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第三次新疆科考:只為絲路明珠更璀璨

秋意漸濃,塔克拉瑪幹沙漠氣溫下降,颳起了東北風。沙漠腹地不斷傳來“哐當哐當”的機器轟鳴聲。塔架下,身著紅色工裝的科研人員,正操作著大型環境鑽探機向黃沙覆蓋的地底探尋,取出地下600多米深處的岩芯。

“我們的目標是打穿沙漠地層,取出地下約1000米深的岩芯,找到塔克拉瑪幹最初形成的‘源頭’。”站在塔架下的第三次新疆科考“塔裏木河流域乾旱與風沙災害調查和風險評估”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高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我國第三次新疆科考于2021年啟動,由來自上百家科研院所和大學的4000多人參與,預計5年完成,目前已過半程。

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工作彙報時強調,要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産業基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産業,積極發展新興産業,加快構建體現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新疆邁上高品質發展的軌道,同全國一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沙漠、河流、綠洲、農田……科考隊員們奔赴新疆廣袤土地的各個角落,蒐集樣本和數據。預計2025年,他們的智慧和成果將凝結成最新的新疆資源圖和發展建議報告,支撐美麗新疆建設。

回眸:三次科考志報國

吐魯番盆地中,短短十幾分鐘,科考隊員架起了一座可以監測溫度、濕度、風速、降水量等各類數據的自動氣象站。他們操控著無人機,將視野擴展到以往缺少資料的無人區。

這是60多年前參與第一次新疆科考的科研人員無法想像的“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技術手段。

新疆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在這裡進行科學考察的多為外國科學家,我國對新疆地區資源情況了解不足。

1955年,在華蘇聯專家提出了新疆考察的想法。

同年4月,他們在中國科學院院務會議上建議:“最好能討論一下在中國西北開展考察工作的問題,方法是組織一個特殊的綜合考察隊,全面查明該地區自然資源,從而為開拓該地區、發展該區生産力的總計劃建立科學根據。”

在我國首個科學發展遠景規劃《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新疆綜合考察及其開發方案的研究被列為最後確定的57項重要科學技術任務之一。

1956年5月,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在北京成立。全國各地抽調的數百名調查隊員帶著建設祖國、開發新疆的熱情,深入西北邊陲,開展了我國第一次新疆科考。

“那時的新疆就像一張白紙,科考隊員的任務是摸清‘家底’,查明新疆到底有多少水土、植物、礦産資源。”第三次新疆科考工作組副組長、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分黨組書記陳曦告訴記者。

1956年至1960年,科考隊系統掌握了新疆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開發基礎條件的狀況。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從沿海吹到了新疆,經過策劃和醞釀,以“資源開發和生産佈局”為主題的第二次新疆科考于1985年拉開了帷幕。

當時,農業是新疆經濟支柱,但發展效率不高,石油煤炭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5年時間,第二次科考形成了系列研究專著和諮詢建議報告,為新疆當時確立“一黑一白”發展戰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黑”即石油煤炭等礦産資源,“白”即棉花等農業資源。“一黑一白”為新疆高速發展涂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多年來,新疆棉花産量在全國佔比超過90%,也成為國家重要的石油和煤炭基地。

30年彈指一揮間。

2019年4月,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專家提出了開展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的建議。

“30年過去了,新疆資源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對資源的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也愈加迫切。”第三次新疆科考工作組副組長、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張元明説,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力如何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科技問題。

2020年7月,科技部正式批准了第三次新疆科考實施方案。2021年12月,第三次新疆科考正式啟動,執行期到2025年,預算6.83億元。本次科考由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組織,國內上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參與。

第三次新疆科考的關鍵詞是“高品質發展”。

“我們將把前兩次科考數據和第三次科考數據融為一體,查清新疆自然生態環境近30年來的變化,為新疆未來30年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張元明説,第三次新疆科考以水土平衡與水資源安全為主線,面向新疆考察資源、環境、生態本底及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將提出新疆未來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戰略及路線圖。

收穫:深入一線摸“家底”

第三次新疆科考分為塔裏木河流域片區、伊犁河流域片區、額爾齊斯河流域片區、天山北坡經濟帶片區以及吐哈盆地片區五大片區,考察內容包括水資源、土地農業、生物、礦産能源、生態環境等自然要素調查。

