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變廢為寶 人文創新重塑雲岡

“真不敢想像,這些精美奇特的藝術景觀都是用廢棄物改造而成的。它的美、它的秀、它的奇,感染著我、吸引著我,這簡直就是藝術狂想。”北京建築學院建築師、畫家張波、張清帆夫婦二人在參觀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景區東山菩提藝術區後,不禁發出這樣的讚嘆。

據了解,今年中秋國慶假期,雲岡石窟景區共接待遊客30.97萬人次。其中,東山菩提藝術區成為熱門打卡點。

獨闢蹊徑 開創新空間

張波夫婦已經是第三次參觀雲岡石窟了。不同以往,今年他們遊覽了東山菩提藝術區,看到了用廢棄水泥管道建造的蝸牛公寓、用煤場遺存菜窖改造的休閒會所、用腌菜缸和水甕搭建起的寶塔、用混凝土廢棄塊拼接成的景觀墻……一切都令人震撼。

2008年起,大同市委、市政府對雲岡石窟景區進行了為期3年的綜合治理。景區面積擴大近10倍,環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景區的東山,曾經是一個荒廢的村莊和垃圾堆放點,經過治理後形成一個面積達600畝的空曠地。

新擴建後的大景區裏裝什麼?如何在景區建設和文化景觀營造中,把歷史見證與城市文明發展記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作為這個時代發展的見證人,雲岡研究院黨委書記張焯和他的團隊很費了一番心思。

張焯2002年入職雲岡石窟,有著20多年曆史研習經歷和雲岡石窟藝術研究管理經驗,是雲岡研究、保護和建設的參與者、見證者、執行者。

“世界上沒有廢料,只要使用得當,都可變廢為寶。”張焯創造性提出,把淘汰下來的、別人眼中的廢物運往雲岡石窟裝飾景區,在東山上開創全新的公共環境藝術創作模式。

生態環保 營造新景觀

大同是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工業産業淘汰下來的廢舊設備、城市建設替換下來的廢舊設施、群眾生活丟棄下來的廢舊物品,這些在張焯眼裏都是“寶貝”。

他們用收集來的上千噸廢舊材料,建成10萬平方米道路和水渠、8公里文化景觀墻、7座環保型廁所、60多條景區小道……那些擔當過城市騰飛夢想的淘汰機械設備、城建設施等,從民間收集來的華表、碾盤、開工石等“老物件”,經過整理修葺煥發了新的生命,成為雲岡大景區改造中獨樹一幟的人文景致和藝術作品。

據介紹,景區利用碾盤、碌碡、碑頭等舊石刻和礦山廢機具打造的景觀藝術作品就有數百件;將雲岡“煤改電”後廢棄的鍋爐房,創新改造為雲岡圖書館並面向社會開放;用廢棄水泥塊和各種舊磚塊、舊石雕,修建了歐式風格的雲岡文保大樓圍墻。

由城市廢舊地下排水管等材料打造成的一排排蝸牛公寓更是引人注目。蝸牛公寓頂棚上安裝的一個個圓形玻璃窗,是用篩煤設備改造成的,上面鋪設的太陽能發電板,在自給自足的同時還可向景區供電。蝸牛公寓聯排房間均是由廢棄管道改造成的,大廳內有會客廳、洗漱池、公廁等設施,地下則利用原有礦山廢棄菜窖改造成的放映室、酒吧、餐廳等。蝸牛公寓不遠處還有用廢舊鍋爐改造而成的膠囊公寓,在綠樹叢中別有風趣。這些建築極大豐富了雲岡文化內涵,對大同市乃至全國景區生態環境保護有借鑒意義。

南京書法家侯勇在參觀完東山菩提藝術區後感嘆:“天下無廢棄物,用心無敗筆。雲岡人基於潮流的創作精神,走上了一條廢物利用、低碳節能、人文創新之路,令人刮目相看。”

放眼未來 建設“大雲岡”

雲岡僅僅是石窟嗎?僅僅是北魏王朝雕刻的數萬餘尊佛像嗎?雲岡人真要躺在老祖宗的曠世之作上吃老本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張焯認為,雲岡不是歷史萎縮的狹小空間,也不是現有2.3平方公里的場地,更應包含這片土地上的遺存。雲岡大景區必須是發展的,必須是面向未來、奇思妙想的創新之地。

雲岡石窟是一個固定的地理位置,而“大雲岡”是個大概念,要以雲岡石窟這個知名旅遊品牌為中心帶動一片區域的發展。

如今,多處文化遺跡中的一部分直接歸入雲岡石窟景區,比如魯班窯石窟、觀音堂等,它們與雲岡石窟距離近,藝術形式相似,景點歷史跨度從春秋時期到民國時期。另外一部分文化遺跡被歸入自建景區,景區交通、住宿、飲食、文創等基礎設施完善等工程統籌規劃,目標是打造高品質的大雲岡景區。

目前,雲岡正在形成平行景區,西側是世界文化遺産,東側是城市文明記憶,歷史上形成的石窟文化和現代化城市發展在這裡交融、對話。

雲岡石窟所在的雲岡峪,是連接山西與內蒙古的山間古道,也是北魏平城時代絲綢之路的前端驛站。雲岡峪沿線目前保存的石窟、古堡、烽燧、窯址等文化遺存,再加上近現代的煤礦、鐵路等工業文明項目以及串聯成線的古村落,構成了一條歷史文化旅遊帶,向西連接右玉的西口文化、呼和浩特的昭君文化,是一條迷人的歷史文化長廊。

在建設“大雲岡”景區的基礎上,雲岡研究院開拓整條古道,全力打通朔州右玉、內蒙古和林格爾到呼和浩特一線的旅遊景區。從文化上看,這些地方都屬於北方邊塞文化區,可以聯合發力,建設成為中國北方特色邊塞文化長廊。

今年,大同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必須站在引領世界文化的高度,對現有景區進行全面擴容升級”。

一個集文化與文明、歷史與現代、傳承與發展于一體的“大雲岡”景區正在綻放其獨特的魅力。

來源:中國旅遊報  責任編輯: 劉松

(原標題:變廢為寶 人文創新重塑雲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