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保護“活著”的遺産
日前,在印度維薩卡帕特南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4屆執行理事會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公佈,中國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陽縣白霓古堰、江蘇洪澤古灌區、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成功入選,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數量由此達到34項。
今年同批入選的還有來自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拉克、日本、泰國、土耳其等國的15個項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為159項,分佈在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18個國家。
●4項新增各具特色
今年中國入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各具特色。
霍泉灌溉工程位於山西省洪洞縣,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的引泉自流灌溉工程,在其歷史上形成並持續沿用嚴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稱作“霍泉水法”,並被其他灌區參照制定“霍例水法”,遺存了獨具特色的分水工程設施和豐富的用水管理制度,有非常高的研究和傳承價值。
湖北崇陽縣白霓古堰的引水砌石堰壩獨具地方特色,是建造在河床基岩上橫截河道的“矩形”斷面直線型漿砌石堰壩,其中石枧堰長272米、高5米左右,遠陂堰長108米、高約4-5米,這種結構型式相對常見的“梯形”斷面對建造工藝要求更高,在古代大型攔河堰壩建設中並不常見。在堰體中部的基岩面上設有高約2米、寬約1.5米的底孔,底孔春閉秋開,發揮衝砂泄洪作用,獨具特色。
安徽舒城的七門堰歷史悠久,始建於漢高祖七年,歷代多次大修,《漢書》《三國志》等文獻中均有記載。七門堰從杭埠河引水,灌溉工程體系引、蓄、灌、排兼備,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地規劃佈局渠係、調蓄陂塘,擴大灌溉效益,現在已成為淠史航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蘇淮安洪澤古灌區以洪澤湖為水源,灌溉東部48萬多畝農田。洪澤湖大堤古稱“高家堰”,是中國古代人工修建的蓄水堰壩,是明清“蓄清刷黃”的核心工程、治黃保漕的關鍵設施,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澤湖形成之前區域先後有破釜塘、白水塘等小型蓄水灌溉工程,明清洪澤湖大堤上的泄洪閘壩涵洞及渠係兼有農田灌排效益。
●歷史科技文化價值突出
世界灌溉工程遺産自2014年設立以來,至今已到第十個年頭,中國每年都有2-4個項目入選。總體來看,中國入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中,多樣性和代表性是最為突出的特點。
由於受東亞季風氣候控制,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發展都需要灌溉工程來調節水資源的時空分配。中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環境條件差異很大,傳統灌溉工程有著顯著的多樣性,從廣袤的平原盆地到濱海濱湖濱河地帶,再到丘陵高山、低窪沼澤,農業區域不斷拓展、灌溉工程建設不斷發展、灌溉工程技術不斷創新。
目前入選的項目工程類型十分豐富,基本涵蓋了大多數傳統灌溉工程類型,整體有較強的代表性。比如,四川都江堰無壩引水灌溉工程、浙江諸暨桔槔提水井灌工程、山西洪洞霍泉自流灌溉工程、廣東桑園圍基圍擋潮灌溉工程、福建木蘭陂濱海河流拒鹹蓄淡工程、安徽芍陂大型蓄水灌溉工程等,都是對應類型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
除了已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的工程之外,還有不少非常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古代灌溉工程正在申遺的路上,比如新疆吐魯番的坎兒井、重慶秀山的巨豐堰、浙江浦江的水倉等。據我們前些年的調查統計,全國各地的灌溉工程遺産至少有400多項。這些遺産工程的規劃設計往往因地制宜、不拘泥定式,能夠較好地處理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社會需求之間的關係,成為我們挖掘研究傳統灌溉科學經驗和治水智慧、為現代水利建設發展提供參考借鑒的直觀範例。
總體來看,我國灌溉工程遺産豐富多樣,歷史、科技、文化價值十分突出、內涵底蘊特別深厚。灌溉發展是“興水利”最主要和最基礎的方面之一,在水利遺産中,灌溉工程遺産也是分佈廣泛、類型豐富的一類。
