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浙東運河:文韻和技藝在這裡交匯

秋分時節,江南微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浦街道,浙東運河文化園(浙東運河博物館)尤顯古韻。漫步周邊,可見千年運河清澈平靜,一幢幢白墻黛瓦的建築物在河邊靜靜佇立,整體景象宛若一幅水墨畫,古樸又不失靈動。

“浙東運河文化園由文博區、文創區及文旅區三部分組成,目前主體建築已建成。”9月23日,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文化廣電旅遊局(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浙東運河始鑿于春秋戰國時期,西起杭州西興,向東經紹興至寧波入海,全長約200千米,其中紹興段長約100千米。浙東運河整體通過水利工程設施,整合浙東地區各河湖水系,形成具有水運、防洪、排澇、輸水、灌溉等綜合水利效益的“運河水系”。

2014年6月22日,由京杭運河、隋唐運河、浙東運河3段組成的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019年,紹興市委市政府決策實施浙東運河文化園(浙東運河博物館)建設工程,並於2020年正式開工。

據介紹,該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329畝,總建築面積12.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5億元,將系統演繹浙東運河2500多年的發展演變史,全方位呈現運河沿線人文歷史價值內涵。

史料記載,西元前490年,越王勾踐修建了一條東西向貫通全境的山陰故水道,形成了最原始的浙東運河紹興段,並通過東、西兩條小江連接吳國及海上航線。漢晉時期,隨著鑒湖興建,西興運河開鑿,浙東運河基本格局逐漸形成。

歷經2500多年,曾經“浪槳風帆,千艘萬艫”的浙東運河,依然發揮著重要的水利、航運、生態等作用。這與浙東運河沿線鬥門、閘、堰、橋等結構的工程技術應用密切相關。

紹興平原河湖密布,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對河湖的防洪、排澇、灌溉、航運有著不同的要求,浙東運河水位實現統一調度就變得尤為重要。古時作為鑒湖樞紐工程部分的紹興玉山鬥門,起到擋潮和控制北部平原河網水位的作用。

據了解,在古代,浙東運河航船動力主要靠搖櫓、風帆和縴夫揹縴。運河形成和保護需要堤岸,揹縴需要道路,因而聞名於世的古縴道應運而生。利用石砌工藝技術,技藝高超的石工在水下直接作業,主要採用定位、放樣、搭排架、平整基礎、打樁、放盤石、砌築基礎等方法,從而形成行舟揹縴和躲避風浪的通道。

悠悠歷史奔來眼底,館藏內容博古通今。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要求突出中國大運河不同河段特點,建設浙東運河博物館等一批既相互銜接又各具特色的運河博物館。

紹興市越城區文化廣電旅遊局(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將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協調保護髮展並重,始終立足保護為先,堅持科學謀劃、系統推進,努力推動大運河統籌保護和全區經濟協調發展,全方位開展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工作。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浙東運河:文韻和技藝在這裡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