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天下黃河一館收

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

從羊皮筏子到動力快艇,從泥沙俱下到碧波萬頃,數千年來,黃河深刻影響著我們,也被我們所影響。

10月27日,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在榆林市佳縣正式開館,填補了陜西省黃河文化類博物館的空白,對進一步溯源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延續黃河文脈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陜西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成果,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的建成,能夠助力陜西省講好黃河故事、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留住黃河記憶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

11月24日,隨著歌聲響起,在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序廳墻面上,對應著黃河公里總數的5464塊彩色方塊如浪潮般翻動,變幻出震撼人心的九曲黃河圖。

“這是全國最大的現代機械矩陣藝術裝置。播放的這首序曲,揭開了‘大河湯湯睇四方’‘文明曙光耀九州’‘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黃河安瀾海晏清’博物館四大展廳的大幕。”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講解員張南南介紹。

1.6萬平方米,1萬多件展品,黃河流域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在這座博物館裏一一呈現。

這樣一座體量巨大的博物館,到底講述了什麼樣的黃河故事?

“落腳佳縣,突出陜西,放眼沿黃九省區,我們涉及了整個黃河流域的文化。”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館長劉衛華告訴記者。

黃河陜西段,是一段獨特的存在。

大河湯湯。黃河流經陜西境內的流域面積約13.33萬平方公里,從榆林市府谷縣墻頭村入陜,至渭南市潼關縣出陜,可以分為晉陜峽谷段、汾渭平原段兩個部分。曾經,黃河流經陜西黃土高原地區時裹挾了大量泥沙,黃河中下游河道淤積的粗泥沙有90%來自陜西。

黃河雖然在此渾濁,但也在此變清。

在“大河湯湯睇四方”展廳裏,多媒體螢幕上跳躍著藍色游標,展示著陜西黃河流域水文水情、生態保護等數據;一旁的投影沙盤,模擬了自1978年實施“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以來,陜西生態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歷程。

為了將萬里風沙線變為“綠色長城”,多年來,陜西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加強荒漠化綜合治理,統籌推進“三北”防護林建設等生態工程,將“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余公里,實現了黃河流域由“黃”到“綠”的轉變。

為了讓“綠色”筆觸繼續書寫未來,近年來,陜西先後出臺《陜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陜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等文件,對共同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進行了一系列部署。這為陜西講好黃河故事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博物館落成提供了契機。

“佳縣境內黃河長度佔黃河陜西段的10%,博物館在此落地有重要意義。”劉衛華説,從2021年起,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博物館在全省範圍內調集文物,成立了黃河文化領域專家顧問團,先後8次召開專題會議評審設計展陳方案。

在“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展廳裏,一個特殊的角落體現了這座博物館的意義。“即將消失的非遺”展臺前,正在放映著即將失傳的戲曲——佳縣賽賽戲的虛擬影像。

“賽賽戲在1960年後絕跡于舞臺。如今,我們通過投影技術讓賽賽戲在博物館中重現,讓消失的古老戲曲‘復活’。”張南南介紹,“博物館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呼籲人們留住黃河記憶、傳承黃河文化。”

“博物館的落成,讓我想起了佳臨黃河大橋。”11月24日下午,站在博物館裏的彩陶玻璃展櫃前,前來參觀的榆林市退休幹部曹丕宏説。

“從坐船渡河,到開車過橋,佳臨黃河大橋為佳縣帶來了巨大變化。”曹丕宏接著説,“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能夠吸引全國各地遊客來到佳縣,這將是一座新時代的‘黃河大橋’。”

講好黃河故事

對從小在黃河灘上玩耍的張南南來説,黃河意味著一種別樣的鄉愁。

“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陜西則是核心區域。”張南南介紹。

青銅方尊、唐三彩、白釉瓷器……在“文明曙光耀九州”展廳裏,一件件來自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等處的文物,訴説著夏朝至北宋的悠長故事,展現著周秦漢唐的絕代風華;展廳墻壁上的圖文展示著河湟文化、河隴文化、河套文化等一系列黃河流域文化的形成歷程。

“大家瞧!通過數字影像結合微縮場景復原展現,我們能清楚地看到石峁遺址中皇城臺、內城、外城三重城垣構成的宏偉建築,能感覺到它的宏大氣勢。這些壁畫、玉器、石刻都反映了石峁文化的高度文明。”展廳裏,張南南向遊客們講解。

坐落于黃河流域的石峁遺址,是21世紀我國最重要的考古新發現之一,也是我國已發現的史前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主要遺存距今4000年左右。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刷新了人們對黃河流域早期文明的認識。

