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雲南:讓生態與旅遊共進共贏

“你知道嗎,帶人觀鳥也能賺錢!”剛到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石梯村,“鳥導”徐小龍就拉著記者去參觀特色“鳥塘”,“這個‘鳥塘’是我的拍鳥寶地,每年2月到4月是觀鳥旺季,賺個兩三萬塊不成問題!”

忽然,徐小龍壓低聲音:“來了!你看,犀鳥!”一隻黃黑白相間的雙角犀鳥闖入我們的視線。只見它立在枝頭四下張望一番,然後將剛剛捕捉的“美食”喂給巢中的雌鳥和幼鳥。

生態觀鳥,讓石梯村遠近聞名。這個藏在群峰中的昔日窮山村,也由此變成了充滿活力的富村寨。

在雲南,石梯村並非個例。

犀鳥、亞洲象、滇金絲猴、綠孔雀,犀鳥谷、三江並流、冰川雪山、熱帶雨林……雲南生態資源之豐饒,世所罕見。如何用好“綠水青山”?雲南的答案是:走群眾生活與生態保護共進共贏之路。

要“共贏”,就不能就生態保護談保護,而要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

在迪慶州維西縣塔城鄉塔城村,第二支部書記余小華和記者算起了增收賬:“我們村在滇金絲猴國家公園範圍內。全村46戶中,有20多戶都在生態保護崗位,每戶月收入2000多元,加上景區分紅等,年收入能有四五萬元。”

從2020年起,當地景區收益的8%都給了坐落在景區內的3個村,去年塔城村每戶分到1500元。“我們真切地享受到了發展的紅利!”余小華説。

“雲南90%以上的鄉村旅遊,都是依託當地生態資源發展起來的。”雲南省文旅廳資源開發處處長張雲鵬也拿出一組數據:2022年全省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3.93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89億元。

旅遊發展了,又遇到了新問題:景點“人山人海”,如何避免生態破壞?

要共贏,就要強化景區管理,激發全社會保護生態的內生動力。

在玉龍雪山,主管部門通過精密測算後發現,景區每天最多可容納5萬名遊客。為了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當地作出決策——每天限流3萬人,上山索道限流1萬人。植被修復也同步開展,幾年來,景區內新種植林木近2.5萬株,恢復了40萬平方米裸露面積的植被。

在地處橫斷山脈川滇交界處的瀘沽湖,今年以來,已有超過75萬名遊客到此打卡。如此多遊客蜂擁而至,如何保護瀘沽湖的水質?

在瀘沽湖東岸的寧蒗縣永寧鎮大落水村,記者看到,村子臨湖路邊建起了專門的水溝。“這是用來收集污水的,這樣污水就不會流到湖裏了。”村裏一家客棧老闆的兒子楊扎西次兒告訴記者,“瀘沽湖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大家都要保護好她!這幾年遊客多了,我們會主動監督遊客,不能在湖裏游泳、踩水,更不能在湖邊洗車。”

如何增加自然生態的含金量?雲南的做法是,既要“賞風景”,也要“品文化”。

今年,是紅河州元陽縣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第十年。“要保護好19萬畝哈尼梯田,也要保護好哈尼梯田稻作文化”已成為當地共識。由此,哈尼梯田文化館拔地而起,民族文化傳承文藝隊建了起來……在梯田環繞的阿者科村,自2019年開展鄉村旅遊以來,遊客絡繹不絕,已接待6.58萬餘人。綿延的梯田成為遊客們嚮往的“詩和遠方”。

走進普洱市瀾滄縣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園,在100多萬株茶樹間,幹欄式建築錯落有致,茶舍隨處可見……傣族、布朗族人民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遊客和村民一道品茶論茶,談笑風生。從北京來的張先生感嘆:“這裡用文化留住遊客,讓遊客帶走文化!”

天賦美景彩雲南,四方遊客爭來賞。今年上半年,雲南接待國內外遊客5.39億人次,創歷史新高。説起“共贏”的好日子,麗江市玉龍縣大具鄉甲子村委會黑水村一組村民沙成龍很滿足:“現在水更清了,山更美了,我們的口袋也更鼓了!”(記者 張勇 徐鑫雨 見習記者 阮紫嫣)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雲南:讓生態與旅遊共進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