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畫重點丨走進克孜爾石窟,這些“小可愛”令人心動
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拜城盆地南端、雀兒塔格山北麓的木扎特河東岸斷崖上,它是龜茲石窟中規模最大、開鑿時代最早、保存壁畫面積最多的一處石窟群,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
新疆拜城縣歷史上是龜茲的所在地,龜茲是中國古代西域重要的城邦國之一。在兩漢時期,這裡地處西域要地,交匯東西,融通中外。
在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新疆文物保護利用成果主題宣傳活動期間,記者一行來到克孜爾石窟。這裡大約建於西元3世紀,在歷史的滄桑中,克孜爾石窟曾遭到自然和人為的破壞,殘存雕塑已是鳳毛麟角,而數量最多、保存較好的壁畫則成為克孜爾石窟最珍貴的遺存。
這是克孜爾石窟第171窟中的壁畫(局部)。新華社記者 王晶晶 攝
走進克孜爾石窟的第14、17、38、171窟,滿眼的藍綠色彩相互交織,如山巒疊嶂般鋪滿墻壁與券頂,令人炫目。定睛觀看,所謂的“山巒”是一個個菱形格,每個菱形格中都繪製著故事,整齊而有序,平衡且莊嚴。這種構圖形式,不僅令整個空間充滿了藝術感,還增加了壁畫的容量。
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副所長苗利輝介紹,克孜爾石窟的壁畫題材主要是與釋迦牟尼有關的種種事跡,包括本生故事、因緣故事和佛傳故事等。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分別多達一百多種,佛傳故事也有六十多種。因此,克孜爾石窟又被譽為“故事的海洋”。
在克孜爾石窟壁畫裏,還有許多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接下來,請跟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可愛的動物們→
“猴王智鬥水妖”
在克孜爾石窟第17窟中繪有此故事
講述了猴王教小猴子們
用蘆葦稈做成吸管吸水喝
從而避免進入水池被水妖吃掉的故事
“鴿焚身施迷路人”
克孜爾石窟第17窟中繪有此故事
講述了鴿子奉獻己身
拯救雪中迷路人的故事
“獅王捨身不失信”
在克孜爾石窟第14窟中繪有此故事
講述了獅王信守承諾
為救小獼猴願捨棄己身的故事
“象、獼猴、鵽鳥自分長幼”
在克孜爾石窟第80窟中繪有此故事
講述了象、獼猴、鵽鳥自分長幼
團結友善、敬老愛幼的故事
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遺産展示交流中心副主任張婷介紹,這些故事體現了智慧、奉獻、誠信、尊老愛幼的價值理念。
克孜爾石窟現遺存洞窟總數349個、壁畫面積近4000平方米。“尤其17號窟素有‘故事畫之冠’之稱,多達38幅的本生故事畫就繪在主室券頂兩側券腹之上。”苗利輝介紹。石窟壁畫所表現的題材和內容極為豐富,除了本生故事、因緣故事和佛傳故事外,天相圖、天宮伎樂、飛天和供養人等都是克孜爾石窟壁畫中有特色的藝術品。
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從這裡經過,東西方文化藝術在這裡邂逅交融,留下無數珍貴的遺跡遺存,為我們呈現了一幅美麗而獨特的多元文化畫卷。
如今,源自中國屬於世界的偉大倡議——共建“一帶一路”讓古絲綢之路有了新的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這條川流不息的“大動脈”帶著對歷史的記憶和未來的憧憬,繼續滋養它所“流經”的土地。記者:王晶晶 高晗 設計:王宇軒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國寶畫重點丨走進克孜爾石窟,這些“小可愛”令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