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傳文化 巧手“繪”精彩
在前不久舉辦的第十屆陜西省藝術節上,由耀州面塑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崔百來製作的面塑作品《銅川歡迎您》,引得眾人關注。此作品色彩鮮艷、造型精巧,將銅川歷史文化元素和第十屆陜西省藝術節吉祥物的形象完美融合。
在節慶時,耀州群眾用面塑祭天拜地,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婚喪嫁娶、祝壽滿月等人生重要儀式上,耀州群眾用面塑祈盼健康平安、福壽綿長。耀州面塑在表達耀州群眾對生活的虔誠的同時,被賦予獨特的地方色彩、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藝術價值。
■ 指尖功夫花生成
11月8日,立冬,銅川市耀州區正陽路街道王岩村。初冬的暖陽灑在小院中,耀州面塑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辛風琴正在屋裏做面塑。
辛風琴今年63歲,已經和面塑打了30多年交道。她仿佛給麵糰施了“魔法”。在她手裏,麵糰就像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一遍一遍被揉著,一會被捏出“翅膀”,一會被搓出“尾巴”……片刻間,一塊小小的麵糰就成了一隻“小鳥”。“你看像不像?”她笑著問記者的時候,一束陽光正巧打在“小鳥”的翅膀上,金燦燦的。似乎下一秒,“小鳥”就要撲棱棱飛走了。
鄉村手藝人目之所及多為花鳥,所以,他們製作的面塑也多以花鳥為題材。多年來,民間流傳的耀州面塑製作技法基本以捏、搓、盤、卷等為主。經過長期實踐總結,面塑藝人將耀州面塑的製作流程大致總結為構圖、和面、揉面、造型、上色等。目前,傳統耀州面塑作品主要有《十二屬相》《棗山》《蝎子饃》等。
製作耀州面塑的工具都是農家人生活中的日用品,有竹籤、搟杖、梳子、剪刀、鉗子等。除過麥麵、秸稈,花椒籽、玉米粒等也是製作面塑必不可少的材料。
做構圖比較複雜的面塑作品前,藝人還得先做好各類“附件”——耳朵、雞冠、猴頭等。比如,面塑《五福捧壽》中的“附件”就有20多個。
自兒時起,辛風琴就跟隨母親學習面塑製作。那時,她捨不得用麥麵練習,就用黃土和泥代替。20世紀80年代初,辛風琴嫁到王岩村後,操持著一家老小的生活。做飯時,喜歡做面塑的她就順手用麵糰練習,再將捏好的麵糰放在鍋中和饃一起蒸熟。有時,她還將村民用過的面塑拆開,觀察其中的結構,研究用料等。
1997年前後,辛風琴在家人的幫襯下開了一個做面塑和紙扎的門店。怎樣才能將面塑《十二屬相》做得更加逼真美觀呢?辛風琴想到一個絕招——她買來碟機專門播放《動物世界》的錄影。當畫面中出現動物近景時,她便按下“暫停”鍵,一邊仔細觀察,一邊對照著用麵糰捏出動物的造型。
“經常,我都休息了又想起一個造型,就睡不著了,想立刻做出來。一套面塑做出來絕非易事,但我從來不覺得辛苦。我不只是用手藝掙錢,而是打心底喜歡幹這個事。看著麵糰變成各式各樣的造型,我非常有成就感。”辛風琴説。
“耀州面塑分為觀賞類和食用類兩種。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面塑的觀賞性和藝術性。現在,手藝人大多使用精細麵粉製作面塑,並使用防腐防裂的藥劑,讓面塑看起來更加美觀別致、生動逼真,並延長其保存時間。”辛風琴介紹。
■ 一枝一葉寄深情
耀州面塑是民俗活動、節慶等重大儀式的必需品,表現題材包括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戲曲人物等。不同的面塑代表不同的含義,背後也流傳著有趣的習俗和豐富的故事。
