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刻鐘”養老服務圈

記者10月31日從陜西省政府獲悉,為加快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陜西省制定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提出目標,到2025年,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更加完善,服務供給、服務保障、服務監管等機制不斷健全,養老服務設施佈局更加合理,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和服務品質明顯提升。

逐步實現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

依託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數據共用交換平臺,推進困難老年人基礎資訊採集和跨部門數據共用。

建立健全困難老年人精準識別和動態管理機制,細化與常住人口、服務半徑掛鉤的制度安排,將符合條件的困難老年人主動納入保障和服務範圍,逐步實現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

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補貼

制定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實施意見,細化目錄清單、服務標準等內容,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失能、高齡、無人照顧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各縣(市、區)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採取到府探視、通訊探訪等多種方式,對分散供養特困老人、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開展探訪關愛服務,到2025年月探訪率達100%。

加強老年人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政策銜接。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為經濟困難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補貼、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補貼,合理確定補貼覆蓋範圍和補貼標準,做好與殘疾人“兩項補貼”、長期護理保險等政策的銜接。

建立基本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基本養老服務,支援物業、家政服務企業因地制宜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省市(區)對養老服務機構運營實行補貼。

制定全省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標準,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按標準和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既有居住小區通過補建、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達到配建標準,不得挪作他用。

持續加大預算內投資建設項目發展養老服務事業。建立基本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各級財政統籌現有資金渠道給予支援,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不低於60%支援發展養老服務。

強化兜底保障養老服務能力

突出公辦養老機構公益屬性,強化兜底保障養老服務能力,對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特困老年人全部實現集中供養。

建立健全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管理制度,重點向經濟困難的空巢、留守、失能、殘疾、高齡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提供服務,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現役軍人家屬和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遺屬及退役軍人等入住養老機構。

提升公辦養老機構服務能力,聚焦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的剛性需求,增設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專區。到2025年,護理型床位佔比不低於55%,確保每個縣(市、區)至少有1所以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星級評定達到一星至三星標準的公辦養老機構佔比達80%以上。

健全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

各地按照經濟發展水準,建設佈局合理、供需銜接的“縣、街道、社區”三級城市養老服務設施網路。

在縣(市、區)建設以照護失能老年人為主,專業性較強的養老服務機構;在街道建設具備全日托養、日間照料、到府服務、供需對接、資源統籌等功能的區域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在社區建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到2025年,全省鄉鎮(街道)區域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不低於60%,建成18個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路示範縣,“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基本形成。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全力推進覆蓋城鄉、佈局均衡、方便可及、服務規範的老年助餐服務網路。支援社會力量運營家庭養老床位。

健全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鄉鎮區域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農村互助幸福院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網路。有條件的區域敬老院拓展服務功能,升級為鄉鎮區域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為老年人開展日托、全托、到府服務等。

到2025年建設500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

加強醫療養老資源共用,推進鄉鎮、村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設施統一規劃、毗鄰建設。

縣級以上衛生健康、民政、醫療保障等部門應當支援有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服務,並按照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支援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之間開展簽約合作,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在養老服務機構設立醫療服務站點,並向養老機構、居家老年人提供到府服務。到2025年,建設500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落實老年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慢性病長期處方服務和居家醫療服務。(記者 馬昭)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 劉松

(原標題: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刻鐘”養老服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