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暖泉鎮西古堡:時光流淌 古韻悠長 別具一格

歲月流轉,張家口蔚縣歷史上素有“八百莊堡”之説。從崇山峻嶺到平地河川,有村便有堡,見堡則有村,堡堡相連匯成鎮。如今更享有“南有福建土樓、北有蔚州古堡”的美譽。其中,暖泉鎮西古堡以其別具一格的古城堡風貌聞名遐邇,成為當中最為獨特、保存最為完好的一例。

百年滄桑現風華

歷史長河中,蔚縣匯聚遊牧民族、農耕民族的多種文化精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地域特色文化。風格獨特的暖泉西古堡便是例證。西古堡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傳説是由當時的冀昌總兵張邦奇修建,歷史上曾是駐防屯兵之所。其實,這裡的風貌並不是一次性修建而成。清康熙年間,西古堡南北兩頭的甕城才建起來。當地人形象地把其叫“虎抱頭”。一個村級城堡規劃成如此格局,足以説明西古堡的建制規格之高。而蔚縣八百莊堡中有甕城者甚少,西古堡是唯一一座有兩座甕城的古堡。

西古堡之所以成為八百古堡中獨樹一幟的存在,不僅源於其厚重的歷史背景、巨大的社會價值,還因為其內部獨特的風貌,是集“古民居、古寺廟、古城堡、古戲樓”四大文化景觀為一體、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古村落。目前,堡內現存古民居院落180所,其中較大的連環套院6所,規整四合院50所。2003年,西古堡被評為“河北民俗文化第一村”,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雕刻時光”留永恒

有村必有堡,有堡必有寺廟,有寺廟必有戲樓——這是蔚縣建築當中顯著的特點。採訪團在走訪西古堡時,對蔚縣的建築風格有了更進一步了解。

由南甕城進入,一座小巧精緻、飛脊鬥拱、彩繪紛呈的古戲樓十分別致。戲樓主體不算大,獨特的是三開間戲樓兩側各有耳房與主樓相連,因此被稱為雙耳戲樓。這種設計形式不但造型美觀大方,還增加了戲樓的使用面積,唱戲時鑼鼓絲弦可分在兩旁伴奏,起到了很好的擴音作用。這在蔚縣古戲樓當中是獨一無二的。

蔚縣當地有“五朵金花”之説,其中雕花精美絕倫,自成一“朵”。蓮花、祥魚、鳳凰、錦雞……行走于古堡內,隨處可見靈動活潑的磚雕、木雕、石雕、匾額等裝飾。獸首花草、祈福圖案等被用在建築的墻脊、照壁、瓦當等顯眼部位。窗戶、門框上有獅子滾繡球、福字等木雕,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就連古民居的煙囪,也用磚雕成有門有窗的閣樓狀,令人讚嘆。沉浸於此,一行人不禁被古時精細的做工、匠心的工藝所折服,感受到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嚮往。

來到東西樓房院即董汝翠住宅,氣派的大門樓引得一行人抬頭觀望。雕花技藝愈發講究,最上面是五隻製作精美的蝙蝠,寓意“五福臨門”,下面是暗八仙和琴棋書畫屏案如意,“暗八仙”是八仙過海中八仙手中所持之物,寓意吉祥。

尋“味”古堡撫人心

漫步古堡街路巷陌間,灰磚土瓦,略有不平的石板路,烏黑斑駁的木門……撲面而來的是濃烈的古風古韻,仿佛伸手就可觸摸到歷史。古今交融得如此自然,那麼不留痕跡,讓記者誤以為自己已穿越時空,置身在古人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中。停下腳步,看夕陽西下,余暉落在房檐的雕花上;叮噹作響的推車從鐘鼓樓進進出出;家家戶戶熱氣升騰,氤氳中透著微光伴著食物的香氣……眼前的景象不正與數百年前驚人的相似嗎?記者這才恍然,這裡是古堡,但更是尋常百姓一代代的家啊!

百轉千回,同古堡風貌一同傳承下來的還有那最撫凡人心的暖泉味道。到了西古堡不嘗一嘗這裡的小吃怎麼能算到此一遊?薄如白紙的旋粉兒,入口即化的豌豆粉,嫩滑的豆腐幹,酸甜可口的杏乾兒,冰涼解膩的甜糊糊……每一口都是唇齒味蕾的享受,每一道都是民間智慧的精髓。(記者 聶忠華 李如意 韓梅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暖泉古堡:時光流淌 古韻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