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清江源頭 人文秘境:湖北恩施發展旅遊産業

仲秋時節,乘車穿行于鄂西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見群山聳翠、峰巒如聚,溪澗奔流、怒濤卷雪,與湖北東部江漢平原的大江旖旎、沃野千里形成巨大反差。

攤開地圖,但見大巴山脈的分支巫山山脈、苗嶺分支武陵山脈、大婁山山脈的北延部分齊岳山脈合圍恩施,正是這種獨特的地理構造將豐沛的水汽挽留在了當地。這不,長江的一級支流清江就發源於齊岳山脈,流經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長陽、宜都7個縣市。《水經注》載:“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見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于湖北,八百里清江就是一條景觀內河,山與水的結合、億萬年的流水侵蝕,喀斯特、丹霞地貌薈萃,造就了一個“地理盆景”。這裡峰林飛瀑、裂谷溶洞,恩施大峽谷、騰龍洞……奇山異景數不勝數。

清江與其北部的長江母親平行並流,卻盡顯愛捉迷藏的頑童本性,一路奔騰跳躍,時而穿行于石林,時而隱身於地下,造就“三明、三暗、十八曲銀河”。當地誌書記載:“潛流至汪營龍洞溝涌出地面,至城東落水洞潛入洞中,于觀彩峽露出地面,明流一公里又成伏流,于黃泥坡北黑洞出……”據不完全統計,清江流域有暗河87條,其中河長大於2公里的暗河就有58條。在利川落水洞,浩浩清江從落差20多米的瀑布上跌落,潛入高40米、寬20多米的洞口,倏忽之間,隱身於地下暗河,形成“臥龍吞江”的獨特景致。

清江如同在淵潛龍,萬古流淌切削水蝕,鬼斧神工般創造了稀世奇景。但在歷史上很長時間裏,這對農業和交通來講,卻無疑是一場災難。

水流將大地切割得七零八落,造就了太多“巴掌田”“雞窩地”,四塞之崮、舟車難通,致使土貨不出、外貨難入。正如清代文學家顧彩面對恩施屏山峽谷發出的慨嘆:“蜀道難,其難未必如屏山!”

曾經,山切水削切斷了出山的路,讓這裡的珍稀物産隔絕於世;彼時,道阻且長阻斷了進山的路,讓人們隔山慨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隨著近年來湖北省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現代物流體系的建立,一座座橋梁,一條條隧道在恩施的群山深澗間連路成網。

天塹變通衢,讓人、文、地、産、景等原本隔絕的要素匯于一體,讓農旅融合成為可能,也讓其“土、硒、茶、涼、綠”的特色優勢得到彰顯。

在這片宛如“桃花源”的土地上,富硒土壤分佈面積佔調查區國土總面積的53%,適硒土壤更是佔到全州的95.6%以上,耕地、園地、草地土壤平均含硒量達0.76mg/kg,含量之高、分佈之廣,堪稱全國各市州之最。在恩施雙河漁塘壩發現的野油菜,含硒量192~1245mg/kg,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含硒量最高的植物。在有“世界硒都”之稱的恩施,哪怕最普通的山貨都可以加上“硒”字作為定語,硒紅茶、硒稻穀、硒藤茶、硒大蒜、硒馬鈴薯……85后土家族小夥席印海每天都駕車奔行于恩施州的318國道,他帶領沿線的30個村子2000多戶村民種植馬鈴薯,通過網際網路,恩施小馬鈴薯成了武漢市民眼中的“本地尖貨”。

在恩施州來鳳縣,一種學名“顯齒蛇葡萄”的野生植物,被土家族悠久的制茶技藝製成“藤茶”,因與文化旅遊要素的緊密結合,近年來成為備受熱捧的茶中新貴。你瞧,綠濤漫卷的茶山上,採茶工人們手指翻飛,忙得不亦樂乎。高尖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海艷説,這一千多畝的基地,每年可帶動300多戶村民就業致富。

把農民鑲嵌在旅遊産業鏈上,讓村寨變景區、民居變旅館、農産品變旅遊商品,推進農業結構轉型、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近年來,恩施形成了以二官寨、龍馬風情小鎮等為代表的一批鄉村生態文化旅遊樣板,一些村寨還成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湖北省旅遊名村。僅在恩施州恩施市,鄉村旅遊就吸引遊客近400萬人次,實現消費突破33.84億元,帶動50萬人吃上了旅遊飯。(本報記者 王建宏 張銳 嚴德勇)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劉松

(原標題:湖北恩施:清江源頭 人文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