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小馬鈴薯”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霜降見霜,米谷滿倉。隴原已至晚秋,田野斑斕多彩。

眼下,河西走廊等灌區的馬鈴薯收穫已近掃尾,一台臺大型馬鈴薯收穫機列隊駛過,一顆顆圓滾憨實的馬鈴薯從泥土裏翻滾出來,村民們緊跟其後,手腳麻利地撿拾。

隴中、隴東等地馬鈴薯收穫進入高峰期,馬鈴薯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們組織農機手駕駛著機械,來回穿梭在田地間,收穫的一袋袋馬鈴薯堆滿地頭,吸引客商們前來收購,拉運馬鈴薯的車輛絡繹不絕。

馬鈴薯是甘肅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和産量佔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的1/4以上。近年來,甘肅做大做強馬鈴薯産業,以農産品加工業和食品工業為牽引,統籌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帶動産業鏈價值鏈提升,推動馬鈴薯産業走上了全産業鏈發展的路子,努力實現馬鈴薯大省向馬鈴薯強省跨越。

原原種:從脫毒苗到脫毒薯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作為馬鈴薯大省的甘肅,把種薯提升作為馬鈴薯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引擎,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脫毒種薯生産供應基地。

記者在榆中縣城郊的甘肅農墾亞盛薯業看到,潔凈程度為十萬級的薯業研發中心,一層層臺架整齊排列,一個個玻璃瓶擺放其中,瓶裏馬鈴薯脫毒苗綠芽嬌嫩。

組培室裏,工作人員“全副武裝”,身著白大褂、戴著帽子和口罩,在潔凈的操作臺上,手持鑷子,小心翼翼地將瓶苗進行莖尖剝離脫毒操作。

脫毒種苗移栽到連棟溫室無土栽培後,經過80天至120天生育期,結出一顆顆鴿子蛋般的原原種,再進行原種、一級種薯、二級種薯擴繁後,種入大田。

就在亞盛薯業加快種苗脫毒、種薯繁育,將每年生産的1.2億粒原原種運銷各地之際,在定西市安定區香泉鎮,定西馬鈴薯研究所採用“霧培法”技術,提升脫毒種薯生産方興未艾。

連棟溫室的苗床上,馬鈴薯苗綠意盎然。揭開苗床下的幕布,水霧潮濕,露出纖毫分明的白色根須,吊挂著一顆顆原原種。

“我們採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霧培法、水培法技術,通過高架苗床、精準施肥供水、智慧控制薯苗等,生産脫毒馬鈴薯原原種。”定西馬鈴薯研究所所長李進福介紹,他們年生産原原種8000萬粒,向全國各地銷售,並向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土耳其、俄羅斯等7個國家出口。

被譽為“中國薯都”的定西,培育種薯生産企業36家,年産脫毒種薯200萬噸以上。今年建成原種繁育基地12萬畝,一級種薯繁育基地114萬畝。

據悉,馬鈴薯為無性繁殖作物,很容易感染病毒,帶病毒的馬鈴薯種子種到地裏,産量、品質下降,易腐爛霉變。甘肅通過馬鈴薯種薯脫毒繁育技術,突破了馬鈴薯關鍵生産技術的瓶頸,全省基本實現脫毒種薯“全覆蓋”。

甘肅加快構建規範完善、全國領先的脫毒種薯繁育體系,今年全省馬鈴薯種薯生産面積達到47萬畝,其中原種繁育面積達22萬畝,預計可生産原原種14億粒以上,甘肅馬鈴薯種薯繁育在全國的區域優勢日益凸顯。

脫毒種薯更需“良種”。甘肅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科研人員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自主研發了一大批馬鈴薯新品種,同時培育引進希森、冀張薯、大西洋、夏波蒂、克新等國內外優質種薯,加快新品種更新換代步伐,為馬鈴薯産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甘肅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自主選育出46個隴薯系列馬鈴薯品種,種植面積超過500萬畝,約佔甘肅馬鈴薯種植總面積的“半壁江山”;莊浪縣農技推廣中心在成功選育“莊薯3號”“莊薯4號”的基礎上,“莊薯5號”於今年通過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莊薯6號”“莊薯7號”新品係已完成選育;甘肅農業大學針對河西地區缺乏專用加工型品種的問題,選育的“甘農薯7號”,可與國外大西洋、夏波蒂等全粉加工型品種“媲美”,選育的“甘農薯9號”耐旱耐高溫,在今年乾旱年份增産顯著。

