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美學引入傳統村落
初秋時節,潮間帶藝術村熱鬧非凡,9月中旬,記者踩著石子路,繞過矮籬笆,踏入茅屋老宅,映入眼簾的是滿墻的字畫,還有沉浸于創作中的藝術家。
潮間帶藝術村位於鹽城市亭湖區黃尖鎮興農村,毗鄰丹頂鶴濕地生態旅遊區,去年8月興農村放大世界自然遺産與中華傳統文化的疊加優勢,打造了全國首個組團式茅草屋藝術村,無論是藝術大師還是普通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詩與遠方”。
書法家漢南最近在籌備對外交流的作品,在藝術村陸續住了半年多,“這裡空氣很好,早上起來有時候還能聽到丹頂鶴的叫聲。”對漢南來説,藝術村靜謐的氛圍很適合創作,空閒的時候,漢南喜歡和朋友們在菜園裏採摘蔬菜,在院子裏圍爐煮茶,體驗“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或是到音樂酒吧裏聽幾首懷舊老歌。
最吸引漢南的,還是藝術村村民的質樸和熱情,他們不時拿來自家種的花生和糯玉米邀他品嘗,漢南把字畫送給他們,村民們很喜歡,紛紛裱起來挂在家裏,這樣有人情味的交流讓漢南覺得很舒服,“我們平時住在城市裏,人與人之間有些陌生疏離,在這裡,你能感覺那些缺失的東西又回來了。”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陸慶龍在蘇北生活了40多年,這份根植于故土的情感,讓他始終保持著詩意和純粹,蘇北農村也成為他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數十年來,陸慶龍在畫布上勾勒著家鄉的人,表現著他們的淳樸和熱情,描繪著家鄉的景,呈現著鬆軟的草垛、開闊的田野和隨風搖曳的蘆葦。潮間帶藝術村呈現的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常見的茅屋,清一色茅草頂、泥土墻能將陸慶龍的思緒拉回到幾十年前,不忙的時候,他喜歡體驗用土灶燒農家菜,“像是回到了小時候”。
“書畫名家來藝術村采風或者創作,可以免費吃住,根據協議,藝術家們需要留下一些墨寶,用於公益拍賣,這部分資金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黃尖鎮工作人員蔡麗娟告訴記者,目前,已有來自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榮寶齋畫院等140余名書畫名家簽約入駐,藝術村收儲了600多幅名家大師原創的書法、美術作品。
潮間帶藝術村就像一塊磁鐵,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也吸引著在外打拼的村民回歸。藝術村聘用的29名員工中,有28人是本村村民,他們經過培訓後,能熟練地為藝術家和遊客提供服務,在宜興從事了十幾年餐飲行業的陳偉蘭,深入了解藝術村的項目後,毫不猶豫辭職回家擔任藝術村的餐飲部經理。閒暇時,陳偉蘭經常揣摩陳列字畫的含義,和藝術村常駐書法家交流,對書法和繪畫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解。
村裏還流轉1500畝土地,打造集精品蔬菜瓜果、有機稻麥、花卉園藝、休閒觀光、採摘科普為一體的生態觀光農業項目,讓100多個村民就地就近就家就業。38歲的張玉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她告訴記者,以前,他們家的收入主要靠農田,種些玉米、黃豆和水稻,一年全家收入才兩三萬元。藝術村建成後,他們把土地承包給種植大戶,自己在村裏當餐飲服務員,“不但離家近,收入也不少。”在潛移默化中,張玉也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這個暑假,藝術村組織了公益書法課,張玉也為正在讀高中的兒子報了名。
藝術村處於黃(渤)海世界自然遺産核心區,“潮間帶”指的是海水與海堤之間的區域,動植物生命力強,象徵著勇立潮頭、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如今,國潮藝術、特色民宿、電商直播、現代農業等新名詞正不斷在村裏上演,8月底,潮間帶藝術村舉辦了首場藝術品拍賣活動,80多名書畫愛好者聞訊而來。“我們拍賣了92件作品,成交金額達116.8萬元。”蔡麗娟告訴記者,這筆錢將全部投入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慈善事業中。
茅屋雖土,文章很大,蔡麗娟説:“藝術村將藝術美學引入傳統村落,以文化創意激活鄉村業態,通過農文旅融合,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藝術村運營後,每日接待量可達800人,同時也吸引很多年輕人返鄉就業,在農業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份收入。記者獲悉,除了一期書畫村,黃尖鎮還在更高起點謀劃音樂舞蹈村、文學攝影村、美術工藝村和古法制鹽體驗區的建設。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當藝術美學引入傳統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