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氣候轉涼,做好校園傳染病防控

歷年監測數據顯示,每年9月至12月,是全省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傳染病報告高峰期。近日,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陳颯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監測數據顯示,現階段學校各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情況良好。但是,隨著氣溫逐漸轉涼,以及學生入學後易感人群聚集等原因,呼吸道、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風險增加。因此,要做好病例監測,落實學校傳染病防控制度,警惕學校出現聚集性傳染病例,做好應對準備。

記者:為什麼從開學季到12月要重視校園傳染病防控?

陳颯:開學季,恰逢季節轉換。進入秋冬季,天氣轉涼,人們戶外活動減少、室內活動增多、開窗通風頻次降低。密閉的室內活動、易感染人群的頻繁接觸等因素,使病原傳播風險增大。學生,尤其是幼齡學生,正處於身體的生長髮育階段,其機體免疫力較低,對各類傳染病普遍易感,外加自我防護意識較弱,容易導致傳染病流行。

記者:秋冬季,學校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主要的流行病學特徵是什麼?

陳颯:秋冬季,學校常見傳染病總體來説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有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支原體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其病原體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等途徑傳播。第二類是腸道傳染病,有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感染等。腸道傳染病經“糞—口”途徑傳播,通常由於細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飲用水、食具或食物後,未經過恰當的處理,被人們吃進去後發病。除此之外,還有以流行性出血熱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這類疾病主要通過人們在戶外活動、田間勞動時直接或間接接觸帶毒鼠傳播。

記者:如何做好校園傳染病防控?

陳颯:做好校園傳染病日常防控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學校和托幼機構要落實主體責任,做好校園管理,學生要做好自我防護,家長要做好家庭管理。

學校和托幼機構應做好校園管理和監督,堅持做好學生入校體溫監測,做好晨檢、午檢和巡檢,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工作,避免人員帶病上學或工作,做到傳染病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保持學校環境清潔,消除鼠害和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加強食品、飲用水的安全管理和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的監測和管理;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高衛生意識;積極開展豐富的課間活動,增強學生體質;當學校病例顯著增加時,應及時向屬地疾控中心報告,並配合落實傳染病防控各項措施。

學生應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餐前便後要勤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要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隨地亂扔,不隨地吐痰;規律作息,保證足夠的營養,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和熱熟食品;適當參加體育鍛鍊,提高自身抵抗力。學生一旦發現身體異常,應及時報告家長或老師。

家長應做好家庭管理,孩子出現發熱、皮膚皮疹水皰、腮腺疼痛腫大、嘔吐腹瀉等症狀時,要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按照要求隔離休息,並及時通知學校;家裏有傳染病人時,應適當隔離,避免交叉感染,照護患者時注意防護,佩戴口罩,洗手消毒,及時對患者所接觸的環境和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注意家庭環境衛生,室內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定期清潔廚房、衛生間等易受污染的空間,避免垃圾滯留引起蚊蠅滋生,減少病原傳播機會;提前了解疫苗知識、疾病知識。

記者:自己或身邊有人出現相關症狀時該怎麼做?

陳颯:自己或身邊有人出現相關症狀後,接觸同學、教師、家人時應戴口罩,降低疾病傳播概率;患者應按疾病管理要求隔離觀察,不帶病上班、上課;前往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要佩戴口罩,同時要儘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且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避免交叉感染。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氣候轉涼,做好校園傳染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