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黃金樞紐”助絲路暢行 奮力繪就美好圖景

果熟菜香正此時,又是一年豐收景。在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洋蔥、蘋果、馬鈴薯等甘肅特色農産品正等待著搭乘南亞班列組團“出海”。另一邊,裝載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專列順利開行,將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預計15天后抵達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幹,隨後在當地分撥至中亞其他國家和地區。

開往南亞和中亞方向的班列線路是蘭州陸港目前開通的六個方向國際貿易通道的其中兩條,此外還有中歐、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吉烏、隴海大通道等四條通道。

近年來,蘭州陸港還陸續打通了阿拉山口、二連浩特、霍爾果斯、伊爾克什坦等10個口岸通道,可通達歐洲莫斯科、杜伊斯堡、漢堡及中亞阿拉木圖、塔什乾等22個國家34個城市。去程主要是日用百貨、機械設備、汽車配件、服裝布料、純鹼、石棉、甘肅農特産品等貨品,回程以糧食、石油焦、棉紗、冰凍海産品等為主要貨品。

蘭州陸港位於蘭州市西固區,是依託“一帶一路”倡議進行規劃和建設的。本報記者隨“一帶一路上的河西走廊”大型全媒體採訪團來到蘭州時,看到九曲黃河穿城而過,南北兩山相向而立。這個自古便是“控扼衝要、道通西域”的絲路要地,如今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中,作為西北地區唯一集鐵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于一體的立體型國家級綜合運輸樞紐,從內陸腹地發展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和重要門戶。

而依託蘭州的區位、交通、産業等優勢,蘭州陸港從無到有,應運而生,成為甘肅省服務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一帶一路”重要的國際物流轉机樞紐和國際貿易物資集散中心,“黃金樞紐”作用日益顯著。

走進蘭州陸港,一排排藍色集裝箱有序擺放,高聳的龍門吊正將一個個集裝箱吊放到火車上……列車賓士,汽笛聲疾,通江達海,暢銷世界。

在蘭州陸港管委會口岸外經處處長張政眼裏,蘭州陸港自建立以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還是黃河岸邊的一片曠野,如今佔地3000畝的東川鐵路物流中心、蘭州鐵路口岸、多式聯運物流園、B型保稅區等相繼建成並運營。

張政表示,蘭州陸港的主要優勢是六大鐵路幹線交會於此,多條高速公路、國道也在此會聚,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毗鄰而建,形成公鐵、鐵海、空鐵聯運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內輻射陜、甘、寧、青、新、藏等省區,對外輻射歐洲、中西亞、南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蘭州陸港還不斷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經貿合作交流。國際方面,多次赴歐洲、中亞和東南亞國家進行項目考察和合作交流,與15個共建國家建立合作交流機制,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成立貿易代表處,與烏茲別克塔什幹互設海外倉,與中白工業園互設姊妹園等;國內方面,加強與成都、重慶、西安、義烏、欽州等國家物流樞紐和港口的合作交流,先後合作設立廣西北部灣港、營口港、曹妃甸港等12個內陸無水港或辦事處,與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互設友好園。

由於各省對班列的補貼政策略有不同,為吸引更多班列發運企業來蘭州陸港,張政設想,未來能與新疆、青海等西部省份建立溝通磋商機制,規避同質化競爭,形成優勢互補,進而共同與沿海地區的班列發運達成優勢互補戰略。

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全國18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的蘭州陸港,紮根隴原、苦幹實幹,助力“鋼鐵駝隊”暢行絲路,奮力繪就“一帶一路”美好圖景。(記者 吳娜)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黃金樞紐”助絲路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