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藝術為媒相知相融 人文對話共情共鳴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由文化和旅遊部、陜西省政府共同主辦,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的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日前在西安舉辦,有力推動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和地域互聯互通。

本屆藝術節期間開展82場專題特色活動、展演37台國內外精品劇目、展出600余件優秀美術作品,同時採用“線下展演+線上展播”方式,惠及觀眾800萬餘人次,網路總點擊量突破4000萬次。

藝術為媒 致敬多彩文明

“秦腔一聲吼破天,一輪明月照千年。一條絲路通古今,一腔熱血奏和鳴……”藝術節開幕演出《無界·長安》,以長安為原點,取材秦腔、皮影、民歌等經典非遺元素,由“和鳴、霓裳、影人、萬象、長安、重圓、共生、傳奇、同輝”9個創意段落組成,並巧妙地將傳統與未來、文化與科技融合在一起,震撼的視覺效果讓觀眾直呼過癮。

“西安是一個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城市,也是我的故鄉。”《無界·長安》總導演張藝謀表示,《無界·長安》寓意著昔日璀璨的絲路文明與“一帶一路”的光明前景交相輝映,是對陜西厚重傳統文化的一次致敬,還為觀眾呈現了“方寸舞臺、生命無界,大幕起落、夢想無遠”的意境與思考。

藝術節期間,熱烈張揚的西班牙舞劇《卡門》、輕盈飄逸的俄羅斯舞劇《俄風舞影》、原始自然的馬來西亞舞劇《行綠》等17國的14部高品質劇目讓市民遊客不出國門就感受到其他國家的文化風情,受到市民遊客的歡迎,場場爆滿。

藝術節的閉幕演出大型音舞詩畫《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通過《舞從天山來》《歌飛新絲路》《交響崑崙情》3個篇章,融合舞蹈、史詩吟唱、民族器樂演奏、合唱、鼓舞等藝術形式,展示了新疆多彩瑰麗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現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民族團結和諧的景象。

“藝術是人類共用的精神財富,是傳承文明、增進友誼、促進和諧的橋梁紐帶。”陜西省副省長徐明非表示,要以本屆藝術節為新起點,積極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深入實施“文化絲路”計劃,推進文化旅遊合作交流走深走實,為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不斷總結提升,創新組織方式,豐富內容形式,加強與國內外著名藝術節的合作,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打造成文化交流互鑒的國際平臺、藝術精品展示交流的夢想舞臺,辦出國際水準、中國氣派、陜西特色。

人文對話 深化交流互鑒

色彩斑斕的尼泊爾法鼓、高大纖細的孟加拉國獨弦琴、弧形開闔的泰國木琴……本屆藝術節特別策劃推出了由“曠古遺音·和合之美”絲綢之路非遺器樂精品展與“華彩非遺 尋味絲路”非遺美食周組成的“非遺大集”專題活動,並向市民遊客免費開放。

非遺器樂精品展設置了“鼓樂長安 金聲玉振”陜西區、“聲聞九州 妙音飛花”國內區、“弦鳴萬國 大音至樂”國際區三大展區。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盛義軍表示,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器樂,就像一條條文化小舟,用音樂符號講述著獨特的文化記憶。此次精品展成為推進絲路沿線非遺交流展示和文明互鑒的重要窗口,帶動和促進絲路沿線國家文化藝術的交融共進。

藝術節期間,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出品,江蘇省演藝集團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共同演出的原創大型史詩歌劇《鄭和》,再現了鄭和七下西洋時波瀾壯闊的海上史詩。“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鄭和下西洋對探索海上絲綢之路做出了突出貢獻,音樂會版歌劇《鄭和》,作為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在西安首次亮相,意義非凡。”飾演鄭和的中國歌劇舞劇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毋攀説。

作為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在西安展出。展覽以“絲路精神·時代丹青”為主題,集87個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的600余件優秀美術作品參展。參展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刻字等多個藝術門類,生動展示了五大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美麗風情,反映絲綢之路的歷史與文化。

俄羅斯聖彼得堡皇家藝術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功勳藝術家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福祿博列夫斯基的兩幅作品——《海上日出》和《天鵝湖》也在美術邀請展上展出。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福祿博列夫斯基説:“在陜西期間,我被這裡的美食、美景所吸引,被熱情的人們所感染,希望能用畫筆為陜西描繪出一幅美麗畫卷。”他特別感謝藝術節能將世界各地藝術家們聚集於此,向全球展示藝術之美、建築之美、生活之美、風景之美、服飾之美。

民心相通 講好絲路故事

舞臺演出展現文藝之美、惠民巡演架起溝通橋梁……本屆藝術節將“絲路藝術的盛會、民心相連的橋梁、人民群眾的節日”的辦節宗旨貫徹始終:全城開展9場“一路同心”惠民巡演,組織推動12部22場精品兒童戲劇進校園、商業街區等,線下劇目演出執行惠民票價。來自中國、喬治亞、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國的60余位藝術家,先後走進西安永興坊、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易俗社文化街區等遊客喜愛的打卡點,參加“一路同心”惠民演出,讓市民遊客零距離欣賞高水準的舞蹈、器樂、雜技、默劇等藝術作品,以多元之美共赴“絲路”心靈之約。

在西安永興坊街區,踏著電子琴歡快的伴奏聲,來自斯洛伐克的默劇表演藝術家弗拉基米爾·庫利塞克以詼諧扮相登場,誇張的肢體表演,即興的臺上台下協作,讓無聲藝術演繹出別樣精彩,引得觀眾掌聲連連。

在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前,塞爾維亞樂器與中國傳統樂器奏出和諧交響,充滿異域風情的樂曲《面紗》仿佛從古老的絲綢之路傳來。“中國尊重包容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並努力促進文化交流。就像藝術節,匯聚了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在此共同表演,讓人們看到文化多元的魅力,也增進了彼此了解。”來自塞爾維亞的藝術家飛龍説。

馬來西亞駐西安總領事林雲亮表示,本屆藝術節上舉辦的“馬來西亞文化日”活動展示了馬來西亞獨特的文化和旅遊資源,帶領觀眾感受了濃郁的異域風情。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藝術節首次舉辦了“絲路起點文旅體驗”活動。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們走進西安城墻、大唐不夜城、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等彰顯陜西文旅特色的景區景點參觀體驗,持續擴大陜西文旅的影響力。

跨山海之遠,赴文化之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經成為陜西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重要品牌,並積極推動著“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地區間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記者 任麗)

來源:中國旅遊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藝術為媒相知相融 人文對話共情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