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晝夜溫差大,注意預防傳染性疾病

暑去秋來,天氣由熱轉涼,晝夜溫差開始變大。近日,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9月份健康提示:注意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警惕校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

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目前,全省新冠疫情平穩,XBB譜係變異株仍然是陜西主要流行株。EG.5變異株在全省所佔比例雖有所上升,但與其他XBB亞分支感染者的臨床分型無明顯差異,暫未發現致病力有明顯變化。

建議廣大群眾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管理。符合接種條件者儘早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現階段疫苗接種的目標人群為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式的人群。包括3歲至17歲未感染且尚未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18歲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一劑次加強免疫的人群,以及18歲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的人群。另外,還包括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

廣大群眾要加強個人健康管理,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不適症狀時,應避免帶病上學或上班,視情況及時到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感染者居家期間減少與同住人員近距離接觸,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必要時及時就診。

警惕聚集性病例

9月,全國大中小學學生開學。學校內人員密度大,傳染性細菌、病毒等更加容易擴散,應警惕學校聚集性病例的發生。

學校應按規定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課缺勤登記、病因追蹤、病癒返校和衛生消毒等制度,密切留意學生健康狀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著重防範呼吸道及腸道傳染病聚集性病例和暴發疫情。

學校可以結合各類傳染病特點,有針對性地適時對學生、教職工和家長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防病意識。

學校應注意飲水安全,定期對供水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檢查,對水質進行採樣送檢,經正規機構檢測合格方可飲用;注意食品安全,定期對食堂等關鍵部位進行拉網式排查,不留安全隱患。

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主要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嬰幼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應指導兒童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掌握“七步洗手法”;室內每日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做好清潔消毒,定期清潔家居環境,特別是對孩子的食具、衣物、玩具等物品進行清潔消毒,並對家裏地面、桌面、門把手、床圍欄等進行擦拭、消毒;儘量避免帶幼兒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場所;注意觀察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發熱、皮疹(特別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潰瘍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告知孩子所在托幼機構,以便托幼機構及時消毒、處理。同時,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手足口病,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發生。

預防食源性疾病

夏秋季是食源性疾病的發病高峰,兒童和青壯年是高發人群,學校、托幼機構和工地等集體用餐場所,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日常生活中,應保持環境清潔,注意手衛生,交替處理生、熟食品過程中要洗手;盛放食物的器皿、刀具、抹布、砧板應經常清潔消毒,保持乾淨,做飯做菜時砧板應做到生熟分開;烹飪食物時要燒熟煮透,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少吃或不吃剩飯剩菜,如需食用,需徹底加熱;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在外就餐時,一定要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

食品從業人員應嚴格執行衛生制度,注意個人衛生,保證食品安全。食堂和家庭採購食品的人員要嚴格把好品質關,切不可貪便宜購買腐爛變質的原料。一旦出現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晝夜溫差大,注意預防傳染性疾病)