中國是農業古國、大國,在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灌溉工程持續建設並支撐農業經濟的發展,很多灌溉工程持續運用數百、上千年,隨著水利工程科技與管理水準的不斷提升,灌溉農業拓展到越來越廣、條件越來越複雜的地區。這些灌溉工程遺産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和艱苦奮鬥的精神。
●傳承弘揚灌溉文化
世界灌溉工程遺産項目的申報,極大地帶動和促進了中國水利行業及全社會對水利史、水利遺産和水利文化的關注和了解。
2021年,水利部正式啟動國家水利遺産的認定工作,部分地區也啟動或正在籌備設立省級水利遺産或水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灌溉工程遺産和其他水利遺産的挖掘、認定和保護利用工作目前到了一個快速發展期。
值得關注的是,灌溉工程遺産都是“活著”的遺産,有著突出的發展性、在用性、系統性、複雜性,對它們的保護應採取更有針對性的策略、原則和措施,堅持“可持續保護”理念,延續灌溉水利生命、保護工程安全和歷史遺存,傳承弘揚灌溉文化。
我與團隊在近年持續開展灌溉工程遺産保護相關工作的過程中,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專業研究對相關具體工作支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比如,判斷一項古代水利工程是否屬於灌溉工程遺産、調查確立一項灌溉工程遺産的具體構成體系、考證認定遺産的始建及遺存年代、科學評估一項遺産現狀好不好和價值高不高,以及科學編制遺産保護利用規劃、制定保護管理制度、實施遺産工程歲修、開展遺産文化展陳和科普教育等,都需要專業的理論和技術研究提供科學支撐,評判相關工作做得對不對、好不好更需要有統一和科學的專業標準。不論是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參與有關評審的專家,還是具體承擔規劃設計諮詢等技術工作的機構和團隊,若缺乏深入基礎研究的支撐,沒有對遺産基本認知、關鍵指標與標準、保護髮展原則目標等相關基本問題的科學把握,不僅會影響灌溉工程遺産保護事業的科學和有序發展,更有可能造成相關遺産不可恢復的破壞。隨著包括灌溉工程遺産在內的水利遺産保護工作迎來前所未有的熱潮,專業性、科學性的問題愈加凸顯,基礎研究的支撐愈加緊迫。
雖然近年來學術界對水利遺産、灌溉工程遺産保護的關注度有所提升,但與申報和保護利用工作快速推進的熱度相比,目前相關的學術研究不足且滯後。具體而言,水利遺産的研究體系尚未成型,開展研究的機構和學者群體、發表的論文均不多,其整體表現出的學術性、系統性、專業性都還有提升潛力,基礎研究距離能夠有力支撐保護工作仍有一定差距。
若以10年為一個發展階段,自世界灌溉工程遺産設立以來的第一個10年可以看做是開拓事業、擴大影響、建立機制、積累經驗、總結問題的階段,目前已取得階段性的顯著發展成效和相當的案例與工作經驗積累。下一個10年,應大力推進深化基礎研究,提升專業支撐能力和水準,系統開展灌溉工程遺産及其保護的理論探討和技術體系構建,為遺産的科學保護和發展奠定可靠的研究基礎。
(作者係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長助理、水利遺産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水利遺産保護與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副主任,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水利史、水文化、水利遺産保護)
連結
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名錄自2014年設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産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
國際灌排委員會成立於1950年,是以國際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應用推廣為宗旨的專業類國際組織,成員包括91個國家和地區委員會,覆蓋了全球90%以上的灌溉面積。
延伸閱讀
灌溉工程的建設是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標誌之一。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灌溉工程,往往奠定了當時一地乃至一國的經濟發展基礎。最典型的如都江堰、鄭國渠,與靈渠一同被譽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悠久的灌溉發展史,還衍生出豐富而獨特的區域文化。此外,能夠見證灌溉工程歷史的古代水利管理建築、廟宇等紀念性建築,相關歷史文獻、碑刻、檔案,工程所承載的傳統水利科學技術、民俗節慶……這些都是灌溉工程遺産的組成部分,共同展現了其豐富內涵。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科學保護“活著”的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