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求索尋遺跡 手鏟探起源

10月23日至25日,第四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陜西西安舉行。作為中國考古學界規模最大、範圍最廣、規格最高的國際性高端學術會議,大會由中國考古學會牽頭主辦,每2年舉辦一次。本屆大會圍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這一主題,以主題演講和分組研討相結合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國考古學近年來的最新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

陜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化積澱深厚,文物古跡豐富。多年來,陜西發掘的遺址不勝枚舉,出土大量珍貴文物,清晰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中華文明在陜西這片沃土留下的印記,有展現史前文明之光的半坡,有“石破天驚”的石峁,有周秦漢唐的傳承,有延安的紅色印記。

幾代考古人踏遍黃土高坡,揮汗渭水兩岸,將一顆顆考古明珠捧向世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實證溯源文明脈絡

寶雞鬥雞臺落下的考古“第一鏟”,拉開了陜西現代田野考古的序幕。鬥雞臺發掘和研究在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認為是中國考古學初步發展時期最重要的發掘項目之一和現代考古研究的經典範例。

參與此次田野考古的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曾説:“從事田野工作和理論探索,最終是為了闡明把億萬中國人凝聚到一起的基礎結構。”星星點點的遺跡遍佈神州大地。實證這些文明印記,是一代代考古人的追求。

1954年起,石興邦先生紮根田野,用雙手拂去時間的塵埃,主持對半坡遺址開展了5次發掘。豐富的遺跡、近萬件文物,全面反映了先民的生産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一幅半坡人的人間煙火圖逐漸清晰。這是中國考古學歷史上第一次發掘出古人類完整的史前居住遺跡。1958年,在半坡遺址上建成的中國第一座遺址博物館對外開放。

1972年至1979年,鞏啟明先生主持發掘姜寨遺址,發掘面積1.658萬平方米。對姜寨遺址的11次發掘,基本揭示了仰韶文化早期中小型村落的面貌,是繼半坡考古之後中國聚落考古又一個標誌性引領性的個案,在中國乃至世界聚落考古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半坡、周原、秦雍城、秦咸陽城、漢唐帝陵等遺址的發現,揭示和實證了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發展脈絡。近年來,血池、楊官寨等考古新發現,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展示場所,成為展示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的重要載體。”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陜西考古博物館館長孫周勇説。

陜西考古人薪火相傳、篳路藍縷,深深紮根于田野,讓深埋在地下的文物重見天日,以手中鏟為筆,一筆一畫闡釋“何以中國”的具體形成過程,一步一步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重大遺址屢有突破

“大遺址是實證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資源。陜西被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大遺址共有18處54個點,無論是數量還是等級都居全國前列。”9月26日,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文物系統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把大遺址保護利用融入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近年來,陜西省堅持探索歷史未知,揭示文明本源,在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深化考古與歷史研究、讓廣闊大地上的大遺址“活起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周原遺址距今3000多年,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西周遺址,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載體。從1942年石璋如先生的首次調查起,周原考古迄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積累了大量考古資料,建立了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編年體系。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持續深入,考古工作人員基本厘清了周原遺址的佈局結構,確認遺址面積總計30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是,首次發現了總面積2800平方米的先周文化大型建築,彌補了以往缺乏先周文化高等級遺存的缺憾。

經過十多年的田野工作,考古工作者最終確認了漢文帝霸陵的準確位置,即今天的“江村大墓”。霸陵的雙重陵園、帝陵居中、外藏坑圍繞帝陵佈局等都是在西漢帝陵中最早出現的,反映了以帝陵為中心的規劃思想,體現了國家至上的政治理念。另外,薄太后南陵出土金、銀器上的裝飾圖案帶有遊牧民族的文化風格,為研究絲綢之路開通前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線索,是先秦兩漢農牧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直接證據,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見證。

除了關中地區,陜北高原也不乏大型遺址。寨溝遺址位於榆林市清澗縣解家溝鎮寨溝村,從已有跡象來看,其在商代晚期應該是一處區域政治中心所在地。考古工作者孫戰偉介紹,寨溝遺址是陜晉高原迄今發現規模最大、遺存最為豐富的商代遺址,在與中原商文明並存的區域政體中罕見,在我國北方地區為目前僅見。現有考古工作已經初步揭示出商代晚期陜北地區有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且與中原殷墟文化聯繫緊密,遠超以往認知。

“當前陜西大遺址保護正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廣泛傳播大遺址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創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推動大遺址保護利用工作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賈強表示。

博物館中展示珍品

重大的考古發現不僅讓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逐漸清晰,也為陜西的博物館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材料”。從1958年開始,陜西“孕育”了西安半坡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寶雞周原博物院等一大批極富歷史文化價值和現代旅遊價值的博物館。截至2023年3月,陜西備案博物館數量高達350座,其中文物系統博物館175座。

2022年4月28日,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對公眾試行開放。陜西考古博物館是陜西省新的博物館形態,按照科研和展示相結合的原則,分設“一館五中心”,包括考古博物館、科技考古中心、資料資訊中心、公眾考古中心、後勤動力中心及科研中心。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種建榮介紹:“相較于展示出土的文物,陜西考古博物館更側重於通過遺址現場再現,向觀眾展示栩栩如生的歷史場景。我們希望打通從考古發掘到保護、研究、闡釋、展示、傳播的學科全鏈條,為新時代的中國考古提供陜西方案。”

孫周勇介紹,2010年,陜西省考古工作者率先提出了“考古發掘是基礎,科技保護是核心,陳列展示是手段,服務社會是目的”的工作原則,探索總結出“大範圍調查、大面積勘探、小面積試掘”的大遺址考古工作方法。通過陜西考古博物館,觀眾可以了解中國考古事業的百年發展歷程。

“陜西考古人正積極推動考古發掘與文化遺址保護利用深度融合,形成中華文明探源的陜西方案。近年來,為適應考古學科發展趨勢,更好服務國家經濟社會建設,我們首倡‘基地+’和‘片區制’的區域考古工作模式,大力開展學科交叉和學科整合研究,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孫周勇説,“相信此次中國考古學大會將全面展示陜西考古人的風采和中國考古學近年來的發現與研究成果,有助於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讓大家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記者 趙茁軼 張琪悅)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求索尋遺跡 手鏟探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