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新港高新園:我們的使命是AI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周志華、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程立新、獵豹移動創始人傅盛等多位業界大咖出席了9月17日召開的2023南京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大會。這場大會以“AI新趨勢 智慧新時代”為主題,人工智慧領域的産業領袖、學術專家和行業代表就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和熱點話題展開深度交流,這場為期兩天的南京大會成為展現人工智慧最新趨勢的業界盛會。

眾多人工智慧界“明星”齊聚為南京“站臺”,是南京智谷多年深耕人工智慧産業的實力展示。這次,諸多大咖為智谷代言,14個人工智慧産業項目簽約落地園區,新生力量強勁。

作為南京智谷的核心區,新港高新園依託南京經開區雄厚的産業基礎,以製造業、硬科技為核心,提出了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三大産業發展規劃方向。圍繞這三大方向,多維打造人工智慧産業的立體式發展産業集群,扛起南京建設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的使命擔當,新港高新園交出高分“答卷”。

産業生態成就的創業者“福地”

一路穩健前進,南京研發團隊擴展至600人規模,知名人工智慧企業地平線創始人余凱稱,南京是地平線“福地”。“福地”源於園區人工智慧“産業家底”正變得厚實豐富。

打造産業生態,關鍵要符合産業實際發展需求。新港高新園針對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現狀,多年堅持主要工作緊扣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三大産業發展規劃方向。基礎層,以突破“卡脖子”技術為主攻方向,夯實AI底座,10余家AI晶片企業高歌猛進。後摩智慧發佈業內首款存算一體智駕晶片,淩鷗創芯産品獲得車規級認證,1000多名AI晶片研發人員已經成為園區産業發展的“王牌主力”。另外,園區與40余所高校院所共建的新研機構中有三分之一為人工智慧方向,其中與中國信通院共建的江蘇省唯一的省級人工智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標準制定、晶片測評領域,與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共建的南京智谷人工智慧研究院在自主決策領域,均處於業內領先水準。

園區技術層、應用層企業涵蓋領域廣,産業應用場景豐富多樣。以AI+出行、AI+製造、AI+生命科學為三大應用場景,集聚了涵蓋智慧網聯、自然語言、機器視覺、大模型、智慧教育、機器人、數字化解決方案等20余個細分領域的人工智慧企業300余家,新港高新園已經發展成為南京市AI産業最為集聚、産業門類最為齊全的人工智慧園區。正是由於産業鏈健全,園區企業之間的跨産業鏈合作已從個別走向常態,如雲蝠智慧與出門問問在數字人領域,淩鷗創芯與普塔科技在車載晶片領域,這些原本奔跑在不同賽道的企業,攜手共同進攻新興賽道。

帶動園區能級躍升的AI發動機

3年來,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從491家到2023年預計超1000家,將實現倍增;近3年人工智慧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佔比從27%提升至40%,年均增長率超過35%;園區24家瞪羚、獨角獸企業中有83%為人工智慧企業,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人工智慧企業佔比超過60%,人工智慧企業已經成為引領園區發展的絕對主力。

經營主體強則産業能級強。打造中國人工智慧創新創業首選地,是智谷核心區新港高新園的目標,首要任務是培育源源不斷有活力的經營主體。在經營主體引育和進階方面,園區成績斐然,園區企業也頻頻出現在HiCool、德勤、福布斯等各大獲獎名單和榜單上,人工智慧企業在園區發展的出鏡率與活躍度均逐年遞增,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園區産業能級躍升的發動機。

而對人工智慧這臺園區發動機來説,創投的力量厥功至偉。

3年前,園區推出“等你來路演”作為自己的創投路演品牌,一心要為創業項目提供一個對接融資、市場和産業的創業輔導平臺。

3年時間,38場活動,近300個創業項目參加路演,其中15個項目獲得新港大創基金的投資。不僅是“等你來路演”,奇績創壇的DemoDay、真格基金的夢想路演日、Amino的China Pitch等生態合作夥伴的活動讓園區實現了每週跨時區對接全球頂尖創業者,園區與各創業頂尖品牌每年聯合引進各類項目超20個,落戶項目絕大多數為90後創業者,創始人平均年齡27.3歲,新港高新園致力打造的繁榮的、極具活力的創業者社區正初具形態。

多賽道跑出黑馬的引領性力量

技術創新不斷催生新的熱點,“搶抓熱點”已經從“偶然因素”變成了園區企業的“規定動作”:新能源汽車的爆髮式增長帶動了園區智慧網聯産業的快速崛起,上市公司華設集團和獨角獸企業佑駕創新強強聯手成立的源駛科技不到一年已組建近100人的研發團隊,奇瑞智慧化板塊雄獅科技和辛巴智慧已成為奇瑞汽車除蕪湖總部外規模最大的研發佈局。園區在智慧網聯領域集聚企業50余家,研發人員3000余人,細分領域領跑全市。

不止智慧網聯領域,出門問問發佈序列猴子大模型,倍漾科技在AI量化金融領域異軍突起,起源太空是國內首家致力於太空資源利用的商業航太公司……齊全的技術創新鏈條,讓園區企業在創業風口和時代潮流中步步領先。

多個維度齊發力,新港高新園的人工智慧産業跨越從“無”到“有”,産業體系不斷健全,歷經從“有”到“優”,産業鏈條不斷強化,衝刺從“優”到“強”,産業生態不斷擴展,一個立體式的、全方位的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新港答卷”正躍入眼簾。“新港力量”正成為南京加快建設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的引領性力量。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新港高新園:我們的使命是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