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越韻融一體
四連銘文銅鼎
名稱:四連銘文銅鼎
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出生時間:西漢
戶籍登記時間:1981年
現住址:咸陽博物院
近日,大雨滂沱,咸陽博物院內熙熙攘攘,連日的陰雨天氣依然阻擋不了人們走進博物院、聆聽文物背後故事的熱情。在博物院第四展室的醒目位置,陳列著一個造型獨特的青銅鼎,講解員劉倩怡正在向遊客們繪聲繪色地講解:“此鼎名為四連銘文銅鼎,是國家一級文物。它的主人是漢文帝長女、漢景帝胞姐、漢武帝姑母館陶公主劉嫖。此鼎造型獨特,設計獨具匠心……”
劉倩怡介紹,四連銘文銅鼎是咸陽博物院于1981年徵集而來的文物。“我們的文物宣傳保護工作做得很好。這件銅鼎是農民在田野裏發現後移交給我們的。”
作為漢代貴族器物,四連銘文銅鼎為人們了解研究西漢時期的歷史、生産生活方式以及雍容華貴的皇家生活提供了生動的實物資料。透過這件銅鼎,數千年前南北文化加速交融的繁榮景象生動呈現在人們眼前。
壹 館陶公主劉嫖之器
青銅器上的銘文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資訊,可以反映歷史的真實情況,對史料有極大的佐證和補充作用,是人們探究歷史真相的重要依據。
四連銘文銅鼎其中一鼎橫刻銘文二十字:“銅連鼎四合容各三斗並重九十三斤館陶家霸田”。
“鼎上的銘文雖短,但內容豐富,向我們翔實地描述了這件器物的質地、名稱、容積、重量、主人的身份等內容。”劉倩怡説。
劉倩怡介紹,“銅”是指器物的質地;“連鼎四合”道明瞭器物的造型,即由四個鼎連在一起;“容各三斗”為鼎的容量,每個鼎的容量是三斗,鬥為容積單位,西漢一斗相當於現在的2000毫升;“並重九十三斤”指的是鼎的重量。“館陶家”為器主人封號,“館陶”指器主人的食邑,“霸田”是地名。
“這些銘文鏨刻而成,是隸書味濃厚的漢篆。從鼎的造型、銘文風格來看,此鼎應為西漢初期至西漢中期的器物。”咸陽博物院陳列部主任田小華説,“漢代青銅器的刻銘大多包括器主、器物容量、重量等內容。從銘文字形上來説,我們認為這二十個字,雕刻得樸拙、大氣,筆意濃郁。”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漢代,“家”一般是公主、太子、諸侯王、列侯居處的稱呼。西漢青銅器上刻“家”字的銘文甚多,如“陽信家”“平陽家”“敬武主家”等。
歷史上,有四位公主食邑封在館陶(現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一是漢文帝劉恒長女劉嫖,二是漢宣帝劉詢長女劉施,三是漢光武帝劉秀第三女劉紅夫,四是唐高祖李淵第十七女。《漢書·東方朔傳》記載:帝姑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堂邑侯陳午尚之。對照文獻,這個時期稱“館陶”的唯有漢文帝長女劉嫖。因此,咸陽博物院相關人士推斷,此四連銘文銅鼎應為館陶公主劉嫖之器。
貳 造型獨特的珍品
咸陽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四連銘文銅鼎由四個造型相似、大小相同的鼎腹部相連而成,通高22釐米,口徑21.5釐米,四鼎各作斂口,子母唇,鼓腹,圜底,每個鼎體各有一足,共四矮蹄足。鼎蓋和器身用樞軸連接,既可以自由開闔,又可防止器蓋和器身脫離。四連銘文銅鼎其中兩鼎有蓋,兩鼎蓋佚失。鼎腹外側各置一環形附耳,腹蓋素面,腹上部飾弦紋一圈。
“從造型上來説,漢式銅鼎往往是單體造型,典型特徵是矮蹄足,一般被設計為三足圓鼎或四足方鼎。”田小華介紹,四連銘文銅鼎造型奇特,是古代銅鼎中的珍品。在目前出土的漢代銅鼎中,尚未發現同類四鼎相連、四矮蹄足造型的器物。
“四連銘文銅鼎的形制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可能是參考了那時百越地區的器物的造型特點。”田小華説。
百越地區是指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古越族人分佈的地區。《漢書·地理志》記載: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書中記載的百越地區大致位於今江蘇南部及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一帶。
百越有不少出土的陶制文物與四連銘文銅鼎形制相同。如1953年,在廣州市華僑新村出土的陶罐。此種形制主要流行于西漢前期,延續至西漢後期,到東漢消失。考古人員在罐內發現果樹葉、果核殘留,分析該陶罐應是當時人們用來盛乾果或調味品的器物。
“我認為,四連銘文銅鼎有一典型特點,即反映了中華民族大融合時期南北文化的交融,體現了北方中原地區人民對南方百越地區文化的認可和尊重。”田小華説,西漢時期,各民族間經濟文化聯繫加強,民族文化不斷交融,四連銘文銅鼎的形制可能是那時的漢代貴族從百越地區的器物中獲取靈感後鑄造的。
參 回歸本質的實用器具
“四連銘文銅鼎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同時烹煮食物,像四宮格火鍋一樣。”劉倩怡説,相比于單鼎,四連銘文銅鼎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
青銅鼎最早從陶制三足鼎演變而來,沿襲了陶器的功能,起初用來烹煮食物,是一種飪食器。從西元前21世紀至西元前5世紀,鼎從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步走上政治舞臺,發展成為禮器,變為統治階級權力的重要象徵,也是等級制的標誌。漢代學者何休注《公羊傳·桓公二年》記載: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青銅鼎在商、周時期發展至極盛。為配合其禮器的功能,青銅鼎往往形制大氣、造型威嚴、雕琢繁複,其象徵意義遠遠超過了實用功能。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王室衰弱,諸侯群起爭霸,青銅鼎逐漸褪去神秘威嚴的外衣。
西漢時期,由於冶煉技術走向成熟,青銅器漸漸被鐵器取代,青銅文化走向衰落。這個時期的青銅鼎形體變小、鼎壁變薄,又演變回實用器,恢復了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同時,該時期流行于奴隸社會的獸面紋等裝飾紋飾基本消失,銅鼎紋飾形成素面風格。四連銘文銅鼎的鼎腹、鼎蓋是素面風格,形制大小適用於人們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鼎用於祭祀的功能正在逐步減退。
據了解,漢式鼎形制通常根據人們生活需求進行變化,重點突出實用性。青銅鼎大多為帶蓋鼎。相比于無蓋鼎,帶蓋鼎既可保證鼎內食物溫度,也可避免鼠、蠅等蟲害侵擾,保證食物乾淨衛生。
“我們可以看到鼎腹有凹槽,以小孔作軸,理論上蓋子是可以掀開的,但現有的鼎蓋上並沒有附著相關連接物。”田小華介紹,目前,鼎蓋和鼎身嚴絲合縫,可能是當時單體鼎和四連鼎均是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鑄造的。現有鼎蓋上置三個環紐,紐端有端柱,可以倒置。仰置時,鼎蓋可作帶足淺盤,體現了西漢時期人們對於器物實用功能的追求。本報記者 琚鵬飛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漢風越韻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