在塔裏木河流域片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六團新開嶺鎮塔河源,記者見到了第三次新疆科考“塔裏木河流域産需水要素變化與水安全格局調查”項目科考隊。

塔裏木河源頭,河水奔涌不息。

一名科考隊員將長筒狀的採樣管高高扔下,待它盛滿水,又拉回來。另一邊,其同事們則打開簡便的快速檢測設備,拿出紙筆,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地表水野外快速檢測、分裝和記錄工作。

“通過調查,項目團隊將了解流域水資源利用的‘基線’,進一步摸清水資源高效利用的上限,找到構建可持續水資源利用戰略的辦法。”第三次新疆科考塔裏木河流域水資源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段偉利説。

第三次新疆科考全面開展水資源摸底,初步查明瞭一些無人區、無監測資料區的多條河流水量,併發現新的可利用水資源。在崑崙山北坡的一些山地,科研人員發現降水量被低估了約20%至40%,水資源量的增加,將為該區域發展提供更好的水安全保障。

在天山北坡經濟帶片區,第三次新疆科考“天山北坡土地開發調查與生態環境效應評估”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賈小旭正帶領團隊給樹木“體檢”,用T字形工具取出樹芯,觀察其健康狀況,從而評估防護林整體情況。

“調查發現,目前新疆防護林總體狀況較好,這得益於生態補水。”賈小旭介紹,天山北坡經濟帶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地,聚集了全疆70%以上的重工業和60%以上輕工業。在科考調查基礎上,項目團隊將提出天山北坡土地開發與生態安全協同策略和方案,以及土壤、地表地下水、大氣污染治理方案和路線圖。

在吐哈盆地片區,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院長徐基良正帶領團隊做生物多樣性與特殊抗逆(即抗鹽鹼、抗乾旱、抗氧化、抗輻射等)生物資源調查。他介紹説,調查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吐哈盆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在沙漠、鹽湖等地發現了抗逆微生物的新屬/種,野駱駝種群和棲息地呈現“雙增長”。

在額爾齊斯河流域片區,科考隊員發現了特有鉤蝦新物種,證明天山及其周邊地區是世界冷水性生物的起源地之一。在天山野果林地區,發現了1個蘚類植物中國新記錄種、39個寄生性天敵昆蟲中國新記錄種和1個新疆特有的硫黃菌,新疆生態屏障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新進展。

……

科考隊員們一路艱辛,一路收穫。目前,29個項目已全部啟動,科考步入野外調查關鍵期。

“截至目前,第三次新疆科考共組織230余支科考隊伍開展了野外考察。”第三次新疆科考工作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周曉兵告訴記者,調查已獲取一批新的數據和圖集,11份諮詢建議報告獲得批示。

傳承:不負韶華獻丹心

1980年,時任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的彭加木率隊第三次進入羅布泊科考,在實現中國人首次穿越羅布泊核心地帶的壯舉後,消失在尋找水源的路上。

43年後,遼闊空曠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裏,一面鮮紅的“彭加木突擊隊”旗幟烈烈飄揚,見證著新一代科考人員“獻身科學、獻身邊疆”的誓言與行動。

“1988年,我加入了第二次新疆科考的隊伍。”陳曦回憶,那個年代進行科考十分艱苦,“我們住過老鄉的牛棚、村裏的學校。路不好,全靠摸索,一天下來,能跑100公里就不錯了。”

第二次新疆科考中,陳曦首次踏足阿爾金山。

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四大無人區之一。它位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境內,邊遠偏僻、高寒缺氧,面積4.5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超過4600米。

“以前沒有航空照片、衛星圖像,對那裏‘一無所知’,每一條路、每一塊區域都得靠自己跑下來,才能把圖畫出來。”陳曦回憶道,“上去一住就是一兩個月,太陽輻射強,人是‘白’著上去,‘黑’著下來。”

今年4月,陳曦帶領著第三次新疆科考隊伍再次來到了阿爾金山。時隔30多年,老地方變了,“氣候變化使得這裡冰川加速消融,荒漠化程度加深,降水量增大,生物多樣性增加”。

不變的是無人區科考的艱苦。

行程中,野外科考隊頻頻遭遇高原高寒狂風、強沙塵暴等惡劣天氣,遇到如野牦牛攻擊、爆車胎以及半夜在路上科考車輛故障等突發狀況。

“行前預測阿爾金山溫度大概是零下10攝氏度,但我們上去那幾天降到了零下20攝氏度,很多人被凍病。”陳曦回憶。一陣沙塵暴刮過,緊閉牙關也無濟於事,只要兩排牙左右摩擦起來,還是能嚼到“咯吱咯吱”的沙子。

