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全鏈條改善患者就醫感受
“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通過調整上下午門診的出診醫生數量,使出診醫生數過於集中的狀況有了明顯改善。”11月1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在會上介紹,為期三年的“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啟動以來,各級醫院和廣大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鏈條、全覆蓋、全程式改善患者就醫感受。例如,通過“削峰填谷”相關舉措,一些醫療機構下午也能看到比較多的專家號,為患者節省了時間。
強基層,優質醫療服務在身邊
“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直接面對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需求,要讓更多優秀醫務人員在基層留得住、用得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主任王斌表示,通過加強全科、康復、護理等方面的人才引進,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組織城市醫院和退休醫師支援幫扶基層等措施,基層醫療人才隊伍正在不斷發展壯大。
數據顯示,2023年各地招聘大學生鄉村醫生超過5000人,4800多名農村訂單免費醫學生完成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
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方面,經費標準近年來穩步提高。“2023年的補助標準為每人平均89元。”王斌介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緊密結合群眾健康需求,逐步完善優化服務內容,2023年上半年為8988萬65歲及以上老年人、1.1億高血壓患者、3763萬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健康管理服務,較2022年同期分別提高了40%、3.3%、6.9%。
與此同時,中醫藥服務走進社區成為基層醫療服務的主陣地。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余艷紅介紹,多地開展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在上海,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中醫科。浙江以“中醫處方一件事”數字化改革為切入口,推動中醫醫院實現臨床、科研、服務等方面的系統性重塑和全過程監管。山東、湖南創新實施了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改革,為患者節約住院費用。
“公”字當頭,深化改革
據國家衛健委公佈的統計數據,1—9月份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到51.1億,比2019年同期增長12.4%,比2022年同期增長6%;1—9月份我國醫療衛生機構出院人次達到2.2億,比2019年同期增長16.7%,比2022年同期增加18.9%。
“從統計數據上看,無論是跟去年同期相比,還是跟2019年新冠疫情發生之前相比,老百姓的看病就診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效率得到持續提升。”雷海潮表示,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直接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就醫品質。
為此,國家衛健委以公益性為導向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公立醫院在人才、技術、學科和管理等方面高品質發展,並以專科建設為重點加快醫學科技創新和轉化應用。據介紹,“十四五”期間,國家、省、市縣分別支援建設不少於750個、5000個和1萬個臨床重點專科,爭取在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使其醫療機構達到三甲醫院水準,全國至少有1000家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和水準,100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達到二級醫院服務能力和水準,以形成城帶鄉、縣鄉一體和鄉村一體的發展格局。(記者 張佳星)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國家衛健委:全鏈條改善患者就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