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易俗社文化街區:有腔有調 讓戲曲文化綻放時代魅力

有這樣一個地方,既可以欣賞傳統的秦腔藝術,又可以一站式品嘗西安本土老字號美食,還可以走進地下室的復古街區,穿越到20世紀80年代的老西安……11月23日,“‘一帶一路’看陜西 十年征程再出發——第七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網路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易俗社文化街區,見證它的滄海桑田。

圖片1

一穿過易俗社大劇院,一聲聲鏗鏘的秦腔曲調就已入耳,一個以“街、坊、巷、院”為基礎,以“秦腔之心”作為構想的多層次活動空間向採訪團成員揭開了全貌。

“易俗社”一名何來?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採訪團成員在易俗社百年博物館、中國秦腔藝術博物館裏通過一個個珍貴的戲曲文獻、歷史文物,聆聽這座百年老社的滄海桑田,探索秦腔的萌芽、誕生和發展。博物館中各種互動體驗項目讓人沉醉其中。

秦腔興于明而盛于清,但在秦地由秦人所唱的秦調卻可以追溯到戰國年間,秦腔歷經千年風雨而不衰。1912年,160多名熱心戲曲改良的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創建了集戲曲教育和演出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陜西易俗社。“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是該社的宗旨,也正是“易俗”之名所在。易俗社將文化教育、戲曲訓練、演出實踐結合起來,培養了大批戲曲人才,創作和演出了許多優秀劇目,對秦腔發展、戲曲改良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圖片2

一百餘年過去,如今的易俗社文化街區依託“著名秦腔科班”易俗社為中心,打造出了融合秦腔藝術展演、中外戲劇交流、博物館展示、戲曲教育傳承、文化創意為一體的特色文化街區。“不聽秦腔不識陜,不到易俗不知秦”“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秦腔”是易俗社文化街區最重要的心願。在色同形異,新舊交融的設計手法之下,博物館、戲臺、街巷、廣場被結合在一起,中國秦腔藝術博物館、易俗社百年博物館、室外戲臺、西安老字號商業聚集區、秦腔精品藝術酒店……時光流逝,發揚秦腔藝術、擴大中國文化傳播和彰顯陜西文化魅力的使命卻未曾改變。

圖片3

“我們街區將秦腔元素與現代元素做結合,打造熱門IP‘秦小易’,在街區廣場中間進行惠民秦腔演出,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來到這裡現場感受秦腔的豪邁和震撼,才能讓秦腔這傳唱千年的語調繼續唱下去。”易俗社文化街區市場行銷中心工作人員田瑞雪接受採訪時説道。

圖片4

為了更好地還原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打造了“東邦哥”——文旅創意主題街區。“東邦哥”著眼于老西安人,溜冰場、老教室、賣冰峰的汽水店等這些老百姓生活中的小場景,讓人們的體驗有更強的代入感。不僅如此,東邦哥還創造了潮流賽博朋克街景,老與新的相互碰撞,全方位展現西安這座城市的包容性。東邦哥不僅僅是一個美食街區,更是一個將情感與消費體驗融為一體的老西安情懷自留地。此外,街區還增添了萬豪moxy秦腔主題酒店、星巴克、茶話弄、胡桃裏、火鳳祥火鍋等商業配套,豐富了遊客的打卡豐富度。

如今,易俗社文化街區內所規劃的易俗社百年博物館、中國秦腔藝術博物館、東邦哥情景式復古文化街區、老字號美食一條街以及街區中心的方言廣場和戲臺,遊客可在此體驗吃喝玩樂學,感受秦風秦韻,了解“西安人的根”——秦腔。

自開街以來,易俗社文化街區深受周邊群眾以及遊客的喜愛。截至目前,街區遊客接待總量超千萬人次,東邦哥復古街區遊客接待總量超300萬人次,研學接待總量超5萬人次。另外,街區每週末以及節假日在方言廣場戲臺都有免費的秦腔惠民演出,每年約1000余場。“不論晴天雨天,台下總是有許多戲迷準時前來觀看。”田瑞雪説道。

圖片5

戲曲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始終面臨著傳承與創新的課題。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易俗社文化街區通過一系列有效探索積極擁抱“Z時代”。田瑞雪介紹,易俗社文化街區與西一路小學多次合作,推動“戲曲進校園”活動,培養和提高藝術審美,引導孩子們從小了解學習秦腔文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對於青年來説,有研學項目,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高中、大學生來到中國秦腔藝術博物館,親手畫臉譜、看皮影、聽秦腔,沉浸式感受這份厚重的歷史,以興趣為主導,拓寬戲曲藝術傳播路徑,展現出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創新姿態。(吳宇婷)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