“博物館內容豐富,讓我大開眼界。為了更好地向遊客介紹黃河,我必須不斷學習,把講解詞從‘厚’變‘薄’,再從‘薄’變‘厚’。”張南南説。

對於講解員屈佳妮來説,博物館裏的展品,讓公共藝術專業畢業的她如獲至寶。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黃河上中游地區與下游地區由於地域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風情,從飲食、建築到曲藝、舞蹈,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形式多樣,博物館將這些瑰寶紛紛“收入囊中”。

站在一幅70米長的《九曲黃河情》黃河文化長卷前,屈佳妮眼中閃著亮光。

這是一幅由西安美術學院教授耗時數月繪就的巨幅畫作,展示了沿黃九省區獨具特色的民俗等元素。

“這樣的藝術形式,可以更好地展現整個黃河流域不同的文化特徵,拓寬遊客的視野,豐富群眾審美體驗。”屈佳妮説。

此外,鳳翔泥塑、社火馬勺讓遊客感受到古法技藝精妙,布藝刺繡、剪紙唐卡等精美作品令人目不暇接,青海平弦、寧夏説書帶給遊客新鮮的互動式立體環繞體驗。

“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于四瀆,而河為宗。”展廳內,一座巨大的資訊可視化水文沙盤展示著沿黃九省區地貌知識,前來研學的孩子們正喃喃跟讀。

佳縣通鎮九年制學校六年級學生張欣悅的筆電上記得密密麻麻,“鎮河神獸”“百折不撓的黃河精神”……一個個關鍵詞記錄了她的遊覽收穫。

陜西師範大學第二十五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賈瑞萱告訴記者,這些孩子雖然從小在黃河邊成長,但還是第一次有機會這樣全面系統地了解黃河。

“博物館裏VR體驗、互動遊戲等一系列創新展示手段,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科技范兒十足。孩子們覺得很新穎,對黃河文化更感興趣了。”賈瑞萱説。

“我們設置了許多互動體驗裝置,突出沉浸感,豐富展陳形式。”劉衛華介紹,“這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我們將不斷完善先進展陳方式,向國內一流博物館看齊。”

守護幸福之河

黃河寧,天下平。

在“黃河安瀾海晏清”展廳裏,名為“黃河神獸”的明代鎮水石雕靜靜佇立。它身後是中國治黃大事記——從大禹治水提出“疏導排洪”,到西漢時期賈讓提出著名的《治河三策》,再到民國時期陜西籍水利專家李儀祉提出“綜合治水”……一部治黃史,也是中華民族的奮鬥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歷屆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水利改革發展工作,通過實施蓄引提調等一系列水利工程,讓廣大缺水地區群眾告別了吃苦鹹水、雨水的苦難歷史,也讓裸露的黃土地逐漸披上鬱鬱蔥蔥的綠衣。”張南南深情地介紹。

近年來,陜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大力推進小流域治理、淤地壩建設等工作。在展廳墻面上,榆林市米脂縣高西溝水土保持示範基地的“綠色地圖”就是最好的見證。

“這邊是黃河旅遊精品路線互動投影展示,那邊展示的是黃河中心城市品牌旅遊圈,您可以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旅遊線路。”屈佳妮向遊客介紹,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後,一批優質的黃河文化旅遊産品正加速涌現。

投影展示屏上,陜西沿黃公路的線路圖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這條公路北起榆林府谷,南至渭南華山,串聯起沿途50余處旅遊景點及30余處特色農業産業園。”屈佳妮感嘆,“這條最美觀光帶已成為黃河陜西段高品質發展的鄉村振興致富帶、文化旅遊觀光帶、特色産業發展帶和沿黃生態城鎮帶。”

黃河的故事説不盡。如今,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的建設仍在繼續。劉衛華介紹,博物館正在積極申請被納入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基地;博物館展區外的兒童歷史互動體驗區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隨著博物館內容的不斷完善和設備的持續更新,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博物館參觀學習。我們也會不斷創新展覽展示方式,推動文物活化利用。”劉衛華説。

截至11月初,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已經給佳縣帶來約2萬人次的客流量。未來,博物館將為佳縣乃至陜北地區發展全域旅遊帶來更多可能性。

“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不僅是陜西人民的博物館,也是全國人民的博物館。依託雄厚的黃河歷史文化,我們將打好黃河文化牌,為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增添新動能。”佳縣縣委書記姬躍飛説。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如今,黃河沿岸的故事還在不斷更新,黃河文化也在不斷發展。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博物館,還將講述更多的黃河故事。本報記者 張樂佳 馬騰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天下黃河一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