對當地人來説,面塑就是吉祥物,寄託著他們的願望和期盼,而製作面塑的手藝人則是在為無生命的面塑注入情感。
王岩村還有一位年過八旬的面塑手藝人——白淑梅。40歲之前,她操持著一家老小15口人的吃穿。等孩子長大後,白淑梅才有工夫做面塑、布藝和刺繡。不論誰家請她幫忙,她都爽快答應。她諳熟面塑蘊藏的含義,常給後輩手藝人講解各种老規矩。
耀州面塑藝人用發面製作可食用的面塑。這類面塑蒸熟後既可觀賞又能當作饅頭吃。在民間,人們習慣將這類面塑稱為花饃。“麥收前,娘家親戚要帶著花饃看望出嫁不久的女兒。實質上,娘家人是想借此看看女兒日子過得如何,並鼓勵小夫妻在夏收時好好勞動。嬰兒滿月後,女兒和孩子回到娘家小住。返回時,娘家人也要做花饃給女兒帶上。”白淑梅這樣講。
每到年關,各種面塑就成為生活中的“守護神”——廚房鍋灶上要擺放“看鍋猴”;水甕旁要挂著“魚”,寓意年年有餘;牲畜槽邊要放“看槽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將麵糰捏成蝎子樣,再將“蝎子饃”蒸熟後釘在房樑上。到二月初二,人們將風乾的“蝎子饃”掰碎,炒了後分食。白淑梅介紹,過去,人們住的土坯房裏蝎子等蟲害較多。人們期盼,吃了“蝎子饃”就能避免被蝎子蜇。“蝎子饃”釘在墻上也有寓意——“蝎子上墻,代代比人強”。
耀州面塑從生活中來,又點綴著人們的日常。一件件面塑作品寄託著濃濃的情感和深深的期望,傳遞著人們對逝者的懷念、對新生命的護佑、對世間萬物的敬畏……
近年來,在耀州區文化館的大力支援下,崔百來等一批面塑手藝人深入社區、鄉村和學校,展示面塑作品,參與民俗活動,宣傳普及耀州面塑文化。
■ 古老技藝有傳人
耀州面塑藝人崔百來介紹,在黃河流域的小麥産區,很多地方都流傳著面塑這種民間藝術,不同地域的手藝人經常互相學習、交流技法。近年來,很多甘肅、山西,以及三原、富平等地的面塑製作者經常來耀州跟隨民間藝人學習面塑製作技藝。
2022年初,渭南市富平縣女孩朱碩來到銅川市耀州區咸豐路街道崔下村,跟隨崔百來學習面塑製作技藝。之前,朱碩在西安一家單位當資料員,經常奔波在工地上。偶然間,她看到了崔百來製作面塑的短視頻,被面塑文化和精巧技藝吸引,便下決心要學習這種民間藝術。
崔百來滿心歡喜地收下這個徒弟,從和面、揉面起,一步一步地傳授技藝。“我們這些20多歲的年輕人,平時在家基本不做飯,更不會和面、揉面。我跟隨崔老師從最基礎的技藝學起,現在已經學會做《十二屬相》等面塑。”朱碩説。
去年6月,朱碩在富平縣城開了一家專做面塑的店舖。她説:“我非常喜歡面塑。我會繼續跟隨老一輩手藝人學習面塑技藝,加強造型、繪畫等技術的基礎訓練,爭取創作出更具新意、更加漂亮的面塑作品。”朱碩坦言。
咸陽市三原縣小夥金明今年30歲出頭,從小酷愛面塑製作。小時候,他很快就能學著做出一件新面塑作品。目前,金明在北京從事平面設計工作,經常利用節假日返回陜西耀州、合陽、大荔等地學習面塑製作。2017年,金明專程跟隨崔百來學習,完整掌握了耀州面塑傳統製作技法,並在三原縣開了工作室。
金明掌握了傳統面塑技法,又將所學美術、雕塑等知識運用到面塑製作中。“在樣式上,我吸收了繪畫、雕刻、現代設計等專業中的創作元素。比如,我的面塑作品《宮燈》的側面造型就是運用浮雕手法做成的,美觀大方、典雅別致。題材上,在花鳥魚蟲等傳統造型之外,我緊跟重大話題、熱門事件進行創作,併為各類重大展覽和會議服務。”金明介紹。
如今,金明在工作之餘堅持創作面塑,並通過網路平臺進行銷售。未來,金明計劃繼續學習各地面塑技法,不斷積累美術、雕塑等方面知識,進一步擴大工作室規模,培養更多的新型面塑手藝人,在繼承的基礎上對傳統面塑進行創新。本報記者 仵永傑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面塑傳文化 巧手“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