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走,觀鳥去!

江西省鄱陽湖畔余幹縣康山墾殖場插旗洲分場內,成群的候鳥在此聚集,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和遊客前來觀鳥、拍鳥。眼下,正是鄱陽湖的最佳觀鳥季。

11月初,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宣佈,“第三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季”從2023年11月持續至2024年1月,將往屆的“觀鳥周”升級為“觀鳥季”,向全世界展示鶴舞鄱湖的自然美景和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據介紹,前兩屆觀鳥活動的舉辦,帶動了沿湖特色生態旅遊産業發展,以永修縣吳城“候鳥小鎮”為例,今年前三季度,該小鎮接待國內外遊客75萬餘人次。“觀鳥+”旅遊讓周邊群眾享受到發展紅利,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此外,觀鳥活動的舉辦還向全世界展示了江西“人鳥共生”的生態圖景。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日益向好,“觀鳥”已成為多地的城市名片。

每年,數百萬隻鳥兒到山東省東營市越冬、棲息和繁殖。位於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是國際候鳥遷飛保護的關鍵區域。近日,東營市舉辦“沿著黃河遇見海”黃河口國際觀鳥季活動,該觀鳥活動成為東營突出城市生態特色、彰顯生態優勢,以水為景、以鳥為媒,精心打造的生態文明與文旅深度融合的一張靚麗名片。

發展“觀鳥+”旅遊,還為當地提供了展示多元文化的窗口。東營有著底蘊深厚的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石油文化、孫子文化等,此次觀鳥活動的舉辦也成為當地探索生態與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一步。

“沒想到,我第一次來就拍到了清晰的犀鳥畫面!”觀鳥愛好者孫先生看著相機裏的照片激動地説。10月以來,位於中緬邊境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犀鳥谷進入最好的觀鳥季節。這裡自然生態環境優良,享有“中國鳥類資源第一縣”的美譽。依託豐富的鳥類資源,盈江縣建起觀鳥特色村寨,規範鳥類監測點,規定生態休養期,開展鳥類跨國聯合保護,舉辦“國際觀鳥節”等。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學習鳥類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當起“鳥導”,“以前進山背刀,現在進山當導”。隨著“觀鳥+”旅遊的發展,當地不少昔日的窮山村,變身為充滿活力的富村寨。

“觀鳥+”旅遊的發展,推動著各地不斷完善相關服務設施,推出“觀鳥+踏青”“觀鳥+採摘”“觀鳥+垂釣”“觀鳥+徒步”等新興旅遊産品線路,吸引更多遊客前往,在百鳥鳴囀中感受綠水青山的魅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走,觀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