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鹹新區賦能“雙減”增實效 勞動教育綻新彩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精神,西鹹新區以活動為載體,將勞動教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豐富勞動教育內容,充分挖掘勞動教育資源,創新勞動教育形式;以課程為引領,優化勞動教育路徑,構建勞動教育體系,紮實推進勞動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為“雙減”賦能,助推學生成長。近年來,西鹹新區教育體育局共創建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2所,市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5所,區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4所,創建市級勞動教育實驗學校28所。
在勞動課程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灃東阿房路二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特邀北京同仁堂走進校園,為全體師生帶來一節別致生動的勞動實踐活動課。活動中學生不僅了解了中醫藥文化的千年曆史、核心概念,還認識了許多中醫藥工具和中草藥,戥子、笸籮 、笊籬、藥搗子、藥碾子,陳皮、藿香、薄荷、紫蘇肉桂、丁香……同學們認真聆聽,通過眼觀、手摸、鼻聞、“零距離”的接觸認識中藥材,感受中醫藥的魅力。隨後,孩子們三三兩兩為一組,“選藥材——稱藥材——搗藥材——碾藥材”,再用棉花填充香囊,裝藥材,挷香囊,合作製作香囊。初次接觸到中醫藥的孩子們都紛紛表示“戥子還不好掌握呢,蹍子使用起來需要掌握平衡,藥搗子還挺費力氣的……”在實踐中,他們感受到了傳統勞動的不易和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鹹新區灃東阿房路二校學生了解中醫藥文化
灃西第七小學以節氣為“經”,自然體驗為“緯”,把自然學習融入課程體系,開設“跟著二十四節氣去勞動”系列課程,多學科融合認知節氣習俗,感知節氣文化,在自然與人文的融通中,認識農作物、學習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形成勞動意識。立春做春卷,春分吃春菜,穀雨食香椿,巧手做青糰,製作夏至面等活動開啟食育勞動實踐,讓勞動與食育同行;遇見蠶寶寶、芒種煮青梅、小秧苗成長記等課程讓學生在農業生産中學習勞動技能;春分放紙鳶、立夏鬥蛋、夏至摺紙扇等活動讓學生在二十四節氣中感受勞動人民的樂趣,感悟民俗文化的魅力;童心品穀雨、春分蛋兒俏等科學現象探究課程,讓學生既能親近傳統文化,又能感知節氣之美;居家生活中的勞動整理有方,收納幸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學生成長賦能。
西鹹新區灃西第七小學“跟著二十四節氣去勞動”之“巧手做青糰 品嘗春滋味”
在實踐體驗中打開勞動教育新世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空港第一學校的“麥收”勞動實踐課上,任洪松老師和學生們一同探究農事知識,感悟“小麥的成長故事”。孩子們明白了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知曉了食物的由來,清楚了小麥的種植過程,了解了割麥的注意事項。“開鐮啦!”孩子們快樂地行動起來:一手拿鐮刀,一手拿麥子,“咔嚓”,麥子輕輕落在了手中……一鐮又一鐮,一把又一把,一捆又一捆,一時間,麥捆就變成了麥堆。收割、捆綁、晾曬、脫粒,學生用最原始的方式獲得滿滿的豐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更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諦。
西鹹新區空港第一學校“麥收”勞動實踐課
連續的陰雨天氣阻擋了小麥的正常收割,秦漢正陽白廟中學組織師生搶抓有利天氣,奔赴搶收小麥第一線,開展“搶收小麥”勞動實踐教育活動,老師為學生示範小麥搶收操作流程,指導學生搶收小麥。學生排成排、肩並肩,有的連根拔,有的撣泥土,有的拾麥穗……忙得不亦樂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收穫帶來的喜悅,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
西鹹新區秦漢正陽白廟中學師生搶收小麥
灃東灃水園小學在一粒麥子的生命歷程中嘗試摸索建構起五大板塊勞動教育課程,並且不斷迭代和創新。通過在土地上勞作這個介質,與科學課、思品課、語文課、數學課、音樂課、美術課相融合,讓精彩在校園裏綻放。老師們以“小麥”為主題,融入三生教育的理念,打破學科之間的圍墻,著力推進“雙減”工作。木藝課程上,老師正在給孩子們講解,從小麥種植到最終研磨成麵粉,所用到工具的演變;農事課程貫穿了整個小麥的生命過程;環保課程上,為了讓學生掌握切、攪拌、堆等勞動技能;布藝課程裏,麥稈經過割、漂、熏、剪裁、熨、粘貼、裝裱等過程,變身為一幅幅“年年有魚”主題的粘貼畫;食育課堂上,老師們帶領學生,認識麵粉,了解磨面的過程,製作麻食和麥芽糖……小小的麥子,打開了孩子們學習的新世界,對於生命和生活,有了更多自己淳樸的思考。
西鹹新區灃東灃水園小學勞育指導專家張惠賢老師給孩子們講授傳統農耕、收穫小麥的過程
在勞動基地中體驗農業科技的發展
“生活即教育,行為即課程”。涇河涇華學校利用學校有利條件,積極為學生搭建全面發展的平臺,開闢勞動基地,堅持將常態化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寓教于勞動中。開展了土壤栽培、無土栽培、菌類栽培、立體種植、盆式種植等農業科技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農業科技實踐活動中親自觀察、體驗、實踐、探究,培養孩子們的勞動興趣、提升科技素養。孩子們在勞動基地實踐過程中紛紛表示自己不僅開闊了眼界,更多的是增長了科學種植知識,深刻體會到科學種植的必要性、勞動的艱辛以及食物的來之不易。
西鹹新區涇河涇華學校的孩子們在勞動基地耙地
灃西文教園第一小學依託學校樓頂的“天空之城——蜂鳥農科院”勞動實踐基地,按照“一班一品”打造班級文化,讓教室有春夏秋冬,班級有勞耕責任田,形成人人參與、互動共用的班集體建設局面。
西鹹新區灃西文教園第一小學的勞動基地喜獲大豐收
在落實“減負”政策的過程中,實施好勞動教育,既能為孩子成長賦能,又能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賦能,西鹹新區教育體育局發揮勞動教育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立德樹人,讓學生把個人成長與人民需要、民族振興、時代使命緊密聯繫在一起,助推孩子們的成長,讓孩子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勞動中真正實現知行合一的成長。(通訊員 王可治 喬云云)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