品質的背後是品種,品種的背後是科技。甘肅把科技作為推動馬鈴薯産業發展的“鳥之兩翼”,以脫毒種薯、立式深旋耕、黑膜起壟覆蓋、增施有機肥、綠色防控等為核心的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在主産區大面積推廣,科技創新驅動産業發展的效應進一步凸顯。

商品薯:從規模化到標準化

馬鈴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點,被稱為“鐵桿莊稼”。甘肅的寒旱資源特徵,成為全國馬鈴薯最佳種植區域之一。

春耕時節,從隴東黃土高原,到河西走廊灌區,機械化播種馬鈴薯遍佈田野;盛夏時節,隴原大地,“洋芋開花賽牡丹”;秋收季節,采收機駛過,沾滿泥土芳香的馬鈴薯翻露出來,農人忙著分揀、裝袋、封口、裝車;冬季,隴南白龍江、白水江沿岸的川壩河谷地帶,陸續冬播馬鈴薯,實現了冬播夏收。

據統計,甘肅省86個縣(市、區)中除個別高海拔純牧業縣外,其他縣(市、區)都種植馬鈴薯,優勢區域包括中東部、南部和河西走廊的33個縣(區),優勢區面積産量佔全省的85%以上。

在民樂縣南豐鎮萬畝馬鈴薯基地,甘肅鼎豐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薛貴民介紹説:“我們這裡推廣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自動化控制等新技術,平均每畝馬鈴薯産量3噸,按每斤七八毛錢的收入計算,每畝産值4500元以上,除去種子、農膜、化肥等物化投入,每畝純收入1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民樂縣推廣水肥一體化替代地膜技術,有利於機械化聯合收穫作業,提高了作業效率,同時杜絕了白色污染,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提高了馬鈴薯品質。

目前,甘肅省馬鈴薯平均單産1.5噸,河西灌區的民樂、山丹縣馬鈴薯平均單産超過3噸。在中東部旱作業區,通過新修高標準農田,把機械作業難的“雞窩田”改造成了連片的“宜機化”耕地,馬鈴薯單産大幅提高。

在安定區魯家溝鎮將臺村海拔1850米的高標準農田,引洮河水上山,應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建成1040畝的馬鈴薯標準化示範區。“這是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每畝用水100立方米,今年畝産馬鈴薯2000公斤以上,增産效果明顯。”定西沃土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科技特派員安磊介紹。

新型經營主體挑大梁。甘肅省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生産組織方式,持續強化主體培育、示範帶動和利益聯結,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通過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訂單收購,帶動農戶種植“致富薯”。目前,全省從事馬鈴薯産業各環節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455家,實現了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銜接。

曾榮膺全國“十大馬鈴薯種植狀元”的定西市鑫源馬鈴薯良種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永軍,帶動農戶從220戶拓展到7個合作社抱團發展,帶動農戶2000余戶,打造500畝原種擴繁、2000畝一級種薯擴繁、1萬畝澱粉加工薯擴繁,馬鈴薯商品價格從每斤0.7元提高到每斤3元,為薯農增加了收益。

馬鈴薯既是糧食作物,又是高效經濟作物,在確保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中發揮著雙重功能,對甘肅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産業振興有重要作用。

甘肅省實施特色優勢産業倍增行動,持續加大馬鈴薯産業扶持力度,分區域建設中東部“梯田+馬鈴薯産業帶”和河西灌區“高效節水+馬鈴薯産業帶”,共建設萬畝以上標準化生産基地16個,千畝以上標準化生産基地240個,輻射帶動了全省綠色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400萬畝。建成“會寧—安定—渭源—臨洮”1個百萬畝以上旱作區高澱粉馬鈴薯示範片帶、“山丹—民樂”30萬畝以上灌區加工型高産高效全程機械化馬鈴薯示範片帶。

據統計,2022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862萬畝,産量達1500萬噸,産值達340億元。其中,以33個縣(區)為主的中部高澱粉及菜用型生産區、河西灌區全粉及薯條專用型生産區和南部早熟菜用型生産區等優勢區面積達746萬畝、産量達1326萬噸、産值達305億元,優勢區面積、産量、産值佔比分別達86.6%、88.4%和89.7%,通過標準化基地建設示範帶動形成跨鄉成片、跨縣成帶的産業帶,推動馬鈴薯産業佈局向優勢區域集中。