科考隊員們冒嚴寒、頂風沙,堅持完成了河湖水體取樣、測量河道流速、無人機監測野生動物、測量地下水水位、草地拉樣方觀測等科考任務。

青年人迅速成長起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昝嬋娟説,“在科學考察中,我們可能隨時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遇到問題我們就要學會解決問題”。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濤是此次阿爾金山科考之旅年齡最小的科考隊員。他説:“這趟科考之旅讓我看到了高寒區的生態環境現狀,以及高寒地區科研工作的艱辛。”

在吐魯番沙漠植物園,記者遇到了26歲、才加入第三次新疆科考隊伍不久的一位姑娘。她和記者聊起去阿勒泰地區考察植物分類和生態情況的日常:一個月的時間裏,中午大多吃馕和鹹菜,山裏沒有信號,洗澡要“隨緣”,天黑後很危險;最開心的事是“發現了國家級珍稀保護植物”,最心痛的事是“看到湖泊因氣候變暖消退枯竭,水生植物只剩下枯萎的稈”……

説起科考的點點滴滴,科考隊員如數家珍。

當高鑫張開雙臂,盛讚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沙漠博物館,可以找到地球上所有沙丘形態”時;當段偉利如數家珍般講述自己考察慕士塔格峰的新發現時;當高級工程師常青在沙漠植物園裏輕撫綠色植物,回憶當年設計和維護沙漠公路的故事時……他們眼裏的光,印證著記者一路常聽到的那句話: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展望:絲路明珠聯中外

兩千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古老的亞歐大陸“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於途”。

如今,超過半數的中歐班列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霍爾果斯口岸過境,一列列中歐班列倣若“鋼鐵駝隊”,再次串起古絲綢之路上的繁華盛景。

2013年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地處亞歐大陸中心地帶的新疆,迎來新的發展坐標——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第三次新疆科考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品質發展方面,重點聚焦在三個方面。”陳曦介紹,一是當前“一帶一路”區域都面臨氣候變化的影響,有必要開展全球氣候變化對該區域自然環境、資源、未來碳達峰碳中和以及産業發展影響相關研究,形成中國方案。二是從産業、貿易、資源利用、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加強新疆高品質發展、如何與周邊國家發展共贏的相關研究。三是地處西部的新疆和中國東部及沿海地區如何加強聯合與互動,怎樣進行産業、資源等互補,有必要通過科考加強相關研究,以産生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第三次新疆科考隊員們的工作,正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近期,在吐哈盆地開展生物資源調查的科考團隊構建了礦山、油井等能源基地生態修復物種庫。“我們積累的科學研究數據和經驗,可為‘一帶一路’合作夥伴類似的能源開發基地生態修復提供中國經驗。”徐基良説。

“新疆的生態系統、流域不是封閉的,很多植被類型和生態系統是跨國界連續分佈的,因此科學考察會涉及國際合作。”張元明舉例説,天山野果林在我國新疆、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是連續分佈的,是全球很多栽培果木的祖先所在地,了解其種質資源情況、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程度,就需要國際合作。

張元明表示:“重要的野生林果種質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都可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他還提到,我國與塔吉克的科學家聯合在帕米爾高原開展了生物多樣性跨境調查,借助科考獲得了對“一帶一路”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全局認識。

此外,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開展荒漠與荒漠化考察也將為“一帶一路”合作夥伴生態環境治理提供啟發思路。“結合此次科考以及我們在鹽鹼地、荒漠化治理方面積累的幾十年經驗,我們可以把中國方案向中亞和非洲國家推廣,共同實現生態環境治理的目標。”張元明説。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目前已在中亞、伊朗、蒙古國建立19個生態監測站,形成網路體系,將生態系統監測範圍向西推進了3000公里。

“我們將持續推動第三次新疆科考成果産出,服務新疆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服務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大需求。”張元明説。

聯通陸與海,交織古與今。新疆這顆絲路明珠,將在科技力量的支撐下綻放出更絢麗的光輝。(記者 孫 瑜)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 絲路中國

(原標題:第三次新疆科考:只為絲路明珠更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