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轉型啟示錄
從最初的一片戈壁荒灘,到如今綠樹成蔭的新型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從最簡單的礦産採選企業到致力發展成為高精尖企業,從2013年産值10億元到2022年産值破百億元……這一切的轉變,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兵團日報報全媒體記者帶著疑問,走進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採訪,探究其工業轉型升級背後的故事。
讓一塊煤的價值倍增
“你知道1噸蘭炭和1噸活性炭的價格差多少嗎?”在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展廳裏,擺放著園區企業生産的所有産品及産品模型,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祁帥在帶記者參觀時,拿起一罐活性炭問道。
“2倍?3倍?”聽到記者的回答,祁帥搖了搖頭,説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數字:“10倍,1噸活性炭的價格是1噸蘭炭的10倍!”
作為一個最初以礦産採選企業起家的園區,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引來的企業都是煤炭初級加工企業,而蘭炭生産企業,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類。
過去,蘭炭生産工藝簡單且市場需求量大,引進這類企業對園區來説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如何在原有基礎上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提升其價值,是園區一直在思考謀劃的問題。
2019年,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一家活性炭企業——新疆中能元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了破局的關鍵。
新疆中能元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以碳産品深度開發和新型能源研發為主的高科技企業。“目前,我們公司生産的活性炭每噸價格在1萬元左右,比國內同等産品要高出15%至20%。”該公司董事長遊志磊告訴記者,公司去年年底投産以來,産品一直供不應求。
生産原料都是煤炭,但活性炭不管是從市場前景還是價格上來説,都要大大優於蘭炭。“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選擇題。”祁帥説,“消耗同樣的資源,自然是産值越高越好。”
從蘭炭到活性炭,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是發展理念的轉變。
把優勢轉換成發展力
“縱觀我們這幾年引進的企業和項目,體現出理念的明顯轉變。”祁帥提問道,“你知道十三師新星市什麼資源最豐富嗎?”
“當然是煤炭。”然而,記者的這一回答卻並沒有得到祁帥的認可,“十三師新星市最不缺的,是電能。”
十三師新星市同時具備風、光新能源資源,擁有得天獨厚的新能源發展條件,新能源裝機量保守估計也有3500萬千瓦,拓展空間可達1億千瓦。
近年來,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了新疆新星雙瑞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山東北辰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裝備製造企業,以及吉鐵200萬噸硅鐵、10萬噸多晶硅、20萬噸有機硅等硅鐵項目,“這些企業和項目,主要靠電能進行生産。”祁帥説。
在新疆新星雙瑞風電葉片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半自動化的生産模式、寬敞明亮的生産環境,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生産工藝的原因,風電葉片的生産主要是靠電。”該公司副總經理呂明告訴記者,公司一年用電量大概在500萬千瓦時。
“我們公司自去年8月開始投産以來,截至去年年底,一共生産了57套風電葉片,産值達1.59億元。”呂明説,“目前風電發展前景非常好,風電裝備需求量非常大,今年公司已接到訂單200余套。”
新疆新星雙瑞風電葉片有限公司作為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較早引進的高附加值低能耗企業,為園區高品質發展開了一個好頭,也更加堅定了開發區一班人充分發揮風、光資源優勢的決心。
這幾年,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始通過“源網荷儲”方式佈局産業鏈,計劃將風、光等資源産生的綠色能源併入電網,為園區企業實現高品質發展提供充足能源保障。
“目前,‘源網荷儲’4個環節相關産業的招引工作正在進行當中,基本上能確保每個環節都有一個項目已經落地或者正在批復。”祁帥説。
將工業固廢變廢為寶
在工業生産中,産生固廢不可避免,但對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來説,這些固廢也是他們招商引資的一個優勢。
祁帥告訴記者,新疆瑞克沃新材料有限公司當初選擇來園區建廠,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了採煤過程中産生的固廢——煤矸石。
“我們公司將煤矸石製成開採石油必用的壓裂支撐劑,每噸售價2000多元。”新疆瑞克沃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煒介紹道,公司研發的以煤礦固廢為原料的壓裂支撐劑及製備方法獲得了國家專利,每年可處理煤炭固體廢棄物30萬噸左右,生産石油壓裂支撐劑20萬噸,産品供不應求。
“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工業固廢遠不止煤矸石一種,還有礦渣、鋼渣、鎂渣等,如果園區企業將這些固廢全部開發再利用,在實現綠色轉型的同時,無疑收入又可以增加一大塊。”
近年來,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改造,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其中,哈密市盛鎂鎂業有限公司、新疆瑞克沃新材料有限公司已被成功認定為兵團創新型中小企業,新疆大安特種鋼有限責任公司、哈密市盛鎂鎂業有限公司正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園區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祁帥説,“今後,開發區將繼續探尋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路徑,為高品質發展增添新動能。”
來源:兵團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十三師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轉型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