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買個適合老人用的輪椅為何如此難?

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約有1.9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失智人數約為4500萬人,認知障礙老年人超過1500萬人。面對龐大的老年人群,以輪椅為代表的系列養老輔具本應屬“剛需”,為何卻出現售買脫節的現象?日前,江蘇省委省政府發佈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28條政策中提到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引導多元主體參與養老服務和適老産品研發製造。適老化産品市場雖大,如何才能走得更遠?

“爸爸腦梗後左側肢體行動功能沒恢復,我想給他買個輪椅。搜了下全南京都沒幾家線下店,有的位置還太遠,只能選擇大品牌網購,輪椅到家後測試發現居然不走直線,光和店家扯皮退換貨就搭進去好幾百塊的運費。”近日,家住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市民唐女士發朋友圈抱怨,沒想到給老人選擇一款合適的輪椅都這麼難。

資訊差仍存,

消費者和店家“叫苦不迭”

“沒想到為老人買個合適的輪椅竟如此艱難。”經過多番對比,今年南京市民王女士為腿腳不便的母親選購了一款號稱“輕便、安全”的輪椅,希望帶母親出門逛街。使用不久之後,意外卻發生了。原來這款輪椅有前側兩個小輪和後側兩個大輪,因設計缺陷,前側的小輪剛好卡在了路邊下水道格柵處,輪椅當場側翻。幸而當時速度不快,且家人及時幫助,老人並無大礙。“假如當時是在馬路中央,或無人看護,不知道我母親會怎麼樣。”回想起這起事故,王女士仍心有餘悸。

帶坐便器的輪椅住院期間用、輕便小型輪椅出行用、電動輪椅父親自己在家遛彎買菜用……張先生的父親2013年大面積腦梗後出現左側肢體偏癱,這十年來大大小小的輪椅換了多少他甚至記不清,家中常備著幾款不同的輪椅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需求,“電動輪椅是2018年花了4500元買的,電池不太耐用了,20公里就要充電,最近正考慮要再換一款。”在南京市第一醫院附近的某醫療器械店,記者遇見了正在選購電動輪椅的張先生。

他表示,一個健全人挑選輪椅會注意看座椅是否舒適、電動手柄是否靈敏,但實際在長期使用中,還有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問題,“有時候因為輪椅前輪太小,一個3釐米高的坎就需要人往後仰才能上,如果再高基本輪椅就無法通過了。”

記者在該醫療器械店中看到,從普通輪椅到電動輪椅,品牌不到10種,以國産品牌為主,價格從300元到上萬元不等,從座椅墊厚度、座椅寬度到輪椅輪轂材質都有不同選擇。

“價格是消費者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該醫療器械店主介紹,很多人會過來試一試最終選擇線上購買,因為線上價格更加划算。“我們店開在醫院附近,顧客多為住院患者家屬和附近居民。”

而當記者順著地圖上的資訊致電另一家電動輪椅代步車專賣店的時候,店主表示“網路上資訊沒更新,店3年前就關停了”。他告訴記者,自己開店4年,線下店租金和人力成本高,售後都需要到府服務,但還是有很多消費者到店試用後會選擇網上一些價格更有優勢的不知名小品牌,“虧損嚴重,只能轉行了。”

線下輔具店的生存空間被壓縮,而消費者也苦於無處體驗試用,在不合適的買賣中屢屢失望。這場博弈中,似乎沒有贏家。其背後原因究竟為何?

供需脫節,

適老輔具好用、適用是第一要務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經歷著身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受損,很多老年人存在生活自理能力、行動能力的下降,許多老年人都是多病共存,失能、半失能、失智的老人人群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南京鼓樓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護師朱歡歡向記者介紹,為幫助老人應對身體機能的減退和疾病並發癥的影響,老年人需要借助輔具産品才可以正常維持部分生活狀態。臨床上會用到的輔具主要有五類,“包括代償視覺的老花鏡;代償聽覺的助聽器;用於測量或康復的個人醫療輔助器具,包括血壓儀、血糖儀、理療儀等;輔助活動的拐杖、輪椅、助行器等;此外用於生活護理的假牙、紙尿褲、護理床等也屬於輔具。”朱歡歡表示,“選擇適合的輔助活動用具,對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質、安全指數具有重要意義,也會為照護人員提供便利。”

根據華經産業研究院2022年底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電動輪椅需求量逐年上漲,2021年中國電動輪椅需求量為175.19萬台。為何看起來很大的市場,卻難以獲得消費者和銷售方的滿意?

