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普蘭縣以非遺傳承賦能鄉村振興
非遺之花紮根民間,致富之路啟始腳下。西藏自治區普蘭縣是位於“世界屋脊”的邊陲縣城,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僅為當地民眾的生活增添了靈動色彩,也構成了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近年來,普蘭縣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並將其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探索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保護和鄉村振興之路。
今年8月,記者隨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阿裏地區普蘭縣2023年定點幫扶宣傳采風”採訪團走進普蘭,訪風土人情、問魅力文化,探尋這裡非遺傳承賦能鄉村振興的美麗密碼。
非遺+傳承,舞出美麗鄉村新光彩
距離拉薩1300公里的科迦村,是普蘭縣內處在喜馬拉雅山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是西藏阿裏地區對尼泊爾、印度國際貿易的一個重點通道。
“科迦”是“家園”的意思。科迦藏戲舞姿矯健、形體靈動,劇情中包含許多傳統故事和民間傳説,語言和唱腔上帶有當地特色。普蘭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益西介紹:“現在藏戲團的成員,主要靠祖輩們的口傳身授。目前藏戲隊一共有19人,其中7名女性,12名男性,年齡最高79歲,最小26歲……每年藏曆2月11日科迦‘男人節’時,科迦村便會組織表演科迦藏戲,逐漸形成現有獨具特色的科迦藏戲唱腔和表演技能。”
據介紹,起源於象雄時期流傳至今的普蘭“宣”舞、果兒孜舞、噶爾舞、赤德“仲”舞、柴魯歌等,均結合説、唱、跳為一體,歌曲動聽悠揚,舞姿端莊輕盈。截至2023年8月,普蘭縣共有國家級非遺2項,自治區級非遺13項,地市級非遺3項,縣級非遺16項,自治區級非遺傳承展示點1處,“崗廓文化之鄉”被評為2021—2023年度自治區級藝術之鄉。
“普蘭縣將持續發揮黨建引領、文化聚力作用,常態化開展各類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堅持引領鄉風文明新風尚,展現農村生活新風貌,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普蘭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張巍説。
非遺+産業,捧好文化致富“新飯碗”
一縷縷羊毛,經過揉捻、插梭、打結等十幾道工序巧手“織造”,編織成了典雅實用的各類純羊毛手工製品。在普蘭縣西德村手工業加工坊專業合作社內,一群農家婦女坐在馬扎上編織著。她們用非遺老手藝蹚出致富新路子,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生動縮影。
“普蘭服飾”是申遺時非遺文化內容的統稱,當地人稱其為宣服、孔雀服或飛天服等,其主要由袍子、披風、頭飾、項鍊、耳墜、靴子組成。其中頭飾、項鍊和耳墜有黃金、白銀、綠松石、珍珠、瑪瑙等各種材質,袍子是純羊毛通過紡線、染色、編織而成,披風由羊羔皮和絲綢布縫製而成,鞋子底部有牦牛皮和牦牛毛縫製、上面有手工刺繡的各種圖案,整套服裝大概有20斤到30斤重。普蘭縣組織非遺傳承人定期開展非遺傳習活動,既為普蘭服飾的傳承發展鋪路搭橋,也將普蘭服飾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合作社的工作方式靈活,農忙的時候大家可以邊幹農活邊賺錢。”西德村手工業加工坊專業合作社洛卓瑪告訴記者。
合作社的人數從2013年建立時的10人,發展到現在的130人,人數增加的同時,合作社製作品種也由原來的毯子、圍巾等簡單生活用品,發展到藏袍子、腰帶、暖瓶套等32種日常用品。規模化的商品化經營,不僅為西德村婦女和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也促進了普蘭縣的文旅産業發展。
“嘎瑪古多”在藏語中是籽粒既白又多的意思,村民口中的“嘎瑪古多”即為西德村的白青稞。在陜西省援藏工作隊的援助下,當地政府和群眾持續對白青稞産業進行升級和優化,打造出了阿裏地區規模數一數二的現代化白青稞加工廠,新建了糌粑加工廠房和糌粑餅乾加工線,並成功申報西德白糌粑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為西德村乃至全縣鄉村振興和群眾增收致富注入動力。
據介紹,普蘭縣以自然生態景觀為依託、以農業資源為基礎、以非遺民俗為特色,通過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承,將其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之路。(記者 楊宇航 通訊員 常會芳)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西藏普蘭縣以非遺傳承賦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