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可替代人工實現“上天入地”的智慧裝備長啥樣

近20輛功能不同的高空作業車一齊伸出鬥臂,移動照明燈塔與應急充電方艙演示著自動裝卸過程,智慧巡檢終端、帶電作業機器人……11月9日,由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主辦、國網西安供電公司承辦的陜西配電網機械化施工及運檢裝備展覽會在西安市閻良區舉行,26家國內行業領先的頭部企業攜新技術與新産品亮相,為陜西建設高水準電網增添科技力量。

展會現場

機械裝備一應俱全

當日9時許,記者走入閻良區北屯街辦大飛機先進零部件智造園內,高空作業、設備安裝、挖坑立桿與電纜敷設等圍繞配網施工場景的機械裝備一應俱全。在科技的助力下,可替代人工實現“上天入地”的智慧裝備逐漸應用在電網運維工作中。

展會現場,一款多旋翼的黑色無人機吸引了不少電力工作者駐足體驗。記者觀察到,與常見的無人機不同,這款機器擁有更高的機身,可搭載紫外成像、紅外熱像或局放檢測等模組,從而實現多功能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日常電網巡檢運維外,智慧裝備的觸角還延伸到了農村電網建設之中。記者在戶外展區看到,一輛19噸重的黃色履帶機械車緩緩駛向電桿堆放區,兩段式抓臂靈活地橫向夾起電桿後返回立桿作業點,轉動抓臂將12米長的電桿豎直放入洞內,一氣呵成的操作即精準又高效。

“以前,在平原、丘陵或山區等環境下,採用傳統人工作業方式立電桿,需要兩三天才能完成桿坑開挖、吊車起吊、電桿固定等流程。”鹹亨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工程師金猛介紹道,採用配網鑽孔立桿一體機僅用約10分鐘就可完成立電桿的全部施工工序,減少了人工投入,縮短了施工時間,降低了作業風險。

轉型升級

開創配網工程施工新局面

此外,隨著家電下鄉、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的實施,農村用電負荷迅速增加。如何應對大面積農田排灌用電負荷帶來的供電壓力,解決農村電網供電半徑長,末端負載大導致居民用電的電壓低等問題,成了當前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的關鍵。

“柔性直流配電方案就是解決低壓配電網臺區末端低電壓和配變季節性容量不足的問題。傳統的農網改造工程週期較長,柔性直流綜合調壓裝置具有體積小、施工快、成本低、調壓效果明顯等優勢。”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電壓品質産品部部長解偉告訴記者,該裝置可實現一天內完工。安裝時,工作人員將設備並聯或串聯在變壓器與供電臺區用戶之間的線路上,通過將三相交流電整流升壓為直流電,再在用戶側逆變輸出為交流電的方式,即可成功解決線路末端用戶供電品質問題。

“舉辦展會旨在推動陜西配網工程項目向‘標準化、專業化、機械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全力開創‘管理規範、現代智慧、安全可靠、優質高效’的配網工程施工新局面。”國網西安供電公司配網管理部副主任翟曉凡表示,該公司將積極應用新型施工機械,減少現場勞動強度。

據悉,在展會現場,與會多方通過深入交流,為配電網機械化施工裝備生産企業提供了新思路,對進一步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強化配電網施工“工廠化預製、成套化配送、裝配化施工、機械化作業”,提高配電網檢修、搶修、應急等作業質效有重要意義。記者 郭沛然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可替代人工實現“上天入地”的智慧裝備長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