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粵港澳大灣區奔向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船航四海,港通天下;灣區之城,向港而興。”中國南端,悠悠珠江奔騰而過,漫長的海岸線、港口群和廣闊的海域面連綿成片。憑藉雄厚的經濟基礎、豐厚的文化和歷史遺産、優越的旅遊資源和地理位置,由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門、肇慶、香港與澳門11個城市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中國最富有活力和創新性的地區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有力舉措,也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以人文灣區、休閒灣區描繪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藍圖。如今,粵港澳大灣區正以積極奮進的心態、融入世界的姿態、轉型升級的狀態,全力以赴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講好灣區人文故事
粵港澳三地文脈相親、人文相近,同根同源的歷史紐帶是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的文化內核,也是共建人文灣區的文化根基。
一件件文物講述精彩的嶺南歷史故事,一條條歷史文化遊徑變為人們讀懂嶺南的“鑰匙”,一項項非遺技藝承載著嶺南智慧……近年來,廣東通過推動線性文化遺産保護、開展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推動文物資源活化利用等多個舉措延續文脈。
通過線性文化遺産保護,廣東將散落在嶺南大地的文物資源作為旅遊核心吸引物,打造了8個主題共44條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和70條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包括孫中山文化遺産遊徑、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遊徑等,一推出便迎來了數以萬計的遊客,實現“走讀廣東,品讀嶺南文化”。
在建設“人文灣區”的過程中,粵港澳三地積極推進文化遺産的保護,使灣區人文精神及價值內涵融入文化和旅遊産業發展中。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撥款3億港元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産資助計劃”,保護、研究、推廣和傳承本地非遺項目,並推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宣傳影片製作計劃”,製作包括多段大澳端午龍舟遊涌等非遺項目的360度虛擬實境影片。
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行政法規草案編制完成、澳門世界文化遺産監測中心建成並投入運作……依託先進的科技,澳門通過世界文化遺産監測中心收集、計算和整合世遺建築和周邊環境的變化數據,更加精細化地保護世遺建築。
金秋時節,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掀起“藝遊大灣區”新風潮,11座城市以藝術之名集結,從戲劇到音樂,從影視到文學,通過百餘場文藝活動讓人們感受不一樣的灣區人文魅力。
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粵港澳文化交融也越來越深入。粵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澳門青年人文灣區行”等活動相繼舉辦,喚醒三地共同的文化基因。
2023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合力奏響“春之樂”,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首開粵港澳三地攜辦先河,第十九屆文博會專設粵港澳大灣區館呈現“9+2”城市群的文化産業成果……在激發大灣區文化創新活力的同時,展現大灣區文化産業同頻共振新態勢。
建設國際化休閒目的地
“真是一個充實的旅程。”今年暑假,從北京前往香港旅遊的李女士一家以“廣深港聯動”開啟大灣區深度遊。一大早到廣州吃早茶、看粵劇,第二天到深圳南頭古城、蛇口老街遊玩,接著由深圳灣進入香港。一程多站式的旅程讓她連連稱讚。
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緊密聯動下,像李女士一樣奔著“一程多站”出行的遊客不在少數。走進廣州南越王博物院探南越王宮署遺址,到香港太平山俯瞰城市全景,在世界遺産“澳門歷史城區”與文物面對面……除體驗“吃住行遊購娛”外,遊客更深度地感受了嶺南文化。
近年來,廣東通過優化旅遊市場供給、完善旅遊市場環境,打造“休閒灣區”,在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上求實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李斌表示,今年暑期,廣東推出新一批10條大灣區“一程多站”精品線路,以都市文明、嶺南歷史等為主題,融入近年來涌現的創新、代表性景區,進一步豐富粵港澳旅遊線路産品類型和層次。今年,廣東還將打造提升廣州塔、港珠澳大橋等一批地標景點。
以地域特色文化為抓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形成旅遊互通、文化聯動、産品服務共用一程式服務,並從開發特色旅遊項目、創新濱海旅遊業態等層面深化區域合作。例如,深圳以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建設為契機,推進“海上看灣區”旅遊項目,開通港珠澳大橋、環香港大嶼山等4條航線,串聯起粵港澳大灣區各景點。自運營以來,多個主題航次一票難求。
在發展文旅新業態方面,順德歡樂海岸PLUS項目融入龍舟、香雲紗等廣府傳統文化IP,打造集商業與旅遊、娛樂和文化于一體的綜合體;佛山以民俗活動激發夜間文旅澎湃活力,以塔坡廟會、佛山秋色等民俗盛景打造古鎮民俗夜遊體驗周等活動。
此外,粵港澳積極推動文旅産業數字化、智慧化發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事務署推出“城市景昔”項目,將歷史圖像和現場真實全景結合呈現;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推出“‘澳門滿Fun’智慧行程規劃”,通過智慧應用為旅遊、文創及餐飲業界開拓行銷渠道。
擦亮世界級品牌形象
當前,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先後開通,廣深港高鐵恢復通車;“港車北上”“澳車北上”、AlipayHK(支付寶香港)等政策措施落地,搭建起大灣區居民“雙向奔赴”的便利橋梁。這背後是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完善協同工作機制的成果。
在旅遊領域,2020年,珠三角九市與港澳特區政府旅遊行政部門聯合成立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旅遊市場聯合監管協作體(以下簡稱“協作體”),建立資訊聯通機制,線上開設“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市場聯合監管專欄”,共同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大灣區旅遊健康發展。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交流合作與推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協作體成員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聯合執法辦案和監管,整治大灣區旅遊市場突出問題,推動監管手段創新,整合監管資訊歸集共用和關聯,形成打擊違規行為的合力。此外,協作體每年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就大灣區旅遊市場聯合監管的各範疇合作計劃進行討論。
同時,粵港澳旅遊人才培養提上日程。以珠海為例,2020年,珠海通過全國首部支援港澳旅遊從業人員跨境執業地方法規,明確具備規定條件並經合法備案的港澳旅遊從業人員可在橫琴新區執業。2021年,橫琴新區港澳導遊管理系統投入使用,實現了對港澳導遊報名、培訓以及執業等環節的有效監管。
此外,珠海打好“重點區域”守護牌與“執法聯動”協作牌,創新旅遊監管新模式。隨著港澳客流量暴增,港珠澳大橋成為“網紅”打卡地。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推出面向港澳同胞的旅遊線路産品,並組建大橋執法專班,開展全天候執法檢查,持續打擊“無證經營旅行社業務”等違法違規行為。
基於協作體,珠海加強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聯合值勤和共同監管。從2023年年初至今,組織跨區域旅遊市場聯合執法行動26次,檢查旅行社等經營單位278家次,梳理移送21個違法線索,辦理案件14宗。
來源:中國旅遊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當粵港澳大灣區奔向世界級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