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灘生綠 “荒地鎮”不荒
天剛濛濛亮,老軍墾張曙醒就已經在團場公園裏遛彎散步了。天邊漸漸泛起魚肚白,太陽慢慢升出地平線,陽光灑進公園裏的樹林,張曙醒仔細欣賞著每一棵樹。在他眼裏,這裡的每棵樹都浸染著幾代兵團人的心血,有著與眾不同的美。
這裡是一師六團,處於“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北緣。曾經,這裡是一片荒地,人們將之形容為“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風吹石頭跑”。1957年,2400余名支邊青年來到這裡拓荒建場,被眼前白茫茫鹽鹼地的荒涼所震撼,給這裡取名“荒地鎮”。
上世紀60年代,張曙醒隨父母來到六團,和團場大多數職工一樣,一家人就住在一望無際的鹽鹼灘上,每天出門,目光所及皆是荒涼。
回憶過去,讓張曙醒印象最深的便是刮“黃風”的日子。所謂的“黃風”,就是沙塵暴,每年4月到6月,這裡便會頻繁地刮“黃風”,沙塵肆虐,侵蝕農田、掩埋道路。“那時是真的苦,吃飯時饃饃上都裹上了沙土。”張曙醒感嘆道。
所有人都明白,要在這裡紮下根,墾荒造林是唯一齣路。上世紀70年代,六團職工群眾拿起小樹苗,扛起坎土曼,拉開了全民植樹造林、防沙治沙的大會戰序幕,這片沉寂已久的亙古荒原頓時熱鬧了起來。
張曙醒是這場大會戰的親歷者。青年時期的他與團場職工群眾一起自帶乾糧、自備工具,在無垠荒地裏挖渠引水,再將一棵棵嬌嫩的樹苗種在土裏。
在樹苗生長期間,儘管大家細心呵護,但依然擺脫不了“年年種樹年年荒、年年種到老地方”的“魔咒”。究其原因,張曙醒告訴記者,風沙還是其次,嚴重超標的鹽鹼才是“殺死”樹苗的“罪魁禍首”。
為了驅“鹽”化“鹼”,六團職工群眾想盡一切辦法,灌水排水、更換土壤,經過一系列嘗試,終於將土壤鹽鹼含量降了下來。
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如今,六團團部周邊已經築起了由生態林、經濟林、防風林等組成的“綠色長城”,團場生態林總面積達9962畝,經濟林總面積達5萬畝。
“荒地鎮”不再荒涼。2016年,它有了新的名字——雙城鎮。
走進六團三連,鬱鬱蔥蔥的蘋果園一眼望不到頭,此時正值蘋果豐收季,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空氣中散發著香甜的味道。蘋果園外的路邊,停滿了前來收購蘋果的貨車。
11月5日,“綠色長城看兵團·環塔行”全媒體報道團隊一行來到三連職工康紀強家的蘋果園,採摘、分級、打包、裝箱……只見十幾個人各司其職,在歡聲笑語中忙碌作業。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看著眼前的景象,康紀強難掩喜悅之情,在地頭掰著手指給記者算起了賬,“我家有46畝蘋果園,3700多棵蘋果樹,每棵樹産蘋果78公斤左右,算下來,每畝地産量比去年高出200公斤。”
康紀強告訴記者,1994年他剛承包這片地時,這裡還是一片鹽鹼灘。“鹽鹼灘咋了,好好侍弄,一樣能種好莊稼!”康紀強憋著股勁兒,嘗試在鹽鹼地上種棉花。第一年種下去,苗死了大半,只能接著補種。年復一年,土地終於被養“肥”了。
2010年,一師阿拉爾市林業局、六團和河北農業大學合作,在六團推廣種植“三優”富士蘋果。康紀強瞅準時機,將46畝棉田推平,全部改種蘋果樹。
十幾年來,康紀強夫婦起早貪黑、辛勤勞作,精心管護這片蘋果園,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看每一棵蘋果樹,辛苦付出,最終獲得豐厚回報。“今年市場行情好,靠著這片蘋果園,我們增收致富的信心十足。”康紀強喜滋滋地説。
六團光熱資源豐富,適宜栽種紅富士蘋果。近年來,利用當地水土光熱資源優勢,團場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産業,推行以林果業為主的荒漠綠化造林模式,通過防護林和經濟林搭配種植,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豐收”。
記者從六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了解到,今年,該團蘋果園面積達5萬畝,預計産量8.9萬噸,可實現産值6.1億元。該團還通過建立健全“龍頭企業+合作社+職工”模式,推動蘋果産業向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近年來,該團相繼獲評“全國農業産業強鎮”“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等稱號。
昔日荒蕪鹽鹼灘,今朝披綠換新顏。六團職工群眾以“生態”之筆,在這片土地上書寫出綠色發展的“大文章”。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超 張美玲 馬軍權 通訊員 顧愛 李瑜
來源:兵團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鹽鹼灘生綠 “荒地鎮”不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