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荏苒 《延水謠》歌聲再起
80多年前,無數人唱著歌曲《延水謠》將自己的親人、愛人送上戰場。80多年後,一部話劇《延水謠》道盡了文藝戰士以筆為劍的壯志豪情,唱響了熾熱、瑰麗的青春之歌。
9月12日至17日,由西安話劇院創排的話劇《延水謠》首輪公開演出在西安新城劇場開展。該劇以三組人物的成長經歷為主線,串起抗戰時期延安文藝工作者的集體群像。每一個角色,都代表著一個真實的群體、一抹不容忘卻的印記。讓我們跟隨《延水謠》,重回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以夢為馬
以筆為劍
抗日戰爭時期,許多文藝工作者和文藝青年從全國各地奔赴延安。他們來到魯迅藝術學院,在戰火紛飛的時代尋得一方可以靜心學習的樂土。他們在這裡談論柴可夫斯基、畢加索、西方戲劇,創作著反映自己內心世界的“高雅藝術”:戰士們聽不懂的西方歌劇、缺乏美感而不被老百姓喜歡的寫實派繪畫、只有風花雪月的詩歌與文學……
當他們前往戰鬥一線,目睹了無辜百姓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親歷了警衛員為掩護他們而犧牲後,才看清了戰爭的殘酷。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藝術是宣傳、發動與組織群眾的最有力的武器。隨後,一批批為工農兵服務、鼓舞軍民士氣的文藝作品不斷涌現。
在各個革命根據地演出的歌劇《白毛女》,因為格外真實,致使飾演黃世仁的演員被憤怒的群眾圍追堵截;深受百姓喜愛的《小放牛》等節目讓演出隊每到一地,都能循著觀眾留下的雞蛋皮、花生殼被找到;以邊區軍民抗戰生活為內容,改造自西洋藝術的木刻版畫,開創了劃時代的“革命化”“民族化”“人民性”的藝術風格……《延水謠》演出現場,伴隨著舞臺上每一位革命文藝工作者的成長,觀眾真正體會到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使命。
舞臺上,當劇中憨直可愛、有勇有謀的范團長犧牲的消息傳來,文藝青年們悲憤高歌。溝壑交錯的黃土高原上,高高聳立的寶塔山召喚著革命者奮勇向前,奔流不息的延河水裹挾著革命先烈的熱血衝出這片土地的生命紋路,慷慨激昂的《黃河大合唱》穿越戰火硝煙為抗戰發出怒吼。舞台下,觀眾潸然淚下,那毫不遜色于槍炮的文藝力量在每個人的心中奔涌。激動之情化作歌聲與演出合歸一處,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在劇場中響起。
創作人民文藝
展現時代精神
延安是新中國文藝出發地,設立於此的魯迅藝術學院,為新中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革命家、文藝家。在這裡召開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引領著一代又一代文藝工作者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同行。
“我們一直想做一部關於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的劇目,這個想法已經有四五年了。每次看到當年的圖片和資料,就會既激動又好奇。當時極其艱難困苦的延安,是如何吸引一批又一批知識青年、文藝人才突破重重封鎖,跋山涉水來到此地?又是怎樣的力量,讓他們在經歷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後,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延水謠》應運而生。”西安話劇院院長任雪迎説。
在《延水謠》的創排階段,演職人員多次前往延安體驗生活,了解革命歷史。他們住窯洞,學習革命歌曲、陜北民歌、陜北秧歌,切身體驗當年延安文藝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為了還原當時延安的風土人情,《延水謠》的導演、舞美、作曲,甚至服裝設計師都特意前往延安生活一段時間,感受當地獨特的地理人文風貌。
“《延水謠》的戲劇性、音樂性和以往的話劇完全不同。劇中出現的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不僅與劇情深度結合,伴隨劇情發展相繼呈現,而且在全新的編排中洋溢出青春的氣息。舞美設計方面,則在最具代表性的延安元素上,進行了符合現代審美的改造,讓舞臺效果既現代又有年代感。”任雪迎説。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誠如該劇導演傅勇凡所説:“寶塔山是中國共産黨在艱苦卓絕的歷史環境下形成的精神寶塔,而延河水是養育了這樣一群人的精神河流。只有理解了這個地方的水土,才能真正理解為什麼在延安能夠孕育出那麼多充滿革命激情與生活厚度的優秀文藝作品。這也是本劇以《延水謠》命名的用意。”
與人民同心
與時代同行
《延水謠》作為西安話劇院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1週年、西安話劇院建院70週年的獻禮之作,甫一亮相就受到了業界專家、媒體、觀眾的廣泛關注。演出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劇作家、戲劇評論家歐陽逸冰評價説:“《延水謠》不但有人生的哲理,有歷史功績,還有文學理論的象徵,有益於非專業的廣大群眾去觀看。”
文化學者、作家肖雲儒認為:“《延水謠》中的人物和場景喚醒了我對過往的回憶。我似乎能看到李伯釗、柯仲平、丁玲、陳學昭、張仃那一代藝術家的身影。《延水謠》更直接點出了《黃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張光年的形象。熟悉的身影點燃了那個時代鮮活的回憶,成為《延水謠》藝術魅力的一個重要來源。記載延安文藝座談會的歷史資料和文學作品很多,但是通過話劇舞臺將80多年前的歷史場景展現在現代觀眾面前,應該説西安話劇院開了一個好頭。”
文藝評論家胡安忍表示:“《延水謠》很感人,動人心弦的劇情和著或低回或昂揚的音樂旋律,令人眼含熱淚,心酸動情。這種審美效果,源自劇中那精神的碰撞、情感的纏綿、雅俗的融合。它使人直觀感受到,延安革命文藝傳統不是一個固化的概念,而是理想與現實、高雅與通俗相互激蕩並不斷揚棄的創新過程。80多年過去了,文藝為什麼人的問題,依然沒有過時。以人民群眾的視角審視我們的文藝作品,永遠是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不二途徑。”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歲月荏苒 《延水謠》歌聲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