“究其原因,老年群體需求和偏好各不相同,適老化輔具類産品必須提供更加個性化、定制化服務。”省智慧助老裝備研究會秘書長包建表示,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漸嚴峻,適老化輔具類産品必須適應適老化市場發展,才能更好為老年群體提供服務。“養老輔具並不一定越貴越好,實用、安全、售後服務好的輔具才更適合老年人。當前,我國養老輔具産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同質化競爭激烈,相關標準、檢測規定也不完善。”

南京康尼智慧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佳國作為研發智慧輪椅的企業負責人,在供需兩端的矛盾中也體會頗深。他認為,科技賦能養老輔具是促進老齡化社會智慧適老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同時,擺在當前老齡化社會面前的更迫切問題,是打通“斷裂”的供給和需求鏈條。

“養老産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朝陽産業,傳統的簡易拼裝輪椅等輔具已經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適老需求。”王佳國告訴記者,公司從2014年開始做智慧輪椅研發,花了5年左右時間才正式推向市場。目前,産品線已經經過持續迭代更新,根據使用人群和使用場景的區分,在護理輔助和輔助康復訓練等方面滿足不同場景需求。“具體細分到家用、醫院、養老機構等不同場景,對産品和解決方案的需求差異也非常大。”

朱歡歡在觀察中發現,許多老人排斥使用智慧輔具,她解釋,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老人對新事物的接受速度較慢,可能要通過漫長的宣教,以及身邊人的使用,老人才會將信將疑地開始嘗試。“很多老年人對養老輔助認知度較低,不了解什麼輔具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加上線下可以體驗試用的店面也不多,就更加深了認知的鴻溝。”

另一方面,也是許多輔具對老人的真實使用需求“熟視無睹”。以輪椅為例,醫院裏使用電動輪椅的老人佔極少數,絕大部分人仍在使用手動輪椅。朱歡歡告訴記者,她接觸的很多老人在使用過智慧輪椅後,認為功能過於紛繁複雜,成為了“華而不實”的堆砌。老人的手指沒有那麼靈敏,操控手柄或繁多的功能鍵有一定難度,更不用説去使用“前進、後退、轉向”以外的“升級”功能。老人對輔具在認知上的缺乏,以及産品難以真正觸達老人的樸素需求,都成為智慧輔具難以“大展拳腳”的原因。

需要適老化輔具,

更需要無障礙環境

為什麼適老化輔具的配套解決方案會如此重要卻又容易被忽視?王佳國坦言,部分服務機構較少關注用戶體驗感,導致用戶需求端不能與産品研發端完美契合,進而導致適老化器具市場同質化、低智化缺陷嚴重。

“提升用戶體驗,淡化科技的繁瑣複雜感,要在操作層面上做‘減法’。”包建表示,部分老年人的認知和感知能力日漸退化,適老化輔具使用需要貼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化繁為簡,讓他們能夠快速融會貫通。同時,要在舒適性和安全性方面做“加法”,增加産品的反饋功能、實時語音控制、網際網路操作等技術,為用戶群體提供更好服務。

“企業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實現適老化産品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適老化輔具産品更符合老年人認知和操作能力。同時增加産品‘人文關懷’屬性,做好售後服務。另外,建議回收各類二手、舊的適老化輔具,迴圈使用,綠化適老化市場環境。”包建説。

“適老化輔具推廣,政府各部門不能缺席。”包建建議,政府可以設立專項政策,支援企業加快研發智慧養老服務産品,推動智慧化産品在老年群體的普及和使用。同時,加強適老化市場監管,相關部門和機構應加快養老輔助器具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建立健全行業標準體系,嚴格把控品質關卡,將適老化輔具安全投放市場。

技術先進性並非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必須社會各方形成合力營造適老環境。據了解,2019年至2022年,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6.7萬個,各地在改造過程中,共加裝電梯7萬部、增設養老托育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超4萬個。今年9月1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正式施行,將為殘疾人、老年人權益保護提供更強的法治保障。

政策加持下,適老化、“無障礙”的生活環境,正在我們的身邊顯現出來。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全國開展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工作。2021年,江蘇共1731家醫療機構登上了江蘇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名單,這個數字在逐年增長。

南京鼓樓醫院作為全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優秀單位之一,在硬體、軟體上也進行了一系列適老化改造。朱歡歡告訴記者,目前醫院提供免費的輪椅租借,設計了無障礙通道和無障礙衛生間,在電梯、樓梯加設防滑措施、安裝安全扶手,為老人提供洗浴凳和床邊坐便器,坐便器和盥洗器周圍設置易於抓握支撐的扶手架。門診提供為老年人服務的各類綠色通道,對於不太會用智慧設備的老年人還在每個自助服務區都配備志願者進行人工指導。“在科室裏,我們都和老人走得很近,他們會對醫護坦言自己的困擾。想要改善老人的生活品質,還是需要重視他們的真實需求,並在全社會營造適老化的氛圍。”朱歡歡説。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買個適合老人用的輪椅為何如此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