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科技創新之力 叩開“六特”産業之門
“金九銀十”是豐收旺季,也是青貯玉米收割處理關鍵期。
為了給肉牛備足越冬口糧,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科技特派員、“三區”科技人才等放棄週末休息時間,來到該縣大灣鄉楊嶺研學實踐基地開展技術服務。
為了讓寧夏“六特”産業之一的肉牛産業打好這一年一度的硬仗,廣大科技特派員“不待揚鞭自奮蹄”。而像這樣科技送下鄉、技術送到府的場景,在六大特色産業發展中已成常態。
“六特”産業即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特色産業,是寧夏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寧夏不斷完善科技特派員“組團式”服務模式,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助推“六特”産業高品質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科技賦能: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堅持科技創新,平凡的事業也能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在靈武市白土崗鄉涇興村移民區,寧夏興源達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佳軍深有感觸地説。
良種是奶産業高效綠色發展的核心,然而目前我國奶牛良種主要依賴引進,長期以來形成了“引進—退化—再引進—退化”的迴圈,儘管科研人員通過引進良種奶牛精液進行了持續改良,但奶産量對比國外依然存在較大差異。
科技賦能,産業發力。這家法人科技特派員企業,決心破解奶牛育種“卡脖子”問題。
2021年4月,該公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産學研合作,通過利用現有高産良種奶牛,實施第三代輔助生殖—活體採卵—體外受精—胚胎移植(OPU-IVF-ET)技術,向育成高産、長壽及適應性、抗逆性強的母牛改良後代邁出關鍵一步。
目前,胚胎移植牛已出生206頭,克隆胚胎移植牛出生4頭。項目的實施為靈武市奶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種源保障,也為融入寧夏回族自治區千億級奶産業集群項目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只有讓科技創新的“活水”滲透到田間地頭,才能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葡萄酒産業是寧夏的“紫色夢想”,也是“綠色希望”。在巍峨連綿的賀蘭山東麓,經過科技多年來的加持,小葡萄已成長為大産業。
在留法葡萄學博士王振平的帶領與指導下,法人科技特派員企業銀川寶實葡萄酒莊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法國標準科學管理,每畝僅定植190株優質脫毒葡萄苗木,限産400—500公斤/畝,採用“廠”字形整形,確保每一株釀酒葡萄果穗處於同一小氣候。
“這樣有利於葡萄果實風味物質、花色苷等有效成分的形成與積累。”王振平非常看好這項技術,而全園配備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也為生産優質葡萄酒奠定了原料基礎。
作為寧夏首家以葡萄酒為主題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寧夏張裕龍諭酒莊有限公司以“突出特色、提升品質、降低成本、可持續發展”理念開展技術創新。該公司一方面注重核心技術“中國化”,一方面強化産品風格,突出差異化,酒莊首創世界第一款赤霞珠幹白葡萄酒,成功打開歐洲市場大門。
産業轉型:搶佔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科技創新驅動産業蝶變,寧夏科技特派員積極搶佔新賽道,助推“六特”産業脫胎換骨,跑出新一輪“加速度”。“如果把枸杞‘吃幹榨盡’,實現全資源利用,能增值50—100倍,我們正朝著這個目標大步邁進!”科技特派員雍躍文自信滿滿。
2007年,為讓枸杞系列産品與國際市場需求接軌,雍躍文回到家鄉中衛市中寧縣,帶領企業逐漸走出一條“公司+基地+農戶”的産業化發展路子,大力推進枸杞資源優勢向産業化優勢轉型。
如今的寧夏全通枸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堅持一二三産業融合理念,在護肝、明目、滋陰、壯陽、延年益壽特殊膳食領域創新研發出枸杞精深加工産品。該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寧夏枸杞産業高品質發展示範型企業。
“我們可同時滿足枸杞乾果及顆粒劑、粉劑、膠囊、片劑、茶劑、口服液、酒劑、飲料等製劑的開發和生産。”雍躍文透露,接下來,公司將陸續推出益生菌枸杞功能型口服液、靶向型枸杞多糖口服液、高濃度明目軟膠囊、護眼滴眼製劑、枸杞保健食品、枸杞特醫食品等枸杞深加工功能性産品。
從北到南,寧夏發揮科技特派員項目引導作用,助力鄉村産業融合發展,特別是支援10個縣(區)圍繞重點産業或特色産業,開展整村推進試點工作,促進村集體經濟壯大發展。
在固原市西吉縣馬蓮鄉南川村,法人科技特派員企業寧夏存錄四豐綠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用12年時間,實現了從“放牛娃”到“牛司令”的華麗轉身。
標準化牛棚6棟、青貯池4座、糞污處理棚8000平方米、有機肥加工車間1600平方米、飼料加工車間2000平方米……該公司先後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多功能辦公區、肉牛養殖園區、産品加工區和優質飼草基地。
如今,該公司已形成“種、養、加、銷”一體化立體迴圈産業鏈,推動構建“標準化肉牛育肥—牛糞加工有機肥—有機肥還田種植優質牧草—牧草飼養肉牛”生態迴圈模式。為了尋求發展新出路,他們還探索種子、肥料、農藥、農機深度融合,轉型之路風生水起。
三線並行:助農增收亮出“組合拳”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澱多少真情。近年來,寧夏通過“強點、延線、擴面”三線並行,著力構建科技特派員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
2013年,科技特派員范志偉在建設標準化灘羊養殖園區的基礎上,成立了鹽池縣鑫宏養殖專業合作社。“那個時候我就琢磨,怎麼樣才能讓養殖戶接受新技術和標準化養殖,讓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聽得懂、傳得開、立得住。”范志偉説。
他一邊傾力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30余場次,一邊迅速整合灘羊養殖園區20座、灘羊飼養量2000隻和68戶入社養殖戶這一龐大資源,改造升級16個合作養殖場,輻射帶動745戶散養戶抱團發展。
2017年,范志偉又創辦了高沙窩鎮首家電商服務站,實現灘羊養殖、生産、加工、銷售的無縫銜接和全鏈條貫通,通過電商網點共幫助養殖戶銷售灘羊3萬餘只。
“去年我們幫助入社養殖戶及周邊其他養殖戶,以每斤高於市場價3元的價格銷售灘羊肉194噸,增收78萬餘元。今年我們計劃跟農戶簽訂1萬隻灘羊的養殖訂單。”范志偉説。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這是科技特派員永遠的初心。
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姚磨村科技特派員程廣錦,還擔任姚磨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身兼數職,他積極探索産業發展新路。全村依託“兩個帶頭人”工程發展冷涼蔬菜産業,由小到大、從弱變強,一躍成為萬畝冷涼蔬菜基地。
擴規模、延鏈條、創品牌、拓市場、建機制。這套“組合拳”一齣,姚磨村交出漂亮的“成績單”——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9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2.03萬元,較原州區平均水準高出5470元,其中蔬菜每人平均收入1.3萬元,佔了65%以上。今年,程廣錦又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借助固原市和原州區科技局項目支撐,制定了《姚磨村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有了科技帶動,他説自己當鄉村振興的“帶頭人”心裏更有底。
“隨著越來越多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員隊伍、匯聚到廣闊田野,我們要乘勢而上、接續奮鬥,播撒更多科技興農的種子,助力‘六特’産業佈局不斷優化,真正讓科技長在泥土裏,結出豐碩果實。”寧夏科技特派員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楊勇軍表示。(記者 王迎霞 通訊員 陳海洋 孫思敏 李思穎)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匯集科技創新之力 叩開“六特”産業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