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寒地黑土迎豐收 ——黑龍江省綏化市秋收一線見聞

走進黑龍江省綏化市蘭西縣臨江鎮銀河水稻種植合作社,黃燦燦的稻粒正在曬場上進行攤曬。合作社理事長楊金友蹲下身,拿起一粒稻穀放在嘴裏一咬,“聽,嘎嘣兒一聲,十五個水,可以直接入庫。”

“合作社今年種植的1700畝水稻大豐收,特別是新種植的龍稻185和209兩個黑龍江省農科院選育的新品種,優質稻平均畝産1200斤。”楊金友笑著説,普通稻穀1.8元一斤,龍稻209濃香型稻花香今年能賣到2.5元一斤。

綏化市是黑龍江省農業大市和糧食大市,2022年糧食總産佔全省的15%。眼下,秋糧收穫已近尾聲。“我們實施良種、良法、良技、良機、良田‘五良’配套結合,不斷增加糧食産量,增加農民收入。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綏化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高金保表示。

“轟隆隆……”在海倫市東林鎮富興村一處大豆種植地塊,三台現代化大馬力收割機正在滿負荷作業,一排排沉甸甸的豆莢被收入機器中,收割、切割、粉碎、脫粒、裝車等工序一氣呵成。為確保大豆顆粒歸倉,這些大馬力機械採取聯組作業的模式整片推進,提高機械作業效率的同時,也加快了秋收進度。“平均畝産達400斤,有的地塊畝産有望突破500斤。”東林鎮富興村農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陳維友説。

海倫市大豆種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素有“中國優質大豆之鄉”的美譽。2015年,“海倫大豆”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認證。

“海倫市今年大豆種植面積有240余萬畝,從現在的測産和實收的情況看,總體産量有提升,這主要得益於我們推廣了優良的、高質的、抗倒伏的大豆品種,同時推廣了大壟雙行跟三行的栽培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強了防旱抗澇的能力,保證了糧食的豐産豐收。”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永久介紹。

綏化市高度重視秋收工作,日前舉辦了秋季農業生産暨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推進會議,要求確保高品質抓好秋整地工作,全力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

在綏棱縣長山鎮眾鑫農業專業合作社的5000畝旱田深松整地作業現場,兩台大馬力拖拉機配套翻轉犁正在把收割完的土地進行深翻,覆滿秸稈粉末的土地從金黃變成了一片黝黑。

今年,綏棱縣採用智慧深松監測平臺和人工實地監測相結合的方式,水田推廣秸稈切割拋灑、旋耕整地,旱田推廣深松旋耕整地的模式,確保秋整地品質。據綏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土壤肥料測試中心主任孫德發介紹,深翻達到35釐米以上,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同時提升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綏化地處東北平原黑土帶中心區,黑土厚度達1米,“寒地黑土”是這裡響噹噹的名片。

“今年,我們對黑土地採用了深翻整地、秸稈還田,增加耕層厚度和土壤有機質等措施,通過米豆輪作、糧草間作的方式,在儘量不減少作物産量的基礎上,通過生物途徑來提高土地效益。”説起腳下這片黑土地,中國科學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副站長隋躍宇感觸頗深,“守著好資源,還要養護好、利用好。”

為了有效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綏化各縣市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侵蝕溝綜合治理。

一大早,明水縣永興鎮新華村王太玉屯的農民居勝軍就來到高標準農田的施工現場。“我們現在正在建的這個橋涵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項工作。這條路修好後,大型機械能進入田地工作,農民能及時搶收秋糧。”明水縣永興鎮黨委書記尚爾勝告訴記者。

明水縣位於綏化市西北部,全縣處於丘陵地帶,坡耕地多。在雨水沖刷作用下,整塊的黑土地支離破碎,留下不少寬窄、深淺不一的侵蝕溝。在明水縣永興鎮一處農田中間,尚爾勝指著一處四米多寬的侵蝕溝説:“這些侵蝕溝如果不進行人工干預治理,不僅會造成耕地黑土層逐年變薄、土壤有機質流失,還會蠶食耕地,降低農機作業效率。”

近年來,明水縣通過溝頭防護、谷坊砌築、護岸砌石、植物封溝等溝道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形成了綜合防治體系,有效保護了黑土農田。

秋收糧,喜滿倉。據了解,今年綏化市總體耕地面積為2851萬畝,截至10月20日,收穫進度超過七成,水稻、玉米、大豆三大農作物産量總體提升。(記者 張士英 見習記者 李家欣 通訊員 陳濟健)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寒地黑土迎豐收 ——黑龍江省綏化市秋收一線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