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微縮農具上的鄉愁

一件農具,一段歷史。

金秋時節,莊稼成熟,瓜果飄香。田野裏人忙、車忙、機械忙。倘若回到過去,你看到的田野則很有可能是“手扶耬車、遍地耕牛”的圖景。

“這些農具都是用鋸子、鉋子、銼刀、鑿子一點點做出來的,是原物件等比例復刻而成的。”9月28日,在西安市臨潼區櫟陽街道胡張村的李樹森家中,水車、紡線車、手推車、犁、耙、耖……各具特色的微縮農具,仿佛讓人回到了過去。

今年81歲的李樹森出生於木匠世家。用老伴王月琴的話説,李樹森的名字把“木”字都佔完了,長輩們就是希望李樹森以後能當個好木匠。

“以前,村上有人在外幹活時,夏收秋播都必須回家。大家天不亮就要起來磨鐮,一大早就要到麥田裏勞作,累得腰酸背痛。”回憶起曾經的農忙時節,李樹森感慨萬分,“現在不一樣了,收割機進了田,幾個來回就完事了。收割、脫粒一條龍,省時省力不遭罪。農具的機械化、智慧化水準不斷提高,農民的‘金扁擔’挑得越來越好。”

“我師傅那一輩的老匠人在做木工時,喜歡收集剩下的木頭邊角料,做一些精緻的小農具或者工藝品。”隨著越來越多手工農具逐漸被機械代替,2000年前後,李樹森萌生了將以前製作的微縮農具在市場上銷售的想法。“木刻一般以桃木、梨木、榆木等硬質木料作為原料。木料需要在水裏浸泡一段時間,然後上鍋蒸,之後再進行晾曬、放線、剪裁、雕刻、打磨等環節。”李樹森説。

“微縮農具主要由榫卯結構拼接而成,還原了很多細節設計。我做的微縮紡車、微縮水車都能活動,可以模倣農業生産時的場景。”心靈手巧的李樹森對各種農具的結構細節了然于胸,等比例製作的木鬥水車、功能齊全的紡線車很受市場歡迎,北京、香港甚至義大利的客人都專程來購買。

“木拐拐穿鐵鞋,扶著它走路,吃穿就回來,説的是農具鐵犁;木龍木龍,越搖越紅,供吃供穿,確保平安,説的就是紡線車。”拿起每一件微縮農具,李樹森都用方言念一段謎語,而謎底就是各種樸實無華的農具。

“這是木耬,兼具開溝、播種、掩土的功能。它設計之精細、做工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李樹森説,生産工具不僅提高了生産率,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如翻地覆土、靈活輕便的曲轅犁,一器多用的條播機——耬車,利用自然水力的水輪、水碾、水磨,還有替代牛耕的踏犁、鋤草用的漏鋤、整地省力的耙和耖……這些曾在農村隨處可見的傳統農具,凝聚著祖輩智慧的結晶。

憑藉對農耕文化的還原,櫟陽木刻在2016年被列入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如今,臨潼區小麥和玉米種植機械化率達到99%以上,2022年入選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區。

“現在很多人都不認識這些傳統農具了,我就想著給後人們留下點東西,讓他們知道祖祖輩輩在農村的生活是啥樣子的,留住鄉愁記憶,傳承鄉土文化。”李樹森製作過上千件微縮農具,一些被外地的收藏者買走,一些給鄰里的孩子們把玩。每被帶走一款,李樹森就再拿出鋸子、銼刀做一款,使這些農具成套出現。“咱老祖先發明這麼多物件要配合著用,如果只有一種,你就很難給人講清楚它的用途。”李樹森説。

“傳統農具蘊含中國農耕文化的豐富內涵,不單是一個器具,更多是文化的載體,如果不複製保留下來,可能再過幾十年就失傳了。”李樹森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年輕人了解傳統的農耕文化。

儘管年事已高,但李樹森還在持續“鐫刻鄉愁”,也帶出了好幾位徒弟。生活在陜西關中農村的他,希望能多和外地的農民或工匠交流合作,把全國典型的農具都複製保存下來,借助文化的力量傳承和弘揚微縮技藝。

李樹森的徒弟李武潮在西安市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大賽中,榮獲雕塑類比賽三等獎。2021年,李武潮成為櫟陽木刻代表性傳承人。今年49歲的李武潮開始帶徒弟一起做木刻,還準備創新木刻製作工藝、開拓直播銷售渠道。

“我希望用新的傳播方式拉近傳統農具和年輕人的距離,讓他們了解傳統農耕的歷史和文化。”李武潮説,“現在,我的兒子、侄子和外甥也在接觸木工活。不管到什麼時候,老的手藝、傳統的文化都值得年輕人關注。”如今,李樹森正在收集農村中遺落的傳統農具,希望把自家院子變成農耕歷史展覽館,繼續按照傳統農具原始比例“復刻”,併為農具編號、製作銘牌,寫上使用方法和用途,供人參觀。

“我還打算讓參觀者現場進行農具操作,讓他們在觀賞、體驗不同時代生産、生活器具的過程中,觸摸歷史,感知文化傳承。”李樹森説。記者 蒲茜 通訊員 王三合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微縮農具上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