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顏值變價值 以人氣聚財氣——鄉村旅遊樣本觀察
行走在交錯縱橫的鄉道上、風景宜人的山野間,感受流水潺潺的愜意、樹木蔥蘢的暢然、風吹麥浪的喜悅,從鄉土風景裏讀懂鄉愁,尋找嚮往的“詩和遠方”。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青海,隨著農業優勢不斷彰顯,農耕文化不斷挖掘,旅遊業態不斷豐富,鄉村旅遊多向發力、多點開花,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讓鄉村聚人氣又聚財氣。
山區變景區
山花爛漫的夏季,正是青海的旅遊旺季。記者來到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和鄉麻吉村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置身於花海間,山野被濃綠包裹,處處皆美景。景區的運營不僅帶動了鄉村旅遊發展,更帶動了鄉村産業提質和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特色小吃售賣者、景區工作人員、農家樂經營主……村民從旅遊發展中獲得商機,在家門口做生意,也見證了景區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青海鄉村旅遊網紅打卡地的成長之路。
互助縣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董事長任臣義欣慰地説,通過七年發展,油嘴灣從最早單一的花卉觀光,發展成為了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鄉村旅居、特色美食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綜合體。
記者清晰記得,2017年冬日,站在荒蕪的地頭,任臣義描繪著未來的發展藍圖:以鄉村旅遊産業振興鄉村,讓麻吉村成為望得見水、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地方。今天,隨著業態不斷豐富,麻吉村探索出“村集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任臣義用一組數據點明瞭鄉村旅遊的顯著帶動效應:景區入股村民達到115戶近600余萬元,實現了“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三大轉變。
“我們引導廣大村民到景區務工,村民開辦的農家樂和道路沿線的小吃攤點,讓當地更多的群眾享受到鄉村旅遊帶來的紅利。目前,村裏農家樂達23戶,年營業收入300余萬元;景區沿線攤點45戶,年營業收入180萬。自2017年至今,村集體累計分紅近90萬元,村民股東累計分紅300余萬元,鄉村旅遊業已成為麻吉村的主導優勢産業,也成為未來鄉村振興的産業依託。”説到這裡,任臣義無比欣慰。
生態保護優先前提下發展鄉村旅遊,青海的花海旅遊熱度持續走高。
如何以差異化推動産業增值?任臣義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針對青海鄉村旅遊季節短、同質化、業態單一等短板,深入調研後,籌集200余萬元打造集夜市、美食、燈光秀、篝火晚會為一體的夜遊新模式。自今年7月7日燈光秀開演以來,景區實現夜間旅遊綜合性收入120余萬元。
再次來到景區,欣賞完花海的美麗後,遊客楊先生説:“山上觀光遊玩,山下品農家飯,走進村莊體驗農家景,這裡真的是大變樣了!”
將田園自然風光與鄉土文化緊密結合,不斷豐富景區旅遊業態,原先的撂荒山地實現增值變成了致富田。從山村變景區,村裏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遊産業讓大家有了更多出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蒸蒸日上,收入比之前至少要翻一番。
“我們在全省率先取消景區門票限制,補充和提升了景區內部消費項目,擺脫了對景區門票經濟的依賴,打造了敞開式鄉村旅遊景區,讓油嘴灣成為遊客想來就來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正當其時,任臣義對景區發展充滿信心。“未來,我們將向著鄉村民宿、農事體驗、鄉村康養的目標努力奮鬥,把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培育成麻吉村的支柱産業,帶領老百姓通過參與産業發展建設家鄉,爭取把麻吉村建設成鄉村振興‘樣板’。”
風景變“錢景”
今年5月,青海西寧鄉伴樹蛙部落揭牌開業。旅遊旺季,帶著對全省首個“樹蛙部落”的滿心好奇,記者前往採訪,一探究竟。
到達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斜溝鄉上窯洞莊村,順著村路,一個小彎兒後車輪拐上山坡,不一會兒便到達了目的地。
眼前是擁抱自然的親切之景。山水間的“樹蛙部落”,是一處遠離城市喧囂的愜意之地,四週雪山巍峨、山巒青翠、樹木蔥蘢、流水潺潺。
青海數字鄉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李萍文是項目的負責人,據她介紹,“樹蛙部落”是大通縣與鄉伴文旅集團合作建立的東西部協作文旅示範項目,總投資1206萬元,共建設樹蛙特色民宿三角屋6棟、360度沉浸式景觀的荷葉屋2棟、公共服務區1處,力求打造夢幻場景和沉浸式體驗的度假樂園。