“甘味”薯:從鮮薯到主食化

“甘肅馬鈴薯別具風味,薯條薯泥吃起來軟糯沙酥,定西寬粉吃起來勁道十足。”山東華博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子通説。今年5月,山東華博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與甘肅通渭飛天食品有限公司簽約合作,雙方攜手促進定西馬鈴薯産業發展。

華博基因作為山東省濟南市甘肅商會的副會長企業,商會成員裏有“豆花姐”火鍋等知名企業,“豆花姐”火鍋在濟南有80多家直營店,是山東人品嘗“定西寬粉”的首選火鍋店,華博基因致力於講好“定西寬粉”的品牌故事,孵育出定西寬粉等更多“甘味”品牌。

省農業農村廳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甘味”品牌戰略的決策部署,通過建立農産品産地環境監測、營養品質評價、安全追溯等機制,構建包括“甘味”公用品牌、市縣區域品牌、企業商標品牌在內的“甘味”品牌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已創建馬鈴薯“甘味”品牌23個,其中區域公用品牌4個,企業商標品牌19個。

“定西馬鈴薯”區域公用品牌先後入選農業農村部2022年農業品牌創新發展典型案例和2022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安定區馬鈴薯育種繁種制種全鏈體系入選農業農村部2022年全國農業生産“三品一標”典型案例。特別是“定西寬粉”已成功申請地理標誌商標,標誌著甘肅馬鈴薯産業已從傳統澱粉加工進一步向下游衍生。

在山丹縣芋興粉業有限責任公司,陳列著琳瑯滿目的馬鈴薯食品。工作人員打開一個包裝紙杯,加入開水,香氣嫋嫋,濃郁的薯香混合著麥香味撲鼻而來,讓參觀者駐足品飲。“這是我們開發的薯麥衝飲休閒飲品。馬鈴薯富含維生素C和鉀等微量元素,既能飽腹、又能提神。”公司職員魏艷介紹。

這些馬鈴薯主食産品開發的背後,是甘肅省圍繞國家“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紮實組織實施特色農産品及食品加工産業鏈,以精深加工帶動産業鏈價值鏈進一步提升。

甘肅省制定印發了特色農産品及食品加工産業鏈馬鈴薯産業《實施方案》,成功申報國家級馬鈴薯産業集群建設項目,下達建設資金1億元,圍繞精深加工、倉儲流通、良種繁育、綠色標準化基地、市場流通等共建設了34個重點項目。全省已培育壯大馬鈴薯企業96家,其中省級以開工鈴薯龍頭企業52家,引領示範馬鈴薯産業化發展。

同時,甘肅省打造出安定區、會寧縣、民樂縣、莊浪縣、山丹縣等一批馬鈴薯加工強縣。這些縣區發展壯大一批馬鈴薯精深加工及主食化休閒食品生産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提高産品競爭力。

由民樂縣政府和荷蘭考森·愛味客集團合作投資建設的甘肅愛味客馬鈴薯加工有限公司,引進全球頂尖馬鈴薯全粉生産設備及技術工藝,原料儲存能力達5.4萬噸,原料年加工量達10萬噸,是中國最大的馬鈴薯雪花全粉生産企業,成品年産出2萬噸,年産值2億元。通過簽訂訂單,帶動民樂縣50家農業企業和合作社集中連片種植馬鈴薯超過7萬畝。

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培育壯大馬鈴薯加工産業鏈,發展壯大一批馬鈴薯精深加工及主食化休閒食品生産龍頭企業,不斷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馬鈴薯産業已成為示範引領全省現代寒旱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樣板産業。

2022年底,全省年馬鈴薯製品生産能力70余萬噸,實際加工66萬噸,其中精澱粉30萬噸,全粉3萬噸,休閒食品及主食化産品3萬噸,粉條、粉皮30多萬噸,年累計加工鮮薯500多萬噸,加工轉化率達到30%以上。2022年全省馬鈴薯全産業鏈産值達到340億元,農民每人平均産業收入達到1700元,其中優勢産區農民每人平均産業收入超過了2200元。

從“救命薯”到“溫飽薯”,從“脫貧薯”到“小康薯”,再到“振興薯”“營養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甘肅實踐中,馬鈴薯産業奏響了隴原鄉村振興的“致富曲”。(記者 王朝霞)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小馬鈴薯”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