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師胡楊河市:讓軍墾文化“活起來”“熱起來”“火起來”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第七師胡楊河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軍墾文化資源。如何講好紅色故事,盤活紅色文化資源,是當前第七師胡楊河市面臨的全新課題。
9月26日,“弘揚兵團精神 建邊疆幸福城”網路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來到第七師胡楊河市,探訪第七師胡楊河市如何奏響文旅三篇章,讓軍墾文化“活起來、熱起來、火起來”。
第一樂章:“活起來”的魅力
在天山北麓中段、準噶爾盆地西南部的奎屯河下游,有一座年輕的兵團城市——第七師胡楊河市,奎屯河溫情的河水孕育了它,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塑造了它,它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胡楊樹深深紮根在這片土地,它敞開懷抱,鐘靈毓秀,競展風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軍墾文化便是第七師胡楊河市的靈魂。近年來,第七師胡楊河市圍繞“以文立城”“以文化人”兩個關鍵點,將軍墾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有機融合,積極挖掘傳統文化技藝的新內涵,通過創新推出新産品、煥發新活力,始終讓文化浸潤整座城市、讓文明滋養每個市民。
9月26日,採訪團來到了第七師胡楊河市文化館。走進第七師胡楊河市文化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挺拔的胡楊樹。“活著昂首一千年,死後挺立一千年……”伴隨著講解員孫鑫的解説,胡楊樹那旺盛的生命力展現在人們眼前。
第七師胡楊河市文化館講解員孫鑫接受採訪
孫鑫説,第七師胡楊河市文化館總建築面積約1.48萬平方米,全年免費開放,進行公益性講解。館內有序廳、歷史展廳、城市建設展廳、工農業發展展廳和臨時展廳等五個展廳。一樓的歷史展廳內,生動再現了老一代軍墾人紮根邊疆、艱苦創業的生活環境。一件件銘刻著歷史印記的文物、一幅幅被時間褪去顏色的珍貴照片,記錄了屯墾戍邊的崢嶸歲月。
如今,第七師胡楊河市文化館已成為走進第七師胡楊河市、了解第七師胡楊河市、宣傳第七師胡楊河市的重要窗口。
“活起來”的魅力還濃縮在胡楊河市對軍墾文化的深入挖掘上。近年來,第七師胡楊河市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深入挖掘軍墾文化內涵,著力打造出一二五團“柳溝文化”、一二六團“戈壁母親”、一二七團“豫劇之鄉”等一批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軍墾文化吸引力和推動力不斷增強。
第二樂章:“熱起來”的魄力
文化,是城市獨一無二的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發展的精髓和軟實力所在。如何將“軟體”變“硬”,讓文化的陽光溫暖大眾?
9月27日,採訪團來到了第七師胡楊河市126團戈壁母親廣場,一條條獨具特色的文化長廊、一幅幅漂亮精美的宣傳畫、一個個精彩傳神的戈壁母親雕塑映入眼簾,讓前來參觀學習的遊客眼前一亮。
近年來,第七師胡楊河市聚焦建設“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示範區”將紅色基因、兵團文化、歷史文化有機融入城市建設之中,厚植城市文化底蘊,塑造文化靈魂。
例如,第七師胡楊河市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深入挖掘軍墾文化內涵,著力打造出一二五團“柳溝文化”、一二六團“戈壁母親”、一二七團“豫劇之鄉”等一批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軍墾文化吸引力和推動力不斷增強。
再比如,第七師胡楊河市一二六團陸續建成了以“六館兩場兩中心一園一居”為載體的“戈壁母親”紅色教育基地,大力弘揚兵團精神,挖掘軍墾人物事跡,收集軍墾老物件,創作軍墾雕塑作品,塑造軍墾實景等,打造出“戈壁母親”文化品牌,成為第七師胡楊河市重要文化標識。
此外,一些文藝愛好者的軍墾文藝作品創作靈感被激發出來。他們在軍墾文學、影視、剪紙、美術、攝影等領域創作了大量主題作品,創建了由800余名文藝愛好者組成的文藝隊伍,在各自戰線上發揮積極作用。
從20世紀70年代的長篇小説《古瑪河春曉》,到新世紀的電視劇《戈壁母親》《熱血兵團》《大牧歌》,第七師胡楊河市涌現出了沈凱、陸天明、韓天航、韓子勇、豐收、陸川等數十位文藝名家,先後有6人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飛天獎”“魯迅文學獎”“綠洲文藝獎”等獎項,以韓天航為代表的軍墾文學、軍墾電視劇享譽全國。
如今,第七師胡楊河市公共文化場館覆蓋城鄉,一件件文藝精品教化人心……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處處散發著濃厚的人文氣息,展現著文化迸發出的蓬勃生機與活力。
第三樂章:“火起來”的動力
文旅産業的發展影響著一座城市的整體實力,是城市的“名片”,如何把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第七師胡楊河市在思考、在行動。
近年來,第七師胡楊河市以文化為載體,不斷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為旅遊産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完善旅遊産業體系,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
強化頂層設計,做實謀篇佈局。第七師胡楊河市編制出臺《師市文化和旅遊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構建“一核、兩線、三廊、四區”的師市全域旅遊空間佈局,編制儲備文旅項目82個,高標準謀劃了總投資26.9億元的胡楊河濕地公園景區,以職工文體中心、體育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為支撐,加快旅遊+文化、旅遊+體育等産業融合發展速度,通過高起點謀劃發展、高標準推進建設,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和旅遊城市功能。
打造文化小鎮,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第七師胡楊河市重點打造一三〇團胡楊文化小鎮、一二九團特色農業休閒小鎮等4個代表區域文化的特色小鎮;積極組織舉辦一三〇團金胡楊攝影節、一三七團草原文化節等,利用文化旅遊節慶品牌,推動文化建設與旅遊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此外,第七師胡楊河市以品牌創建為契機,全力推進旅遊服務水準提檔升級,2022年推薦申報星級酒店和農家樂、等級民宿、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8家,並通過景區提質升級、開發文旅新産品、打造文化旅遊新品牌,構建起了文旅融合發展“大格局”。
近年來,第七師胡楊河市著力打造文旅品牌、文旅新業態的舉措,也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2022年,全年師市旅遊業實現旅遊收入8.3億元,旅遊人數200萬人次。
諸多數據和成績既是第七師胡楊河市“文旅交響曲”的生動寫照,更是第七師胡楊河市軍墾文化“活起來、熱起來、火起來”三個樂章的時代節拍。(周金柱 楊夢園)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