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重慶自貿試驗區——持續助力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320余萬元的貨款,先期只需支付60萬元。”重慶騰輝盈捷汽車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聶俊説,“我們通過中歐班列(重慶)從德國進口車輛,依託‘鐵路提單’開具國際信用證獲得融資,公司經營的資金壓力大為減輕。”

“鐵路提單”制度創新,是重慶自貿試驗區高品質發展的生動注腳。

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之一,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2017年掛牌成立以來,重慶自貿試驗區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這片僅佔全市面積1‰的土地上,累計註冊企業超19萬戶,集聚了全市超過1/4的進出口企業,貢獻了全市約70%的進出口貿易總額,持續助力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先行先試,推進制度創新

“過去,我們依託鐵路運輸開展進口業務時,需要提前電匯全款,資金壓力很大。”聶俊説。以往的國際貿易中,海運屬於“提單”,而國際鐵路則是“運單”,不具備物權憑證功能,金融機構無法將其結算、融資。2017年12月,中國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在中歐班列(重慶)開立了“鐵路提單國際信用證”,賦予“鐵路提單”物權屬性,企業可用它進行押匯融資。

如今,在重慶自貿試驗區沙坪壩板塊的國際物流樞紐園區,“鐵路提單”已實現批量化運用,産品種類拓展到機電産品、木材、奶粉等。更多的銀行、運輸企業也加入到“鐵路提單”的使用中。

“截至今年6月底,重慶8家銀行以‘鐵路提單’及包含鐵路運輸的‘多式聯運提單’為憑證,累計開展鐵路運輸單證融資73筆,涉及金額約2.04億元,為企業開展跨境貿易提供了更多便利。”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局長蔣平説。

先行先試、制度創新,正成為重慶自貿試驗區的鮮明印記——簽發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多式聯運提單,推動鐵海聯運“一單制”試點;上線跨境金融區塊鏈西部陸海新通道融資結算應用場景,累計便利企業運費結算、貿易結算與融資超33億美元……“重慶自貿試驗區運作6年來,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累計培育重點制度創新成果147項,其中7項在全國複製推廣,89項在全市複製推廣。”重慶市商務委自貿區制度創新處處長王欣介紹,“今年前8個月,重慶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總值2985.6億元,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2.5%。”

內暢外聯,拓寬貿易通道

伴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輛滿載轎車的列車從魚嘴貨運站緩緩駛出。

這是果園港探索“整車跨境物流”多式聯運服務推出的運輸專列,通過中歐班列由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為重慶及周邊地區車企開闢了一條高效、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

“大約5天便可從霍爾果斯口岸出境,時間只有海運的一半,有助於我們拓展海外市場。”長安汽車海外事業發展部經理徐浩説。今年前9個月,長安汽車自主品牌的海外銷量超過17萬輛,同比增加24.7%。

通道暢,經貿旺。重慶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重慶市汽車出口達23.2萬輛、同比增長23.2%,貨值202.7億元、增長49.4%。

落戶重慶自貿試驗區西永綜合保稅區板塊後,惠普公司體驗到通過洲際鐵路運輸産品的便利。中歐班列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貨運比空運便宜、比海運更快,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基於此,惠普在渝的生産規模越來越大,截至目前,已在渝下線4億台電腦。

“得益於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等,重慶自貿試驗區能夠為企業提供物流支撐,助力更多産品走向全球,進而實現‘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的良性迴圈發展。”王欣説。

今年前7個月,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區發運滬渝直達快線765艘次、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349班,分別同比增長9.8%、36.9%;“威廉港—廣州港—果園樞紐”中歐海鐵聯運快速班列首發……重慶自貿試驗區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

優化服務,促進産業集聚

平均一秒鐘就能産出2台筆記型電腦,全球近1/3的筆記型電腦産自這裡……短短數年時間,重慶躋身全球重要的筆記型電腦生産基地之一。這一變化離不開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的優化提升。

“一台筆記型電腦,涉及近千個料號商品備案,以往都需海關人工審核、逐一備案,工作量大。”重慶海關西永海關副關長曹華武説,“我們靠前服務,讓綜合保稅區企業自主備案、自定核銷週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繳稅款,最大程度優化流程。”

達豐(重慶)電腦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現在只需點點滑鼠,就能實現自主備案,線上秒受理、秒備案、秒辦結,企業進出貨物效率提升約20%。”公司經理劉洪亮説。

“政府部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在自貿區是常態。”重慶海關副關長王宏翰説。

上午10點,重慶燦恒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高度自動化的生産線上,一批批下線的背光器件被封裝成箱,運往重慶京東方生産車間,加工後的成品將被送往位於兩江新區水土新城的智慧終端生産線……一個完整的産業鏈生態圈已悄然構建。

“你看,這條膠帶就是本地企業致貫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距離我們只有5公里。”拿著一塊剛剛下線的背光源,公司副總經理李林説。

“我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把關鍵零部件、原材料留在重慶?”重慶兩江新區産業促進局副局長羅斌説,“借力自貿試驗區政策優勢,我們引進京東方,圍繞其打造産業鏈完整的高端面板生産基地,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兩江新區板塊已基本形成由40多家企業組成的“原材料配套—面板製造—模組組裝”完整光電顯示産業集群,産值規模達500億元。

智慧製造裝備、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雲計算、大數據、消費金融、國際會展、跨境電商……重慶自貿試驗區逐步構建起集聚現代要素的開放産業體系。“重慶開放的步伐越走越快。”重慶市商務委主任章勇武説,“接下來,我們將以制度型開放為牽引,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放到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系統謀劃、一體推進,有力助推重慶更高水準開放和更高品質發展。”(記者 姜峰 王欣悅)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重慶自貿試驗區——持續助力內陸開放高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