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陜西大遺址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

9月26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辦“貫徹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個年’活動 奮力譜寫陜西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二十一場。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介紹陜西大遺址保護利用工作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文物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大遺址保護利用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産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省大遺址保護工作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強化大遺址保護,提升大遺址管理能力。陜西在大遺址集中的西安、寶雞、咸陽等市實行考古前置制度,實現出讓時“凈地”供應;依託“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館藏壁畫保護修復與材料科學研究”等4個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發揮陜西高校和科研機構優勢,加強大遺址保護研究;印發《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若干措施》,出臺《陜西省石峁遺址保護條例》《陜西省秦始皇陵保護條例》等法規以及《陜西省關於加強考古工作的實施意見》,持續完善頂層設計。

深入挖掘大遺址價值,加強保護利用宣傳。陜西深入推進“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石峁遺址、太平遺址、清平堡遺址等大遺址考古成果豐碩;省市縣三級協同聯動,穩步推進石峁遺址申遺工作;通過舉辦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聯盟大會,充分展示陜西大遺址保護工作成果。

有效利用大遺址保護成果,博物館展示水準持續提升。陜西考古博物館依託陜西大遺址資源,打通考古學科全鏈條,具有“中國考古的里程碑”重要意義;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建成開放;國家文化公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特色突出,建成秦始皇帝陵、石峁遺址、統萬城遺址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7處,橋陵、雍城等7處遺址進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立項名單,陜西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數量居全國前列;積極開展大遺址研學,開展秦始皇帝陵“走近考古——探尋大秦的上下世界”考古研學等活動。

下一步,陜西文物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彙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加大遺址保護工作力度,加強大遺址價值闡釋,提升大遺址展示利用水準,打造大遺址建設及展示利用一流樣板。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陜西大遺址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