“自開業以來,我們以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通過研學、團建、暑期營等方式,接待來自大通本地、省內及北京、上海、西安、蘭州等省外旅客約5千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50萬元。每月接待人次和營業收入均呈現增長態勢,7月營業額環比6月增長120%,8月環比增長200%,單月收入超過15萬元,平均入住率超過70%。”李萍文説。
可以説,對比近年來熱度較高的遊花海、浪山等,“樹蛙部落”是青海鄉村旅遊的“升級版”。這是大通縣以發展和升級溝道經濟的新實踐,帶動全域實現了鄉村振興農業創意升級、文旅融合發展、高端精品民宿田園綜合體發展。
“樹蛙部落”獨特之處在哪?李萍文認為,依託生態環境、山水資源促進經濟發展,不僅打破了縣域內茶園經濟同質化發展的壁壘,而且從一開始著眼于高端市場,打造住宿、餐飲、研學為一體的旅遊項目,和山下的農家樂等業態形成鮮明對比,讓遊客在這裡實現了更多元的選擇。
“我們在大通縣全域內選定村集體經濟薄弱的行政村,每年將結合實際按照收益的6%實現經濟量化兌現到村集體經濟中,實現所有農戶均受益。同時,為周邊村民提供50個就業崗位,通過務工為鄉親們拓寬增收渠道。”李萍文説。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東西部協作文旅示範項目,“樹蛙部落”發揮産業效能,在帶動周邊村子乃至縣域經濟發展上發揮了一定作用。
憑藉曾經經營農家樂的精湛廚藝,來自上窯洞莊村的馬春梅如今是“樹蛙部落”的一名廚師,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每個月6000元的工資是家裏一份穩定的收入。在她眼裏,鄉村旅遊讓鄉親們換了一種新活法,“沒想到家鄉變成了景區,這些山水樹木成了我們致富的保障。旅遊的人多了,大家掙錢的門道多了,收入也增加了。”
“樹蛙部落”在兩山中間一條狹長的溝道中,優質的自然條件成為最大賣點,隨著遊客紛至遝來,上窯洞莊村和周邊村子都獲得了直接或間接受益。上窯洞莊村黨支部書記肖生玉説:“發展鄉村旅遊,土地實現‘變現增值’,在帶動村裏老百姓就業的同時,還能帶動農畜産品銷售,三大産業融合發展,帶動斜溝鄉7個行政村的共同進步,聯農帶農機制也進一步深化。”
搶抓戰略機遇,山水資源成為産業發展的堅實基礎,也成為富民增收的厚實“資本”。
産品變産業
品相好、口感佳、耐儲運,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馬場垣鄉下川口村的桃子遠近聞名。
瓜果豐收季,走進下川口村,村民馮金明家的0.4公頃桃林裏,一個個拳頭般大小、透著鮮亮的紅色桃子,沉甸甸地挂滿枝頭,空氣裏瀰漫著果實的清香,格外誘人。
“我們使用的是無污染的農家肥,種出來的桃子品相好,口感更好,每天來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馮金明告訴記者。
每年從花季到果季,是青海的旅遊旺季,也是當地桃農的忙碌期。當地村民緊緊抓住發展的機遇,依託自家桃園為遊客提供吃喝玩樂賞一條龍服務,足不出村就能獲得可觀收入。
作為村裏的老桃農,望著眼前收益甚好的桃林,馮金明感慨道:“種了30多年桃子,過去不懂經營,桃子的品種也不好,加之桃林周邊都是不太好走的砂石路,每年摘下來再運到附近的集市上售賣,一斤最多賣個8角錢。”費時費力又賺不了錢,馮金明一度想過放棄。
轉折從馬場垣鄉決定發展鄉村旅遊開始。
“政府給桃林修了路,還有不少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為我們選品種、解難題,鄉上打造的千畝桃林讓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桃花源’。桃子成熟的時候,有人甚至開車100多公里,專程來我們這兒採摘哩!”説起現在的變化,馮金明臉上溢滿喜悅。不僅果實期有好收益,花期也有來自省內外的遊客到桃林賞花看風景,馮金明和其他果農還會抓住這個時期擺攤掙錢。
栽培新樹種,完善基礎設施,打造超過100公頃的“桃花源”……馬場垣鄉下川口村種植桃子由來已久,但是“桃經濟”真正發展起來,卻得益於鄉村振興的大力推動。如今,鄉村旅遊與特色果園産業融合發展,帶動旅遊服務業迅速增長,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桃甜心更甜。”馮金明用一句話道出心中的甜蜜。因為品質改良,他們的桃子名氣大增,除了遊客採摘,現在還有了電商下鄉,銷路更不成問題。旅遊+採摘+市場銷售,他家桃林今年收益近12萬元。記者了解到,今年旅遊旺季時,下川口村共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桃子凈收入戶均2萬元。
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地理位置優勢,探索“生態+産業+旅遊”的新模式,下川口村積極轉變農業生産結構,以特色産業為著力點,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種出大收益,讓特色農業成為致富增收的新動能。
桃農鼓起了錢袋子,也解決了附近村民的就業問題,每到桃子豐收季,果園可吸納富餘勞動力,桃子成為了大家的“致富果”。
今天,在鄉村旅遊如火如荼的發展大勢下,産業業態不斷豐富多元,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立足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青海鄉村旅遊發展從一定程度上推動全省生態、生産、生活實現共贏,真正成為強村富民的增收産業。本報記者 宋明慧 王 臻 陳 晨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讓顏值變價值 以人氣聚財氣——鄉村旅遊樣本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