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説書學剪紙 這裡有延安最傳統的文化遺産
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延安市曲藝館副館長孫岩向記者介紹國家級非遺陜北説書
10月9日,“賡續紅色血脈 傳承奮鬥精神”網路主題陜西篇活動採訪團走進延安市曲藝館和金延安景區,領略陜北説書、剪紙等非遺項目魅力。
陜北説書——傳承不朽的延安文化
2006年,陜北説書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4年,在中國曲協、陜西省文聯、陜西省曲協和延安市的關懷和支援下,陜北説書館依託于延安市曲藝館啟動籌建。2020年11月,陜北説書館正式開館運作,成為全國唯一一座完整展示陜北説書的主題專館。
説起延安市曲藝館就不得不提起人民藝術家韓起祥先生。1978年10月,在韓起祥的倡導下,延安市曲藝館(原稱“延安地區曲藝館”)正式掛牌成立。
作為我國著名民間藝術家、陜北説書大師,韓起祥在早期西北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就在陜北高原山巒溝壑間動員人民群眾,被親切譽為“三弦戰士”。他堅持長期深入農村體驗生活,身為殘疾人,他靠聽、靠問、靠親身體驗,有感而發,作品生活氣息濃厚,語言生動活潑。
高河曉(前排中間)和採訪團記者合影
“韓起祥參加革命後不説古書、不算命、不還願,無飄檐、無書帽,字正腔圓、颱風正派,是一位里程碑式的説唱大師,精通50多種民歌小調,30多種説唱曲牌,一生改編創作570多部、合計400多萬字説書作品。”延安市曲藝館副館長孫岩介紹,韓起祥從延安時期到新中國成立以後的40年間,培養了近千名説書藝人。
“延安是中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陜北説書館的建成開放,對於繁榮陜北説書、宣傳延安文化、弘揚延安精神,必將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延安市副市長張建波曾在陜北説書館開館儀式上表示。
孫岩介紹,在老一輩説書藝人的傳承影響下,近年來延安市曲藝館發揮自身優勢,舉辦陜北説書民間藝人培訓班12期,培養優秀説書藝人300多人,堅持每年開展非遺進社區、進景區、進校園等活動。
延安剪紙——弘揚偉大的延安精神
離開延安市曲藝館,採訪團來到金延安景區,這裡也聚集著一批非遺項目。
高河曉出生在貧苦農民家庭,小時候因沒有錢治病落下了殘疾,成年後選擇了剪紙藝術的學習和創作,現為延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通過剪紙這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他成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金延安景區南街,以高河曉名字命名的剪紙藝術館同時還是剪紙藝術培訓中心。記者看到,他精美的剪紙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以紅色文化為主題,比如“寶塔山”等。高河曉説,延安是革命聖地,剪紙藝術當然要弘揚延安精神,而且還要不斷創新,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剪紙,熱愛剪紙,也將延安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隨後,記者在特色美食街區體驗了另外一個非遺項目——子長煎餅的製作技藝,並參觀了延安紅色家風館。
據了解,近年來,延安市不斷加強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摸排、調查和採錄,蒐集、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産10大類1000多個項目,同時實現了非遺保護線上隨機交流和資源共用。延安文藝紀念館、陜北説書館、延安市非遺陳列館等重點市級非遺場館和13個縣級非遺陳列館建成投運,在陜西省率先實現縣級非遺陳列館全覆蓋。舉辦非遺傳承人培訓班92期,舉辦陜北文化專題講座、論壇等60余次,開展非遺研培,累計培訓學員3000多人次。(王耀進)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