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雷壇: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歷史見證

蘭州古稱金城,是“控扼衝要、道通西域”的絲路要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進程的見證地,歷史文化厚重,文物遺存豐富。本期《金城遺珍》欄目,聚焦魯土司衙門舊址之雷壇,探尋其蘊含的豐富土司文化價值以及對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歷史見證。

雷壇,位於魯土司衙門建築群西北角,距衙門直線距離約80米,由六世土司魯經及其子魯東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西元1555年)所建,祀道教龍門派雷部尊神,原佔地1617平方米,建築平面佈局為“雷”字形,現僅存過殿和大殿。

其中,雷壇大殿為單檐歇山頂建築,面闊1間,進深4架,抹角樑上置三架梁承脊檁,無內柱,結構精巧,為同期建築中的精美小品。門框刻有對聯曰:“掌卅六部之赫權長生保命眾姓同登壽域,司億萬物之造化施雨行雲連城共用豐年”。大殿門挂“全真法相”匾額,殿內四壁上部原塑有36尊雷部尊神,中塑長生南極、無量、雷祖三尊神像,後壁塑大、二、三教主及天皇、玉皇五尊小坐像,左壁塑鄧天君、辛天君,右壁塑張天君、王靈官。

清末貢生杜其昌《雷壇遺像》一詩云:“三十六雷鬥宮全,震驚百里地與天。遺留色相真無類,澤被神恩德不偏。豈把迅風吹善地,莫將雹雨降心田。阿香一齣千門曉,赫赫威靈滅罪愆。”兩壁壁畫間落款有“大明龍飛嘉靖三十四年歲次乙卯正月十二日起首八月十五日完畢吉祥如意”“欽差前軍都督同知魯經,男魯東修蓋”字樣。

如今,該建築保存完好,塑像多被破壞,僅存明代懸塑七尊,塑像腳底踩踏祥雲,衣帶飄逸靈動,面容栩栩如生。東西兩壁留有四位天神畫像。殿內遺留的龐、劉、茍、畢四大雷部元帥門壁畫,與門楣上方的懸塑和拱眼壁上繪畫的尊神,均是研究明代道教藝術的珍貴遺存,是當地儒、道、佛三教並存,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歷史見證,對研究土司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卷棚頂建築。雷壇大殿和過殿建築結構精巧,是西北地區修建較早的道教遺存,其現存懸塑和壁畫更是研究西北地區早期道教藝術不可多得的珍品。(記者 李超)

來源:蘭州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雷壇: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