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總導演《無界·長安》首演 | 時空無界,我們要送你一個理想的長安!
昨晚,由總導演張藝謀與總製作人沙曉嵐“巔峰組合”的中國首部大型駐場觀念演出《無界·長安》正式公開亮相,並在首演中大獲成功!現場座無虛席的盛況,和演出過程中貫穿始終的掌聲,讓每一位觀眾都發自內心獲得了一份認同感——“中國的西安,世界的長安”!
縱觀整場演出,《無界·長安》就像是因緣際會下,一場因情深而篤定的“禮遇”。往近了看,它是滿足所有人想像的文化盛宴,往遠了看,它是文化遷延而文明賡續的烽火看臺。
長安樂起 八方和鳴
作為張藝謀在家鄉西安打造的首部演藝作品,《無界·長安》一共用八個篇章描繪了內心深處對於長安的追尋。這裡面不僅有著宏大的敘述,更有著入微的情致。
詩詞曾有雲:“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開篇的《和鳴》,似乎就在交錯的光影、震天的鼓聲中,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集結。隨著鼓點越來越密集,不斷變換的光影列陣讓台下的心跳也開始加速。最終,一聲嘶吼的秦腔劃破了喧囂,回歸了寧靜。
緊接著,一抹柔紅替代了方才的赤烈,《霓裳》未被驚破,卻有著一種款款大唐盛治之下的包容。只見舞者紅裙迤邐,空中縹緲的白光倒像是旁觀者只顧欣賞美人而忘情打翻香爐,惹得煙霧四散。
待驚鴻一瞥方成追憶,《影人》便以一雙巧手對陣百萬雄兵。一場關乎“封神”的大戰讓思緒回到了遠古。當神的故事結束了,人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一群年輕的面龐從幕後轉到臺前,讓人不由地深思:原來,古老的文明也正年輕著。
千百年來,人會變通,而神卻有神通。當孫悟空一個筋斗雲翻出了《萬象》生輝,台下的人便得以借一場西遊的幻夢,來一次上天入地的神遊。小小的杖頭木偶,到了有“神通”的人手裏,便有了神仙際遇。
遨遊了十萬八千里,依舊要回到《長安》這片故土。你看,這裡的人只要手捧一碗麵管住了飽,便不會心慌。他們身體力行的告訴你“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你來,就給你上最好的面。
長安,就是這樣一個不管你來沒來過,都會在詩畫夢的碎片中和它有過《重圓》的地方;一個不管何時何地,都在歷史的沃野中與時代《共生》的精神符號;一個演繹著不問世事變遷,只要歸來就俱是故人的《傳奇》……在這裡,時空無界,文化無界,一切的美好都只為與你相遇。
中國精神 世界語匯
在這場演出中,我們驚異於導演組一切浪漫的、瑰麗的、風趣的、大膽的、新奇的想像,竟然都能在“美美與共”中得到和諧的統一。無論是《封神·黃河大陣》、《西遊記》、《腳夫調》等經典戲曲片段,還是黑撒樂隊原創的歌曲《長安》,抑或是《霓裳羽衣歌》、兵馬俑陣列……當本土的非遺文化編織出一個多元的、立體的歷史文化印象,我們既看到了原汁原味的陜西“忒色”,也尋到了詩詞歌賦裏的中國。
不論是流於表像的聲光電,還是秀于其中的詩舞樂,抑或是星羅點綴的金木水火土元素。一切舞臺上聽到的,看到的,都不過是將人們心中的理想做了具象化。譬如舞臺上向天揮舞的秦俑,站立是勇士,倒下便是疆土,支撐他千年不倒的是一個民族剛勁的節氣。
當遠古的飛天“神跡”,演變成科學的太空“奇跡”,這中間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痕跡”。眼看著傳統與未來交織,藝術消解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編織起多元文明萬象繽紛交流互鑒的幻影世界,現實與理想催生出的一念心火正從“長安”這個原點開始無限生發。《無界·長安》正在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傳播著中國聲音!
躬逢盛世 樂頌華章
儘管早在預熱中便早已知曉《無界·長安》是由雙奧團隊精心打造,但現場的驚艷依舊成為了預設之外、期待之上的一場“歡遇”。 也許一場演出的時間並不算長,但它留在每個人心裏的記憶卻是難以磨滅的。
當一部優秀的作品讓每一位觀演者都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而深感自豪,並在一次又一次的躬身實踐中為這座城市共同塑造我們的當下和未來。我只想説:何其有幸,能夠在這全新的時代躬逢其盛 ,並得以樂頌時代風華 !
正如一撇一捺組成了“人”字,一橫一豎組成了“十”字。《無界·長安》的獻演之時也恰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之際,而觀眾與演出的雙向奔赴才是作品以“人”為核心根本。儘管作品只有八個篇章,但作品之外,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理想的長安”,通過“無界”的連結,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十全十美”的圓滿。
來源:曲江新區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張藝謀總導演《無界·長安》首演 | 時空無界,我們要送你一個理想的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