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文明是最美的風景線

文明,一座城市的靈魂。如今,在陜西各地,文明像秋季的丹桂之香,浸染著市民群眾。

9月27日,臨近中秋、國慶假期,綿綿秋雨擋不住人們出遊的腳步。漫步在西安街頭,車讓人、人守規,斑馬線上的文明成為常態;走進旅遊景點、背街小巷,人與景色和諧共生、煙火氣中一片祥和的畫面映入眼簾……

“我們對西安的‘車讓人’早有耳聞。百聞不如一見,這兩天算是徹底‘領教’了。”站在永興坊非遺文化主題街區路邊,來自瀋陽的遊客高永明,指著斑馬線前等候行人過馬路的車輛感慨地説。

“‘車讓人’這一點西安確實做得比較好,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高永明的朋友、西安市民李嚴在旁邊説道。作為一名普通市民,李嚴親眼見證、親身經歷了“車讓人”文明行為的養成,“大家剛開始都不習慣,但時間長了,車讓人、人守規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禮讓斑馬線成為了西安的亮麗風景線。”

文明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記者了解到,自2017年西安倡導“車讓人”以來,公交車、計程車司機帶頭示範,禮讓斑馬線氛圍漸濃,更多私家車主加入“車讓人”行列。如今,從車讓人到人守規,從不鳴笛催促到各行其道,從錯峰出行到讓景于客,西安的交通出行文明狀況和市民的主人翁意識,給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春節以來,西安旅遊一直處於火熱狀態。每逢節假日,一些熱門景區就會出現一票難求或擁擠的現象。為了讓外地遊客擁有良好的遊玩體驗,西安多個景區倡議本地市民讓景于客,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響應。不僅如此,很多市民還通過社交平臺為遊客出遊“出謀劃策”,給出旅遊攻略、美食地圖,甚至有市民邀請遊客到家裏做客。這些暖心舉動讓全國各地的遊客在舒心暢遊的同時,也感受到西安這座城市的溫度。

“歡迎大家來西安旅遊,我保證宅家裏不出去添堵”“準備回老家過節,誰要是訂不到酒店可以住在我家”……近日,眼瞅著中秋、國慶假期到來,為了打消外地遊客的顧慮,很多西安市民在社交平臺上為外地遊客打起了“強心針”,並不遺餘力地推介西安知名景點和美食。

“市民的熱情好客與文明素質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不僅能吸引遊客的到來,也能帶動大家文明旅遊。”西安公安旅遊警察支隊民警樊星輝告訴記者,針對中秋、國慶假期的旅遊熱潮,旅遊警察支隊與有關部門合作,一方面加強景區的聯合執法檢查,維護旅遊市場治安秩序;另一方面準備在景區開展宣傳活動,普及旅遊知識,營造文明出行的旅遊環境,提高廣大遊客文明旅遊和自我防範意識。

背街小巷,也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9月27日9時許,小南門早市的人潮慢慢退卻,早已等候在一旁的環衛工人開始打掃散落在地面的垃圾。

從年初的爆火,到現在的人氣持續鼎盛,以“菜場+早餐”聞名的小南門早市成為西安新晉網紅打卡地。

“我們每天9時開始打掃,每個人分區域清理垃圾,掃完以後再用水管沖洗地面。”一位環衛工人表示。小南門早市火了以後,管理人員不但加強了對食品安全和市場秩序的管理,而且對地面清潔要求比以前更高了,力爭給遊客留下一個好印象。

記者注意到,面對即將到來的旅遊高峰,9月25日,西安交警發佈2023年雙節假期“綠色、安全、文明”出行倡議書。節日期間,對於外地遊客因路況不熟等原因導致的輕微交通違法行為,未影響道路通行且未造成交通事故的,西安公安交警將繼續採取教育警告糾正為主的“首違免罰”措施進行柔性處理。

同時,西安交警倡議廣大機動車駕駛員文明禮讓斑馬線,不鳴笛催促、不爭道加塞、不鬥氣競速,為古都厚重文化底蘊增添文明亮色;倡議廣大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司機熱情待客、平穩駕駛,不亂停亂放、不隨意穿插、不急起急剎,打造平安路面亮麗街景;倡議行人及非機動車駕駛員各行其道,不闖燈、不逆行、不橫穿馬路,讓文明之花在古都街巷精彩綻放。

因為西安人,愛上這座城。路上千般景,最美是文明。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文明是最美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