不住蔡芳咏的“軟磨硬泡”,最終同意她隻身前往北京,到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求學。2009年,看到大陸的飛速發展後,蔡芳咏的父母也決定將自家的古箏工廠從高雄搬到福建福州。
2012年,蔡芳咏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每到假期,蔡芳咏都會從北京到福州看望父母。“我也會利用假期到大陸各個城市旅遊,大陸的變化日新月異,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特點,來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這裡的便利。”她説。
一次偶然的機會,畢業于四川音樂學院、同習古箏的畢節小夥彭士泳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蔡芳咏家的古箏廠購買古箏,兩個同樣愛好音樂的年輕人相遇後很快墜入愛河,並組建家庭、定居畢節。
過去,蔡芳咏一直以為貴州山高路遠。“提到貴州就覺得這裡很窮,‘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但是來了之後才發現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樣。”她説,畢節雖然山很多也很高,但交通很便利,民族文化更是豐富多彩。
“去哪兒都有高速,很多地方還有高鐵”“人很和善也很包容,不會因為我是從台灣來的而有隔閡”“美食很有特色,特別是酸湯、折耳根,我不僅能吃還特別喜歡”“這裡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大家相處都很融洽,少數民族文化更是豐富多彩”……蔡芳咏細數著貴州的種種優點。
2020年,在夫妻二人的建議下,蔡芳咏的父母將經營多年的古箏製造廠遷至畢節。蔡芳咏也在2021年獲得中央音樂學院藝術學碩士學位,學成歸來後的她和丈夫一起接手了父母的工廠,又成立了專門的古箏工作室,兼職擔任古箏教師。
如今,陽光開朗的蔡芳咏不僅深深融入了烏蒙山區的生活,也將烏蒙山區特有的少數民族文化融入了自己的事業。
“貴州在租金、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是我們遷廠創業最大的底氣。”蔡芳咏説,他們也在這裡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將少數民族文化與古箏製作進行融合。
在古箏廠的展示廳內,有幾款古箏風格與市場上常見的有明顯不同,琴身均以黑色為底色,尤為厚重,圖案也別具一格。
蔡芳咏介紹,這幾款古箏是和畢節市大方縣的漆器非遺傳承人一起設計,融合了大方漆器工藝、彝族用色習慣、貴州“無字天書”等文化元素。
“古箏與漆器工藝的融合,原本只是試一試,沒想到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蔡芳咏説,大方漆器工藝做出的漆的特殊密度能提升古箏音色,産品得到了樂友們的高度評價。
“如何更好地把非遺文化融入古箏設計製作,是我們未來的方向。”在蔡芳咏看來,擁有蠟染、苗繡、苗銀、大漆等非遺文化的貴州,是一塊藝術寶地,必將帶給她更多文創靈感。
在大陸生活多年,蔡芳咏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座橋梁。“兩岸音樂文化同根同源,在發展中各有特色,只有碰撞交流才能共同進步,就像古箏和漆器一樣。”蔡芳咏説,自己準備借助古箏製造廠,在明年啟動“兩岸箏情共響貴州”系列文旅活動,促進兩岸音樂藝術文化深入交流。新華社記者潘德鑫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烏蒙深處兩岸情——“90後”臺青定居畢節做古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