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杭侃:交融與互鑒,雲岡文化的多元與融合

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事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事關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事關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和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佛教考古學的創建者宿白先生認為,雲岡石窟所創造和不斷發展的新模式,很自然地成為北魏領域內興造石窟所參考的典型。雲岡石窟在東方早期石窟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對它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成為研究東方早期石窟的關鍵。

西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開啟了北魏平城時代的大幕,現在的大同成為平城時代絲綢之路的起點。

絲綢之路繁榮的背後是平城實力的集聚。從建都平城起,從被北魏滅亡的各個政權區域內強制遷徙,或是從南北戰場俘獲的人口、財物,主要都集中到平城及其附近。

一個與佛教藝術相關的考古發現是2015年公佈的大同仝家灣北魏邢合姜墓,出土了一座基本完整的石槨,石槨四壁及頂部繪有釋迦多寶佛、七佛、供養人、飛天等佛教題材壁畫,被一些學者認為描繪的是一座完整的佛殿。根據墓葬中出土的一塊紀年墓碑提供的資訊,該墓墓主是幽州燕郡安次縣人韓受洛拔之妻邢合姜。邢合姜為長安馮翎郡(治所在今陜西西安高陵區)萬年縣人,葬于北魏皇興三年(469年),夫妻兩人都是定居平城的移民。

邢合姜墓的繪畫內容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訊。其繪畫使用了來自印度的凹凸畫技法,但又與印度、中亞所流行的凹凸畫法略有差別。可以理解為是凹凸畫法傳入平城之後,與中國傳統線描技法相結合,産生的融中外技法于一體的新型繪畫風格。這座墓葬壁畫表現出更多的文化因素。正是因為匯聚了來自北魏各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上廣泛的中外文化交流,才造就了真容巨壯的雲岡藝術。

鮮卑人原來不信仰佛教,隨著征服範圍的擴大,逐漸接觸到了佛教。439年,在攻滅佛教盛行的北涼政權之後,佛教在北魏大為興盛。

如果説雲岡第一期造像給人以“宏壯”之感,那麼雲岡的第二期造像,給人的感覺就是“優美”,如被稱為“雲岡最美造像”的雲岡石窟第5窟外壁的一尊造像所體現的攝人心魄的美感。在雲岡石窟第一期可以看到其受外國藝術的影響,第二期則可以看到很多中國傳統元素進入了石窟裏面。

雲岡第二期洞窟主要開鑿于孝文帝和馮太后執政至遷都洛陽之前。這一期的壁面以壁龕為主,龕的分佈有上下重龕、左右對稱式和屋形龕等,這是中國漢魏以來傳統壁畫的佈置格局。這一期的造像題材呈現多樣化的態勢,並出現了世俗供養人的行列。供養人的服裝,早期還是鮮卑夾領小袖式的遊牧民族服裝,晚期供養人則穿上了漢式寬博的衣服。重層佈局的壁面和分欄長卷式浮雕畫面,以及窟口崖面上的雕飾鬥拱的窟檐外貌,甚至重層樓閣式的高塔和聳立中庭下具龜趺的豐碑,都體現出中國漢式殿堂的傳統形式。畫面附榜題,龕尾飾龍、雀、博山爐、獸面裝飾等更是漢地所常見。題材突出釋迦,主像有三世佛、佛裝交腳彌勒,還有依據《法華經》雕出的釋迦、多寶佛和依據《維摩詰經》雕出的維摩、文殊對坐像,以及修持“法華三昧觀”所要求的本生、佛傳浮雕及七佛、供養天人等,説明這個時期漢化的趨勢發展迅速。

雲岡石窟第二期造像開啟了石窟藝術大規模中國化的進程。正如梁思成先生等闡釋的,石窟藝術雖然源自西方,“但觀其結果,在建築上並未動搖中國基本結構。在雕刻上只強烈地觸動了中國雕刻藝術的新創造——其精神、氣魄、格調,根本保持著中國固有的”。

雲岡石窟是多元文化的結晶,也是文化交流的産物。它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杭侃:交融與互鑒,雲岡文化的多元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